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活历史

平安夜,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许愿的心情;结婚日,十指紧扣的爱侣和祝福的人潮……不知不觉间,教堂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历史,也是一部活着的中西文化交流史……

编者按:建筑,是活着的历史。万历年间,当意大利人利玛窦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在中国传播耶稣会时,他不会想到教会与教堂在当今中国的影响力。虽然,由于文化背后政治纠纷的掺杂不清,天主教与基督教等西方宗教没有能像佛教那样与中华文化血脉相合,但至今仍存在的一座座宏伟的教堂会告诉我们,它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付出的一切。如织的游人、相拥的恋人、平安夜教堂的盛况,无不在这个时代书写着教堂新的历史。[我要发言]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自利玛窦1605年建宣武门“礼拜堂”到1904年南堂第五次重建,其间基督教教堂建筑在北京300年的演变,可分为四个时期,四个历史时期的教堂风格也有所不同。
数据标题文字1
数据标题文字1

北京天主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大都时期,来自欧洲的罗马天主教修士孟高维诺于1294年在北京修建了第一座天主教堂。目前北京保留下来的元代天主教堂仅剩门头沟区后桑峪村天主堂一座。
数据标题文字1

基督教对孙中山起到启蒙作用并支持了他的革命行动

孙中山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进入近代民主共和社会的主要“推手”,他是近代以来担任国家领袖时间最短,但影响力却最广大、最持久、争议性最少的一位历史人物。孙中山在致力于推翻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建立共和体制的事业中,由于清政府的追捕,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生活和革命活动,进行宣传、组织和遥控起义的工作。他虽然人不在国内,但是影响和作用却超过任何在国内的反清志士,可谓一传奇人物。孙中山自幼受基督教的影响,后在香港念大学的时候受洗成为基督徒。在去世前夕,他再次表明自己的基督徒身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领袖,意义非凡。详细>>

宋美龄改变蒋介石宗教信仰 间接改变中国历史

蒋介石与基督教接触的契机是与宋美龄的结婚。按照蒋介石的话,他最初与宋美龄相见是1922年在广州孙中山的家里,之后有数次书信来往,最后于1927年8月宋美龄接受了自己的求婚。另外1927年9月中旬,通过宋美龄的姐姐宋霭龄,他们的结婚计划第一次公布于众,同年10月初,他去日本神户附近的有马温泉,见到在那里疗养的宋的母亲倪桂珍并得到了许婚。但是宋母倪桂珍作为许婚条件,要求蒋介石接受基督教的事实在蒋介石的日记中没能得到确认。另外,在有马温泉蒋介石拜见倪桂珍时,宋美龄并未同席,因此把接受基督教作为许婚条件是宋美龄的主张,这种说法也可能是后日的解释。但是在他们结婚后不久的1928年1月的日记中,数次记有蒋介石阅读了教义书《信仰之意义》的事实。详细>>

张学良夫妇赴台后信仰基督 匿名出书为其宣传

1956年,张学良在奉命写完《西安事变回忆录》之后,在董显光的引导下,正式皈依了基督教。从此,他不再治史,也不再提笔著文,对于前尘往事,一笔勾销,不愿再作回首。赵一荻与张学良一样,同时皈依神学。1959年3月,蒋介石解除了对张学良长达二十二年的管束,同意他从高雄搬到台北居住。1961年8月,张学良正式迁居台北北投复兴岗。随着环境的相对宽松和生活的日益稳定,张学良对基督教的信仰也更进了一层。迁入台北新居不久,董显光夫妇又到美国去了。经过宋美龄的安排,蒋经国派他的副官罗启来陪伴张学良到山下士林镇凯歌教堂去做礼拜,听讲道。凯歌教堂是蒋氏夫妇的私人教堂,主教是周联华牧师。张学良说:“我在那里认识了周联华牧师。以后他就来帮助我读《圣经》和研究神学。”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 嘉宾简介:
  • 裴钰:人文学者、资深媒体人,南开大学毕业,代表作品《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等。
wujiammin
  • 嘉宾简介:
  • 阿龙:原名卢文龙,现任北京电视台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有:《这里是北京》《四海漫游》。

本期调查

你参与过哪些西式文化活动
圣诞节
万圣节
情人节
教堂婚礼
我来说:

联络方式

  • 我要打电话:010—58983864
  • 我要发邮件:culturechannel@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