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导语:王小波已经离开我们15个年了,对于王小波的思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文学范畴了,王小波早已超越了文学层面,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所以,我们所要做的,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上的考量。尽管生前遭遇到了那么长时间的冷遇,但现在想来,王小波永恒的价值,恰恰在于他那遗世独立的孤独。我们这个时代,最缺少的就是王小波这样的孤独者,他就像鲁迅笔下的过客一样,在不被理解的时代执著前行,终于成为了文学上的拓荒者……【我来说两句】【微博热议
要闻:
[李银河:为什么主流文学界一直对王小波不予置评]
[王小山:十几年才搞清楚对王小波那点别扭究竟是什么]
[吴虹飞:原来这些肉麻的词用在王小波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李银河:为什么主流文学界一直对王小波不予置评

  在小波辞世十五年之际,我想谈谈王小波的意义。起因是有记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主流文学界一直对王小波不予置评。他们采访到的一些官方评论家甚至说:王小波是谁?我没读过。一个客观事实是:尽管王小波在全国的大学生(甚至一些比较好的中学例如北京四中的中学生)中间已经是偶像级人物,但是他并不是作协会员,也没得过国内任何一个文学奖(台湾和海外的奖项倒是有过几个),官方的文学史里也没有他的名字。
   我觉得这个奇特现状的原因在于,按照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王小波的确没地方放,无法置评,因为他从经历到作品都游离在这个体系之外。所谓经历是指他既非文学系的学生,也非作协会员,只是一个自由的写作者;所谓作品的游离是指,他的写作目的和他的作品都远离既存评价体系,因此使得体系内的评论家无从评判,只能沉默。[详细]

  王小山:十几年才搞清楚对王小波那点别扭究竟是什么

  很多很多年前,那个时候,王小波还活着。在《东方》杂志上看到他和王力雄的争论,王力雄写道(大意):中国知识分子的痞子化倾向……他举的例子是王朔,还有姜文,王小波回应道:如果有人问我谁能代表中国的知识分子,如果我要说演员、导演之类的,那一定喝了不止二两啦。
  我非常愿意承认,很羡慕智力超群的人,但心里头,对别人当着我的面炫智商又很不爽,因为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属于智力平庸者。上了微博以后,才搞清楚十几年来隐隐约约在心里的,对王小波那点别扭究竟是什么——他让我“自卑”,读他的文章,有点紧张感、压迫感。[详细]

  吴虹飞:原来这些肉麻的词用在王小波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在城市里,很容易就活得象一个无知,驽钝的人。因为没有对自己特别好过,因此也无从对别人好过,所以说到底,是一个无情的人。
  然而王小波不是一个无情的人。他多情,温暖又浪漫。还有智慧,原来这些肉麻的词,用在他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他自由自在,他真的不冒犯任何人,却又那么独立。王小波究竟有多孤独呢?他研究数学也好,哲学也好,文学也好,爱情也好,究竟有多快乐呢?我们不可得而知。通过作品,他虽然永恒,可是他终于在遥远的时光之外了。
  王小波的小说算是青春启蒙读物,被翻得很烂,每次读都很激动。我每年都会忘记许多细节,又把他当成一本新书来读,又激动。我希望恋爱也如此。[详细]

王小波生平
王小波生平

王小波,一代著名作家,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广播。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他的作品被誉为“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一个严肃作家在死后两年时间里,如此地被人们阅读、关注、讨论,应该说是十分罕见的,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是非常丰富的,而它所透露出来的一个基本信息就是,王小波为许许多多的人们深深地喜爱着。[详细]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详细]

王小波:我的师承
王小波:我的师承

我一直想承认我的文学师承是这样一条鲜为人知的线索。这是给我脸上贴金。但就是在道乾先生、良铮先生都已故世之后,我也没有勇气写这样的文章。因为假如自己写得不好,就是给他们脸上抹黑。假如中国现代文学尚有可取之处,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译家身上。[详细]

  王小波经典语录

  1.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2.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本质的。 像我的本质就是流氓,土匪。如果放到合适的地方就大放光彩,可是在城市里做个市民。在学校里做个教员就很不合适了。
  3.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
  4.当一切开始以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让我害怕的事情了。
  5.我想要从梦里醒来,就要想出自己什么时候睡着了,方能跳出梦境,这是唯一的途径。[详细]

  王小波个人年谱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一个贫困家庭。此时正值“三反”运动期间,家庭境况突发变故,这一突变对王小波是个很大的打击。父亲王方名原籍四川省渠县,云南兵团工人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不久赴延安,转战至山东。50年代初在云南兵团当兵1952年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1979年平反,母亲宋华在延安当工人,原籍山东省牟平县。王小波在全家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四,在男孩中排行老二。他的许多小说中主人公取名“王二”,或许并非偶然。大姐王小芹,二姐王征,兄王小平,弟王晨光。[详细]

    你了解王小波吗?
    听说过,但不熟悉
    非常了解
    不知道
    你读过王小波的作品吗?
    全读过
    读过一些
    没读过
    你最喜欢王小波哪部作品?
    《时代三部曲》
    《我的精神家园》
    《沉默的大多数》
    《黑铁时代》
    其他作品
    你第一次看王小波是因为
    被文章本身所吸引
    纯粹跟风
    偶然好奇
    其它
    王小波文章最吸引你的是
    趣味性
    思想性
    其它
    你认为王小波的书能称为经典吗?
    不能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