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PK科举:从科举的经验中我们能给高考什么建议?

2017年06月05日16:02   新浪读书   微博

  (三)

  到了1905年,科举被废除,其对中国带来的危害,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之前都不能消弭。

  科举被废除之后,中国教育体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社会上不再有一个公平的准绳来录取人才。民国时期,所有学校都是自主命题,各自为战。这其实造成了中国大学的混乱局面。

  民国以来,中国的大学连博士学位都无法授予,就连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学校也是寥寥无几(只有西南联大这几所)。很多大学成为了一种“预科学校”,即为西方教育制度储备人才。民国的学术人才,要完全要依赖西方的输送,但这如何可以满足一个国家的人才需求?

  难怪后来钱穆对民国的教育制度颇为诟病,“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不可说不是我们把历史看轻了,认为以前一切要不得,才聚九州铁铸成大错。考试制度之废弃,仅其一例。”

  民国时期的考试,也经常变得非常随意。最有名的就是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刘文典请陈寅恪出的考题。陈寅恪出了一个对联,即“孙行者”。一时被传为佳话,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当成民国学术思想自由的一个例证。

  不过,从考生的角度来看,这样一种考试未免太过随机,也不可能全面考察一个考学的学问与学识,将学生们一生的命运当做儿戏。

  科举的废除,伴随的是中国公平公正门径的消失,带来的是混乱的教育局面。

  那些主张废除高考的人,民国的案例可以给他们敲一个重重的警钟。

  (四)

  当我们了解了从科举时代到民国时代中国考试的发展与变化,我们可以更加体味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重大意义。

  当然,高考走过了进40年之后,也遇到了它前所未有的瓶颈。

1977年12月,全国570万名考生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图为当年在北京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长沙晚报 图  1977年12月,全国570万名考生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图为当年在北京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长沙晚报 图

  首先,高考的题目难以与时俱进。中学的教材,几十年没有进行大的改动,很多新鲜事物没有入选课本。课本,理论上应该是学生们了解世界的最重要途径,对于一个人思想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课本内容与现实脱节,这让学生对课本的重要性产生质疑。

  其次,高考仍旧侧重死记硬背。这是高考最遭诟病的内容。遥想古代科举,还有策论考试,但现在的高考却不会让学生有对任何事物发表议论和看法的余地。“平时袖手谈心性”,似乎到现在仍可适用。

  高考与西方的考试内容相比,其差距更是不可以道理记。欧美国家,现在已经步入后现代社会,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尊重人的各种权利与价值。考试内容注重创新,尊重所有人稀奇古怪的想法,只要你的想法符合逻辑,符合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都可以被社会所承认。西方的考试,几乎取消了死记硬背的内容。

  要知道,在当代计算机检索发达的时代,任何内容都可以通过查询飞快地得到,死记硬背的作用到底在哪里?恐怕很难找到。 (当然,万事万物都不能走极端,对于最基本的内容,比如《人权宣言》、美国的宪法,学校还是会要求孩子们去背诵)。

  第三,高考有着严重的地域歧视。直辖市的分数远远高于地方城市和乡镇。山东和河南等地的录取分数,更是拔得全国头筹。这种对于教育资源无情的划分,其动机是保证城市的人口素质。其背后的思维,仍旧是中国建国以来牺牲广大农村地区政策的遗留。或许,这一政策在几十年前,有它些许的意义。但到了现在,城乡人口的素质差异已经日趋接近,城市人所能接收到的信息,其他地区的人也能同时接受。高考的地域歧视政策似乎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所以,高考需要的是改革,而不是取消。不过,高考的改革,是一场牵动全社会神经的“战役”,在现在,随着利益链的逐渐形成,其改革背后所造成的阵痛,回叙会更大。可是,任何一种改革,都将会付出极高的代价。1905年废除科举,众多皓首穷经的考生一夜之间,失去了他们所学知识的价值,其造成的震动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政府也不得不想尽办法收纳这些失去了用处的科举士子。

  现在,高考正在逐步改革,但其过程着实缓慢,甚至有些不得其法。虽然当今高考改革者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改变,还没有让人看到门路。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高考的改革是大势所趋。

  马克思说,“一切历史事实与人物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科举的悲剧,不知道会不会有助于在未来将高考变成一场满足所有人需求的喜剧……

上一页 1 2

(责编:agatha)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