分享到微博
导语

人生每过十年就会有一些新的感悟和新的认知,这十本书是我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读一次的小说,有时候他们不单单是小说,更像是我心中的另一段人生,明明是不变的字句,但却常读常新。

1
《倾城之恋》
张爱玲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论男女之事,张爱玲永远用最通透的笔法写最直白的人事,而其中情感,百转千回,荡气回肠,这本是张爱玲23岁时写下的故事,才气斐然,更是无人能及,但却是她人生最巅峰的创作,每一篇故事都是难以重塑的经典。

2
《温莎墓园日记》
木心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木心的小说所写不多,这一本集子里刚好收录了他最好的故事,木心的笔调轻盈,故事却深刻,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的细致入微,因为几乎都是第一人称,你会觉得这像是木心在写自己的故事,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徘徊,以小见大。

3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 著
林少华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当然是村上春树最有名的一本,甚至不需要我来推荐,但这本又确实是陪伴了我每一个迷茫的时期,不管是十六岁,二十二岁,二十六岁,还是三十岁,这本书里的人物明明从来都是渡边、直子和绿子,但很神奇的是,随着你年龄的增长,故事中的他们似乎也会慢慢成长,那种从迷茫到成熟的感觉。这就是这么神奇的一本书,如果要找一本村上的入门书,你可以选这本,要重读村上,也可以首选这本。

4
《刀锋》
毛姆 著
刘勇军 译
南海出版公司

与村上的相比,这绝对不是毛姆最出名的一本书,但却是我个人最爱的一本,拉里就像是有着理想主义的每一位年轻人,不愿流入世俗,不愿意成为凡夫俗子中的一员,他有他的坚持和他的远离,在《刀锋》中你能读到一个有悖于社会行走轨迹的人如何让人落泪。不一样就不一样,这才是最真实的我们。

5
《五月女王》
颜歌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颜歌的这本小说在很多人看来是一本青春小说,讲述了一名叫袁青山的女孩在小镇成长的青春故事,但在青春故事中伴随着原生家庭的悲伤和日常生活的甜蜜,甚至有神秘的许多点滴,汇聚成了袁青山高高的身体,她像是积蓄着成长的所有力量喷薄而成长。在这本书里,看到的更多是平凡世界与沧海一粟的沧桑。

6
《茶馆》
老舍 著
作家出版社

作为高中课本入选的剧本,但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映射的许多社会问题和实际情况对照现在社会依旧有效,老舍最厉害的是他幽默却又四两拨千斤的台词,高中时你能读到的是老舍对现实世界的反讽,而多年后你读,读到的是老舍对这个世界的一丝宽容。

7
《围城》
钱钟书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多年后重读,钱钟书先生的幽默、毒辣、深刻与刻薄都让人印象深刻,对旧时代知识分子的吐槽和讽刺让人捧腹的同时又读到一丝知识分子自怜自艾的悲哀,钟书先生太懂男人,却更懂女人,《围城》在多年来因为一句名句被误解是一本写婚姻的小说,但实际上这本书与婚姻的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物命运与时代投影下的尴尬,故事中每个人物都惟妙惟肖,感伤极致。

8
《青春》
J.M库切 著
王家湘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比起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我却更喜欢库切的这本《青春》,几乎是同样的少年迷茫和同样的悲伤,库切的文字却更灵动和得我心。故事里的主人公说到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缩影,那种迷茫和悲伤的情绪,充盈着每个人的一生,全篇充斥着零碎烦恼的生活日常和对前路找不到方向的巨大问号,但真实可信。让人反思。

9
《台北人》
白先勇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白先勇的短篇集,也是众多短篇集中最精彩的一本,1949前后,逃亡于台湾的大陆人,在一次时代车轮碾压下的变形人生,那些在对岸的同胞,失去了华美的过往,成为了只顾回忆怜惜过往的失意人,而这些悲剧的人生故事里,却又是白先勇作为时代作者最应该思考和记录的一笔。

10
《召唤死者》
约翰·勒卡雷 著
林冠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勒卡雷的处女作,一场凶杀案背后暗藏的人性和扑朔迷离的真相,但到底是关于人性的一场记录,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值得思考的细节颇多。作为勒卡雷的间谍小说开山之作,有着难能可贵的真诚和辩证的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