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书评:金融史空白的填补者——宋鸿兵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 09:57  新浪读书

  金融史空白的填补者:宋鸿兵

  金权天下——《货币战争2》评述  钱学深 高韬

  2009年4月12日的央视《对话》节目创造了近期的收视率记录。这不难理解,因为本期的对话嘉宾是戴维·罗斯柴尔德。

  作为罗斯柴尔德的第六代掌门人,戴维执掌的家族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再次上演了几乎毫发无伤的奇迹,但这显然不是这次对话引起观众如此强烈兴趣的最重要原因。

  在节目中,主持人陈伟鸿和观众们的十几个问题,几乎始终围绕着“罗斯柴尔德家族真的曾拥有相当于50万亿美元的巨额财富?”“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世界经济的背后操纵者之一? ”这些主题。这是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因为主持人和观众们在这时实际上都只剩下一个共同的身份——《货币战争》的读者。

  对于大家兴致盎然的这些问题,罗斯柴尔德爵士却几乎都以NO作为开端,避实击虚地绕过了正面回答。

  很遗憾,我们请来的爵士先生这次没能消除《货币战争》引发的那些疑问。不过至少有一个人或许反而要感谢他在面对提问时的那种绅士般的含蓄。因为这个人在《货币战争》的续集里,将会很耐心和认真地为大家解答那些疑问。

  罗斯柴尔德和罗斯柴尔德们的这种态度,将继续为人们提供阅读这本书的动力,就像罗斯柴尔德们和银行家们一直是为我们的历史提供动力一样。

  新史·信史

  历史,就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作用于各个国家或民族时留下的轨迹。这个动力可以是创造世界的生产力,也可以是毁灭世界的战争力。

  我们常常只看到生产力和战争力的外观形式,比如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昼夜不停的生产线,铁流滚滚的坦克,纵横四海的军舰,铺天盖地的战机等等。然而对于产生这一动力背后那无形的能量却往往忽视。没有巨大的能量,就不可能形成创造历史的巨大动力。这个能量就是财富及调动财富的力量——金融。

  因此,谁控制了金融,谁就控制了推动历史的能量。政治家们可以为历史设定不同的方向,银行家们则通过筛选符合自身利益方向的政治家,为他们注入巨大的能量,从而推动对自己有利的历史进程。

  当对政权的力量非常熟悉,而对金权的能量相当陌生的中国人,初次领教《货币战争》时,如雷轰顶,振聋发聩。一方面好评如潮,因为它开启了国人认识西方世界的全新思路。另一方面质疑不断,因为还有很多不解之谜。

  少数银行家们真的能够控制国家政治吗?真的能够制造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吗?真的能够左右历史的进程吗?他们是怎样来实施他们的影响力的呢?

  当你读完《货币战争2》以后,你将发现它不仅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解答了这些疑惑,使其与前一本书相互印证,互为补充,而且其理论体系更趋成熟,所体现出的思想水平又有了一个巨大飞跃。

  《货币战争2》不仅继续考证了罗思柴尔德家族的巨大影响力,而且梳理了起源于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的十七大银行家族的发家史。揭示了他们对各国的历史进程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力,特别是第一次揭开统治世界的“国际银行家族俱乐部”的神秘面纱,全景与立体地展现了金融势力集团之间的合纵联横,相生相克的微妙关系。

  很多历史学家没有想通的历史悬疑解释,许多经济学家无法理解的经济奇迹疑,许多军事学家不可思议的用兵方略,在这本书里都会得到富有启发和信服力的解释。

  点睛·点金

  对德国发展历程的分析,可称为本书的开篇,也是点睛之笔——点亮的是我们的眼睛,因为它不仅照亮了历史,而且启迪着未来。书中对于德国有如下评论:

  “德国人的骨子里交织着一种深刻的自傲和挫败感。日耳曼民族刻苦、严谨、忠诚、守纪等优秀传统使德国在近代世界历史上始终处于出类拔萃的地位上,科学、技术、文学、音乐、诗歌、军事、政治、金融等领域可谓群星璀璨,豪杰辈出。但同时,德国又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充满着悲剧色彩的国家,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如此众多的卓越贡献,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如此深重的苦难。

  德国最大的不幸,就是在地缘上处于俄法两大欧洲强国的夹击之下,同时出海通道又被英国牢牢地扼住了喉咙。生机勃勃能量十足的德国始终被一张强大而无形的网死死地困在欧洲腹地,她的反抗越是激烈,挣扎越是顽强,这张网就会收得越紧。从17世纪法国的黎塞留刻意挑动日尔曼民族之间长达30年的血腥战争(1618-1648年),从而试图达到200年内德意志难以崛起的战略目的,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美、俄联手摧毁德国全球崛起的雄心,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四国再次合作彻底粉碎德国称霸世界的企图,德国三次在毁灭的狱火中重新涅磐,其生命力之旺盛令世人惊叹。”

  悲情·悲省

  如果说,《货币战争》中拿破仑的滑铁卢与罗思柴尔德的凯旋门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统一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成功是否与罗思柴尔德家族等犹太银行家有关呢? 

  《货币战争2》中写到:“俾斯麦在德国历史上的地位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他们都是以坚韧的意志和铁血手段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在历史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突出一笔。在德国有关俾斯麦的各类专著多达7000多种。但是在这些汗牛充栋的文献中,几乎完全忽视了俾斯麦政策背后庞大的金融势力集团的影响力……犹太银行家对德国政治的影响似乎是一个研究盲点。”

  《货币战争2》没有令读者失望地填补这一历史研究的空白:

  “1871年,铁血宰相俾斯麦终于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事件,它意味着欧洲大陆维持了200多年的均势被打破了,涣散弱小的中欧地区一下子被统一强大而极具爆发力的德国所整合。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新经济模式的建立,强烈挑战着英国的立国方针和战略利益。”也引起其他强权的连锁反应。一场崛起与遏制之间的生死较量从新生的德国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拉开了序幕。

  先天丽质、后天图强的德国,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首先是生不逢时。德国是欧洲列强中起步最晚者,此时正是大英帝国独步全球的的顶峰时期,任何挑战者都会遭到毫不留情的打压。

  其次是生不逢地,她正好位于大英帝国的眼皮底下。大英一抬脚就可以踏在小德的肚皮上。相比之下,同时崛起的美国则天高帝远,纵深广阔,自给自足,生存能力德国难以望其项背。

  第三是各国忌恨。小德新败老法后来居上,意欲东扩图谋欧亚,锋芒毕露,犯了列强大忌,遭致英法俄明枪齐射。此时欧美犹太银行家,另有宏图大志,欲与德国-奥斯曼帝国联盟共图大计,不料却遭拒绝,反目成仇,于是对其货币战争更是暗箭连发。新生的德国天时,地利,人和尽失,败局似乎从战前就已经注定。

  至此处而掩卷思,你会感到德国的失败并非历史宿命,更可能是战略失误所致。德国原本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结局。可叹从德国统一到一战爆发之前这个决定其气运的关键历史时刻,这个短期内集中连续孕育了千年不遇的大思想家黑格尔、马克思和爱因斯坦的国度,在俾斯麦之后竟然没有孕育出一位能运筹帷幄通览全局的战略思想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张佳怡)

  相关连载:

点击进入阅读

  相关专题:《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官网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货币战争2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