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的大陆!金戈铁马天下梦

战国,是一个一落笔,烽烟的气息、战马的嘶鸣、死士的低吼便冲破纸面,席卷而来的名字。它壮怀激烈,敢问天下王霸诸侯,谁人不想一统九州?它意气风发,试问天下才子良将,谁人不想封疆留名?它血流成河,谁曾问天下多少枯骨埋荒野,壮士一去不复返!合纵连横,惹多少烽烟;关河壁垒,残几许刀影。长平一战,伏尸百万;大秦一击,天下归一!挑灯夜读,这惊涛拍岸的时代,卷起多少英雄。战国,这永远说不完的两个字,每个人读来,都各是一段滋味,而烽烟旧事,且付笑谈中。【评论】
数据标题文字1
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声明:本专题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涉及作者多人,在此向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中原腹地:人口充足先天占优 更多>>

华夏文明之腹地

华夏文明之腹地

中原地区历来被看作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区域。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模式即为中国早期文明的基本模式。

李悝变法:对六国形成制度优势 更多>>

富国强兵之变法

富国强兵之变法

嬴姓,李氏,名悝,一作克。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濮阳人。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有的古书中还将李克写成“里克”,或讹作“李兑”“季充”。

文候礼贤:最高领导人给力 更多>>

不拘一格招贤纳士

不拘一格招贤纳士

魏文侯是战国初期颇有声望的国君。他礼敬贤人,以子夏、段干木、田子方为师;重用贤士,文臣有李克、西门豹,武将有军事家吴起。

耕战相济:吴起武卒横扫天下 更多>>

一代名将金戈铁马

一代名将金戈铁马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於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於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数据标题文字1

河西之战:魏军尽得河西,威胁秦国腹心 更多>>

河西之战

河西之战

吴起在魏国变法后,建立起一支精锐的军队,其“武卒”更是骁勇善战。魏国欲向西发展,首要目标就是秦国的河西之地。魏军采用先建立巩固的前进基地,再大举进攻,后扩大战果的方略,有效地完成了进攻河西之地的作战,将秦军赶到洛水一带。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庞涓丧师 更多>>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赵,国内空虚,遂引兵攻魏都大梁。果然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又在桂陵伏袭,大败魏军。

阴晋之战:5万魏武卒大破50万秦军 更多>>

阴晋之战

阴晋之战

河西之地落入魏国手中,秦国自然不甘心。公元前389年,西秦调集五十万大军,直扑东进路上重要城邑阴晋。河西郡守吴起率军应战。吴起采用激励方法鼓舞士气,五万魏军将士个个争先立功,以一当十,最终守住了河西之地。

马陵之战:庞涓身死魏国霸权破灭 更多>>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

孙膑与庞涓,同门师兄弟,却也是一生之敌。孙膑再次使用围魏救赵的计策,诱使庞涓率领魏军主力,孤军深入。孙膑更是用减灶的假象来迷惑庞涓,在马陵设下埋伏。庞涓中计,眼见败局已定,大势已去,拔剑自杀。魏军主力就此覆灭。
数据标题文字1

地处四战之地,避免不了多线作战,纵有百万大军而不够 更多>>

地处四战之地

地处四战之地

魏国土地面积不大,缺少战略纵深,四面环敌,战略关系错综复杂,彼此利益互相牵扯,牵一发而动全身,战略行动必须小心又小心。

山多地少,缺乏战略纵深,亦缺乏拱卫国土的天险 更多>>

缺乏战略纵深

缺乏战略纵深

魏在“徐州相王’之时,主要疆域在豫东、冀南豫北平原及晋南河谷盆地,分布于黄河中游南北两岸.与韩地错处其间。

魏国欲王天下,先要取三晋,而魏无法独吞赵、韩 更多>>

三晋合则利,分则弊

三晋合则利,分则弊

魏国战略的关键,就在于三晋是合是分,三晋合则利,分则弊,魏国要想保持主动地位,就必须尽全力保持三晋的联合状态。

称霸太早,好大喜功,多次丧师削弱国力 更多>>

称霸太早,好大喜功

称霸太早,好大喜功

魏强盛时,蚕食天下,兼并中原但主要战略方向不明,忽东忽西,忽南忽北,甚至于越境灭国,盲目扩张毫无方略可言。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武关锁六国咽喉,进可攻,退可守 更多>>

秦国地缘优势

秦国地缘优势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司马错伐蜀成功:川中为秦之米粮川 更多>>

征伐平定丰饶蜀地

征伐平定丰饶蜀地

司马错伐蜀是秦统一中国之前的一个重大的军事举措,在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司马错伐蜀则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军事基础,二者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同等之功的。

孝公商鞅变法:耕战相济,军民同心 更多>>

秦孝公重用商鞅行变法

秦孝公重用商鞅行变法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

兼容并包,不以出身论英雄,容天下人才 更多>>

招贤纳士 广收英才

招贤纳士 广收英才

秦是诸侯国中最晚起的,秦国的强大及其终并天下,其中每一步都有外来贤才的努力和心血,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来自诸侯各国智谋之士的努力,以秦的偏狭和落后,要吞并六国而兼并天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数据标题文字1

伊阙之战: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 更多>>

伊阕之战

伊阕之战

公元前293年,秦国战神白起率秦军在洛阳龙门伊阙大破魏国、韩国联军,歼敌24万,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

华阳之战:杀三晋联军十五万 更多>>

华阳之战

华阳之战

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秦将白起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各个击破赵、魏联军的一次长途奔袭作战,此战胜在出其不意,远途奔袭。

鄢郢之战:淹死楚国军民数十万 更多>>

鄢郢之战

鄢郢之战

公元前279—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深入楚国腹地攻下鄢、郢的大规模作战,此次作战的胜利使得秦国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同时也对楚国予以了严重打击。

长平之战:杀赵国生力军四十余万 更多>>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是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之战,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令秦国力大幅超越于同时代各国。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秦王政一十五年(前230年)灭韩 更多>>

李斯建议先攻韩赵

李斯建议先攻韩赵

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4年)灭楚 更多>>

楚国战阵而亡

楚国战阵而亡

公元前224年,秦王命王翦率60万大军再次伐楚,楚军项燕率兵东归之际,王剪挥师追击,大败之。

秦王政一十七年(前228年)灭赵 更多>>

赵国败于反间计

赵国败于反间计

公元前229年,秦大举攻赵,赵国派大将李牧迎战,后来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撤换并杀死李牧。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灭燕 更多>>

以荆柯刺秦为借口

以荆柯刺秦为借口

秦王政以荆柯刺秦为借口,派王剪率兵攻打燕国,秦军在易水(今河北易县境内)大败燕军。

秦王政二十年(前225年)灭魏 更多>>

魏王室被灭族

魏王室被灭族

地处中原的魏国,孤立无援。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率军出关中,东进攻魏,迅速包围魏都大梁。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 更多>>

齐王不战而降

齐王不战而降

前221年,秦军避开西线齐军主力,从北面直插齐国都城临淄,秦国大兵压境,齐王不战而降。
数据标题文字1

高阳苗裔气长存:昔日霸王楚国的陨落
    楚人的上层统治者,即屈原《离骚》中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也就是来自西北方的夏人后裔,本为游牧民族。楚人英勇善战,视死如归,楚国也是春秋战国之际辉煌一时的大国,足与西秦抗衡。楚之陨落,始于“合纵连横”之策的不当,源于屈原改革的失败,深于垂沙之役与楚怀王的被骗入秦。霸王陨落,令人唏嘘。唯有一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彰显着楚人不屈的战斗意识,其后更有西楚霸王项羽,入咸阳,焚阿房,分诸侯,撼动天下。[详细]

易水英雄难再还:太子丹的悲歌
    某种意义上,太子丹是以孤身抗强秦,苦心经营风雨飘摇中的大燕。当秦兵兵临城下时,燕国太子丹征询太傅鞫武的意见,鞫武提出“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联合单于”的合纵之策,但太子丹急于求胜,认为那是旷日持久之策而没采纳,而派荆轲刺杀秦王,企图想通过杀秦王导致内乱而破之,结果是演出了荆轲刺秦失败的悲剧。萧萧易水,远逝的,除了荆轲与高渐离,还有太子丹力挽狂澜的一曲悲歌![详细]

无间道 无归路:韩国苦心经营终成空
    韩国作为离秦国最近的一个国家,是秦早就想吃的一块肥肉,韩王也自知危在旦夕,于是想尽办法以保存自己。开始是想用黄金孝敬秦国使其高抬贵手,当没有黄金时就出卖本国的美女。此计不成,又施一计“疲秦计”,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劝说秦国修工程浩大的水渠,企图使秦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资在水利建设上,结果使蜀中高原的土地都得到了灌溉,农业更加发展,秦国更加富强。[详细]

中山国:乱世惊涛一叶舟
    中山国包括今河北石家庄地区,是嵌在燕赵之内的一个小蛮夷之国,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中山国屡次被灭,又屡次神奇复国,堪称是战国时代的不死小强。更惊人的是,经历几代人的励精图治,中山国居然成为了战国时代除去七雄以外的首屈一指的“千乘之国”。但最终还是败给了自身的不思进取,以及政治上的腐败。中山国是研究战国时代一个奇特的“标本”。[详细]

联系我们

责编:柏飞 朱彦 信美利 朱利安 李倩

电话号码:010-58983897

邮件:culturechannel@sina.cn

欢迎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有精美图书赠送!

数据标题文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