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非虚构文学可谓最贴近现实的一种文学形式。非虚构写作者们以敏锐的眼光审视当下,通过一个个真实个体的故事,来呈现时代的切面,试图让被遮蔽的群体被看见,为更多困于其中的人寻找出口。这十本优秀的非虚构作品推荐给你,希望这些书能够让你更加理解当下,认识自身,明白如何更好地生活。

1
《冷血》
杜鲁门·卡波特 著
夏杪 著
南海出版公司

杜鲁门·卡波特的耐心和毅力是惊人的,他花费六年时间巨细靡遗地还原了一场凶杀惨案的始末。整本书笔调冷静克制,没有控诉,不刻意煽情,只是一点一点地剖析事件的前因后果,直至将极度真实的人性呈现在世人面前。

2
《巴黎烧了吗?》
拉莱·科林斯 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著
董乐山 译
译林出版社

这是一部全景式呈现1944年8月巴黎解放战争的杰作。两位作者均是记者出身,他们花费近三年的时间搜集素材,采访了八百多位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最终引用了五百三十六人的亲身经历,力求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相。

3
《寻路中国》
彼得·海斯勒 著
李雪顺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外国人的身份,使他能在外围进行冷静审视,因此更敏锐,更能发现国人习以为常的事件背后存在的问题。正如柴静所言:“何伟写出了我熟视无睹的中国,和那种亲切的酸楚。那个酸楚就是剧变的实质。”

4
《在别处》
袁凌 著
天地出版社

本书是著名作家袁凌的自传性故事集,他以一种惊人的坦诚呈现了自己这几十年来在中国大地上的辗转漂泊,既有身处异乡的孤苦,更有对当下中国的密切观察。作为国内最为声名卓著的非虚构作家,袁凌不是停留在对教育、阶层等社会议题的表面讨论上,而是深入这些身处困局之中的人,细致呈现他们的生活日常。那些在坚硬的现实中吞咽命运的人,那份狼狈和坚韧令人动容。

5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著
方祖芳 郭成业 译
花城出版社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无疑是人类史上最惨烈的科技悲剧,今天的我们该如何避免灾难重演?这本幸存者实录的意义毋庸赘言,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忍不住落泪,都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同时也是一份警示。

6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盖伊·特立斯 著
范晓彬 姜伊敏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每个匆匆行走在城市中的人,都有一身故事。作家特立斯将镜头对准了纽约:歌星辛纳屈、玛丽莲·梦露的丈夫、棒球手迪马乔、《纽约时报》讣告记者、地铁站售票员、修路架桥工人作者……不管是俱乐部门口的擦鞋匠、高级公寓的门卫、公交车司机、大厦清洁工、建筑工人还是明星,特立斯一视同仁,他用犀利的眼光、精准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纽约城的众生百态。

7
《我的二本学生》
黄灯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这本书中,长期被985、211院校光芒遮蔽的二本学生的面目变得清晰起来。在用学生名字命名的章节中,访谈个体向读者倾吐着他们对于高考的回望、对于城市生活的生疏、对于毕业的迷茫以及就业的慌张。这些被当事人讲述出来的故事,都带着看得见的呼吸、烟尘、脚步还有凝视,都那样打动人心。

8
《把自己作为方法》
项飙 吴琦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 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9
《生死课》
袁凌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本书记录了一些微小人物的生与死。他们不是时代聚光灯下的主角,但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剧情。他们面临的困境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地呈现出了生命的韧性。这些故事让我们明白,不论人生如何悲细,在生死两端上,总有其值得珍重之处。

10
《知晓我姓名》
香奈儿·米勒 著
陈毓飞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她是香奈儿·米勒,一个华裔女孩,中文名字是张小夏。她不是符号般的受害者,她想通过书写为自己、为所有曾遭受伤痛的女孩重新获得疗愈、尊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