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中国阅读史:当书籍成为历史 当阅读成为记忆

自新中国成立到六十年代末的红色阅读时期,每个人都意气风发,我们都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文化大革命期间,艺术创作也都按政策去创作,人物都是红光亮、高大全;文革结束的反思,致使一批以反思为题材的作品迅速进入人们视野,并成为社会主流,红极一时。八十年代,西方书籍和文化引入中国,闭塞许久的中国人迫不及待的接受外来文化的熏陶,谈哲学,聊科学,搞创作,于是有了85新潮美术和89艺术大展以及80年代盛极一时的艺术团体。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文化政策的更加开发,艺术创作也逐渐开放起来,形式多样,市场体制的引入,使得中国当代艺术也开始步入国际艺术市场,再后来的事,就人尽皆知了。

影响共和国的10本书

毛泽东思想集大成之作: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思想集大成之作:毛泽东选集

收录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斗争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重要文献。共选录毛泽东在1925年至1957年间的各种著作、讲话稿等共229篇,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曾以26种语言正式出版,总授权发行量超过3亿册。

中小学的必备小词典:新华字典
中小学的必备小词典:新华字典

中国的小型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是中国大陆的中小学生和教师必备工具书之一,也是学习中文的主要参考字典之一。1953年由新华辞书社编,主编者为语言学家魏建功。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印行第一版,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以后的修订版本改用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转由商务印书馆重排出版。

国民弊端的苦口良药:鲁迅文集
国民弊端的苦口良药:鲁迅文集

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作品集之一,无论是短篇小说、评论,还是散文、翻译作品,都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文笔犀利、思想深刻,他的小说使用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社会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阐释;散文诗集《野草》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展现出现代主义特质的作品;其杂文,由于特殊的发表环境,在嬉笑怒骂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的。

家喻户晓的革命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家喻户晓的革命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曾高度评价这部作品: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保尔·柯察金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中心人物,也是书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他是在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的影响下从自发走向自觉的。他懂得了不平等生活的社会根源,懂得了要想推翻旧世界,必须成为“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和“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

钱锺书的新儒林外史:围城
钱锺书的新儒林外史:围城

中国当代第一博学鸿儒撰写的新《儒林外史》。它魅力长存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这里窥见自己的影子。《围城》自从出版以来,就受到许多人的推重。由于1949年后长期无法重印,这本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1960年代,旅美汉学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本书作出很高的评价,这才重新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

影响共和国的10本书

中国美学的一面旗帜:美的历程
中国美学的一面旗帜:美的历程

把数千年的文艺、美学纳入时代精神的框架内,揭示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积淀,具有浑厚的整体感与深刻的历史感。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渲染了一片标新立异的中国美学世界的二月天。

百科全书式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
百科全书式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

一套以大众化、小百科全书式为特色的科普读物,在港澳地区亦相当普遍。作为为数不多几种普及知识的读本,产生了深远影响。共计约请了200多位作者撰稿。青年作家叶永烈写了其中300多条,是写得最多的作家。

新文学的一只春燕:朦胧诗选
新文学的一只春燕:朦胧诗选

朦胧诗是新时期文学的第一只春燕,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而《朦胧诗选》见证了它曾经飞过天空的景象。对沉默的中国诗坛的强劲冲击和持久影响,也许超过了所有新诗选集。作为一部诗歌经典,它在读者心中有不可移易的位置,有多少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是读着这本选集走过人生之路的。尽管大部分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读者不写诗甚至也不读诗了,但这本诗集永存在他们记忆之中。

中国武侠的经典之作:金庸作品集
中国武侠的经典之作:金庸作品集

说金庸的小说是当代中国读者数量最大的文学读本应该并不为过。江湖如人生,侠客梦千秋,平凡人因此活得有所寄托。金庸作品的魅力甚至催生了专门的学问:“金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金庸的书在两岸都是禁书,现在都如日中天。金庸先生将他的十四部长、中篇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凑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创造未来的伟大预言:第三次浪潮
创造未来的伟大预言:第三次浪潮

托夫勒也许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直接财富,但他许给了人们一个梦想,多年以后,当年阅读托夫勒的年轻人已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磔柱。20年前的《第三次浪潮》在打开国门之初给人们心灵造成的冲击,其影响至今仍然连锦不绝。这是一本被翻译成30余种语言,全球发行上千万册的未来学经典,也是当时难得一见的文化读物。

1949-1966年 关键词:红色经典 苏联文学

代表作:志愿军英雄传 创业史
  志愿军英雄传:选收了60篇文章,以通讯和特写的形式真实地记述了64位英雄、模范、功臣的事迹,如用胸膛堵住敌军机枪射孔、为部队开辟通路的黄继光,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的杨根思,跳入冰窟救出朝鲜落水儿童而壮烈牺牲的罗盛教等。批评家王林谈到,“这是我独立读完的第一本书,当时还小,读到里面记录的那些英雄,感觉太崇高,太伟大了。”

1978-1989年 关键词:朦胧诗 伤痕文学 寻根文学

代表作:棋王 美的历程 第三次浪潮
  八十年代,王朔开始看小说。“我喜欢张洁和王蒙的东西,他们有一种共同的风格,就是对人的揭露,他们都很硬,不同情。当然王蒙比张洁要宽厚些,但他的宽厚只是面上的,骨子里他一直在讽刺和揭露。”在徐友渔看来,1980年代接续了五四时期的启蒙传统,是价值观的一场拨乱反正。

2000-2009年 关键词:读图时代 网路文学

代表作:三重门 明朝那些事儿
  进入新世纪,文化多元,媒体多元,读者的阅读趋向同样多元。但是,阅读还是体现出一些特征:青春文学的畅销、网络原创文学的迅猛发展、传统文化解读的回归。
  从阅读类别来看,这种多元化随着文化的多元化而变动。除了这些浅阅读外,实用性阅读仍然占有相当比例。当股市疯长,金融风暴来临这样的时期,有关如何炒股、如何看待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各种图书铺天盖地,但是阅读依然是乐此不疲。实事性阅读已经成为读者的一种喜好。

1966-1976年 关键词:文革手抄本 小人书 红宝书

代表作:一只绣花鞋 第二次握手
  一只绣花鞋,故事讲述的是1948年国民党政府在崩溃前,曾秘密成立梅花党,旨在打入我党内部伺机而起。我党特工龙飞设法与梅花党党魁的女儿白薇邂逅,潜入梅花党党部盗取有梅花党人名单的梅花图,却告失败,从此,梅花图杳无踪迹,图上梅花党人名单成为悬秘。十年后,核潜艇设计图外泄、老虎滩出现伪装女士、火葬场闹鬼,销声匿迹十几年的梅花党又开始行动

1990-1999年 关键词:痞子文学 实用主义

代表作:学习的革命 白鹿原 文化苦旅
  张颐武用了一个比喻,八十年代是头着地站起来,而九十年代是倒过来用脚——物质来站立了。市民化书写、市民审美趣味(人生沉浮、金钱美女、传奇故事、趣味噱头等等)占据了文坛的广阔领域,通俗读物成为一时之流行。


结语

  每一个时代都可以成为一个标签,烙在每个人的心灵,于是有了专属于这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和行为规范。只要找到这些清晰的时代特征,把握一个时代的阅读史就相对简单了。在特定的时代,中国人就读着印有时代印记的占据主流的书。
  比如手抄本的大量出现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与西方的手抄本不同,中国近现代的手抄本出现在思想最保守的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是一个渴望自由呼吸的时代,既然时代不能给予,那就自己创造吧。
  这些阅读现象,展现出的是时代所不为人知的一面,而这恰恰是时代最本真的一面。时代决定了大众趣味,大众趣味决定哪些书流行,以怎样的状态流行。

共和国阅读史话

  • 1949-1966年:红色经典阅读时代
  • 这17年间,有大批作品问世,其中数十部影响广泛,极一时之盛。这些作品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激情和质朴的表现方法,讴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奋斗历程和蓬勃的精神风貌。
  • 1966-1976年:文化沙漠中的探索
  • 文革期间,除了鲁迅作品、《金光大道》等极少数书籍外,其他的文学书籍都被当成毒草给扫除了。文化成了一片沙漠,人们开始表现出对文化的渴求,但是当时没有什么文学作品,于是民间口头文学不胫而走,各种手抄本应运而生。
  • 1978-1989年:黄金阅读的年代
  • 文坛打破了70年代政治压制下的文化禁忌,在开放的天地中迅速成长,严肃文学出现了一批厚重大气的作品,纯文学领域出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等诸多文学流派。
  • 1990-1999年:实用阅读占据主流
  • 在这样的社会发展时期,阅读同样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由深度阅读变成了实用阅读,希望从图书中找到最快捷、最实用的改变生活和生产的精神粮食;出版内容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萌动市场图书的市场化运作。
  • 2000-2009年:新媒体形式下的阅读
  • 在新世纪“泛阅读”形势下,传统阅读形式走向边缘而小众化,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和互联网的巨大冲击,使人们渐渐退出了传统阅读。文化多元,媒体多元,读者的阅读趋向同样多元。但阅读还是体现出青春文学的畅销、网络原创文学的迅猛发展、传统文化解读的回归等特征。

名家私人阅读史

陈平原:怀想30年前的“读书”
陈平原:怀想30年前的“读书”

我所就读的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的“前线”广州,校园里流行阅读港台书。手持一册港台版的萨特或加缪的书,那可是一种重要的“象征资本”——既代表眼界开阔、思想深邃,也暗示着某种社会地位。此类书,图书馆偶有收藏,但不外借,只限馆内阅读;因此,若想看,得排长队。

徐友渔:我从1990年开始读罗尔斯的《正义论》
徐友渔:我从1990年开始读罗尔斯的《正义论》

我开始读罗尔斯的《正义论》大约是在1990年代初期,这时,中国社会正开始发生急剧转型,公正问题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思想中的焦点。我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兴趣也从语言哲学转向政治哲学。人们常常说,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是存在不公正,这样,我就需要思考什么是公正或者正义,看看当代大思想家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的。

江晓原:我的30年私人阅读史片段
江晓原:我的30年私人阅读史片段

1982年我正在读硕士研究生,写“学术论文”眼看将成为我的职业行为,为此我读了许多前人的论文,不幸的是它们经常令我昏昏欲睡。“难道我也要以写这样的东西为业吗?”我多次暗暗自问,感到有些沮丧。就在这彷徨犹豫之际,《万历十五年》出现了,它像一盏指路明灯,让我看到,学术文本其实还可以这样写!

王鲁湘:阅读趋向个人化
王鲁湘:阅读趋向个人化

当时还有一个阅读热潮是精神分析学,很多人书架上都有一本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文学界的“寻根思潮”波及的影响面也非常大,直接引发了文学、电影、音乐界“西北风”的兴起。

吴思:一场为了寻找世界观的阅读
吴思:一场为了寻找世界观的阅读

怎么办?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我转向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比如学大寨运动为什么失败,比如从炒股票到理解公司和经济形势,再如朱元璋大力反腐败,为何还是垮台。从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出发,做具体的利害计算,又读了大量历史资料,这才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随后才有了《潜规则》和《血酬定律》。

陈子善:打破读书“等级制”是最重要的变化
陈子善:打破读书“等级制”是最重要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就逐步把这种“等级”打破了。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变化。人的正当读书权利,在这个时候开始恢复。因此《读书》杂志创刊号提出“读书无禁区”,我认为非常及时,影响非常深远。

大众阅读史

安意如:老天用一本书点化了我
安意如:老天用一本书点化了我

看古龙的书不是偶然的,拿起《欢乐英雄》却是偶然的。你知道,古龙的书那么多。我一本一本地看过去,需要很多时间。而且那段时间,我对武侠也有厌倦了。经过长时间的迷恋认识到,英雄是英雄,侠女是侠女,我是我。

毛尖:从手读本到电子书
毛尖:从手读本到电子书

我是1970年出生的,可能是年龄的原因,一些非经典的普罗读物在我的阅读经历里占很大份量,例如小人书,像《保密局的枪声》,把电影画面剪辑下来的小人书,我特别喜欢看,这也培养了我们后来爱看电影的习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中,小人书扮演了家长缺席时的一种启蒙读物。

霍艳:阅读是最私密的人生体验
霍艳:阅读是最私密的人生体验

童年时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一间12平米的半地下室的平房,缺乏必要的娱乐设施,唯一的消遣就是一个破旧的大书柜,里面除了哥哥剩下的课本外,就只有几本破了封皮的大部头:《苦菜花》、《白鹿原》,斗大字不识几个的我,看见密密麻麻蝌蚪般爬行的字就一阵晕厥,所以我的阅读经历是从从漫画书开始的。

张宏杰:一个1970年代人的阅读历史
张宏杰:一个1970年代人的阅读历史

1970年代初出生的这一代人,在一种青黄不接的贫瘠文化氛围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在我们童年的街道上,单调呆板的苏式建筑外表书写着巨幅的毛主席语录,图书馆里除了毛选、鲁迅全集之外其他书籍寥寥无几。

王树增:18岁的阅读现在看来依然留存着
王树增:18岁的阅读现在看来依然留存着

好的阅读者是谦卑的。因为你面对的是人类数千年积累的智慧。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是渺小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命个体和整个人类所犯的错误,其根源大多与自认为伟大有关。这也许是我们必须阅读的又一个重要理由。

许知远:寻找生命的本来意义
许知远:寻找生命的本来意义

既然鲁迅已经说过了“尽量多读外国书,少读中国书”,那么我们或许真的应该认真地拾人牙慧,认真地阅读那些影响生命的西方的大书。而余英时教授则建议补上一些中国的传统名著如《庄子》等。

投票须知

  一、本调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室与新浪读书频道联合举办。
  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室编撰的《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即将出版,该书选取了建国60年来60部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加以梳理评述,同时,为了同时顾全开放与多元,特选取60部因名额所限未能进入正文、但也同具文学与社会的巨大影响力作品,制成“副榜”附录书后。
  三、本次调查,即请读者从列出的120部书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60部(可少选,但不能超过),如有120部之外的心爱之作亦可提名。
  四、120部作品,按年代排序,并依断代分为三部分,调查表也宜分为三个页面,以给读者一个清晰的线索。
  五、调查时段为8月11日至9月29日。9月30日,将向读者公布正副榜的书目。
  六、三联书店向猜中最多正榜的前20名读者赠书一册。
  七、调查提供本书的新浪官方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60and60,供读者评论,并随时发布该书相关信息或媒体报道。
  八、本书编写组将在调查结束前后提供直播性质的作品评述、榜单点评与编读互动。

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

  本书为社科院文学所当代室集体策划、通力合作的重点研究规划项目,14位专家学者集体讨论选目,并在相关研究领域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综合权衡取舍,形成小说、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戏剧四大文学体裁门类下的六十部作品名单,借以展现共和国文学六十年间(1949-2009)的整体风貌。区别于传统学术研究专著和教科书的设计框架,本书特创以点带面、述论兼顾的风格体例,它以问题意识为中心、取个案分析的方法,同时也融合了作品论、作家论、文学史的专长。所撷取六十部作品,兼顾各个历史时段、各种风格流派、不同作家类别,既注重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争议聚焦性、读者关注度,又平衡考量其艺术价值、个性独创和文学史经典意义。选目和述评较有权威性,同时又不乏争议空间。
  每篇六七千字,全书近40万字。“前言”综述六十年文学概貌;各篇前有作品发表出版资讯,后有“延伸阅读”书目。
  本书即将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

《六十年与六十部》网络调查
1949 《时间开始了》(胡风)
1950 《我们夫妇之间》(萧也牧)
1951 《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1954 《洼地上的战役》(路翎)
1955 《黎明的河边》(峻青)
1956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
1956 《贾桂香》(邵燕祥)
1957 《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
1957 《葬歌》(穆旦)
1957 《茶馆》(老舍)
1957 《红豆》(宗璞)
1957 《红旗谱》(梁斌)
1957 《林海雪原》(曲波)
1958 《青春之歌》(杨沫)
1958 《上海的早晨》(周而复)
1958 《百合花》(茹志鹃)
1958 《关汉卿》(田汉)
1958 《“锻炼锻炼”》(赵树理)
1958 《山乡巨变》(周立波)
1959 《创业史》(第一部)(柳青)
1961 《燕山夜话》(邓拓)
1961 《海瑞罢官》(吴晗)
1961 《花城》(秦牧)
1961 《雪浪花》(杨朔)
1962 《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
1963 《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
1963 《沙家浜》(汪曾祺等)
1963 《李自成》(姚雪垠)
1964 《艳阳天》(浩然)
1972 《金光大道》(浩然)
1972 《虹南作战史》(集体创作)
1976 《团泊洼的秋天》(郭小川)
1977 《班主任》(刘心武)
1978 《哥德巴赫猜想》(徐迟)
1978 《天安门诗抄》(合集)
1978 《回答》(北岛)
1978 《假如我是真的》(沙叶新)
1978 《黄河东流去》(李淮)
1979 《一个和八个》(郭小川)
1979 《人妖之间》(刘宾雁)
1979 《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
1979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
1979 《正红旗下》(老舍)
1979 《重放的鲜花》(合集)
1980 《随想录》(巴金)
1980 《受戒》(汪曾祺)
1981 《芙蓉镇》(古华)
1981 《干校六记》(杨绛)
1981 《傅雷家书》(傅雷)
1981 《晚霞消失的时候》(礼平)
1982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晓声)
1982 《高山下的花环》(李存葆)
1982 《人生》(路遥)
1982 《黑骏马》(张承志)
1982 《绝对信号》(高行健、刘会远)
1983 《美食家》(陆文夫)
1983 《最后一个渔佬儿》(李杭育)
1984 《棋王》(阿城)
1985 《冈底斯的诱惑》(马原)
1985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贤亮)
1985 《爸爸爸》(韩少功)
1985 《丑陋的中国人》(柏杨)
1985 《小鲍庄》(王安忆)
1985 《你别无选择》(刘索拉)
1985 《台北人》(白先勇)
1986 《活动变人形》(王蒙)
1986 《唐山大地震》(钱钢)
1986 《三寸金莲》(冯骥才)
1986 《负暄琐话》(张中行)
1986 《红高粱》(莫言)
1986 《古船》(张炜)
1986 《女人(组诗)》(翟永明)
1986 《狗儿爷涅槃》(锦云)
1986 《平凡的世界》(路遥)
1987 《顽主》(王朔)
1988 《矮凳桥风情》(林斤澜)
1987 《烦恼人生》(池莉)
1988 《玫瑰门》(铁凝)
1989 《野火集》(龙应台)
1988 《请女人猜谜》(孙甘露)
1989 《妻妾成群》(苏童)
1990 《芸斋小说》(孙犁)
1990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1991 《心灵史》(张承志)
1991 《故乡天下黄花》(刘震云)
1991 《一地鸡毛》(刘震云)
1991 《我与地坛》(史铁生)
1991 《祖国(或以梦为马)》(海子)
1991 《北京人在纽约》(曹桂林)
1992 《文化苦旅》(余秋雨)
1992 《少女小渔》(严歌苓)
1992 《活着》(余华)
1992 《白鹿原》(陈忠实)
1993 《废都》(贾平凹)
1994 《射雕英雄传》(金庸)
1994 《黄金时代》(王小波)
1994 《一个人的战争》(林白)
1994 《预约死亡》(毕淑敏)
1995 《长恨歌》(王安忆)
1995 《丰乳肥臀》(莫言)
1997 《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
1997 《厄运》(西川)
1997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刘恒)
1997 《白玉苦瓜》(余光中)
1998 《三姊妹·等待戈多》(林兆华)
1999 《羊的门》(李佩甫)
1999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痞子蔡)
2000 《恋爱的犀牛》(廖一梅)
2000 《蝶恋花》(臧棣)
2000 《告别薇安》(安妮宝贝)
2000 《切·格瓦拉》(黄纪苏)
2000 《三重门》(韩寒)
2002 《无字》(张洁)
2004 《寻找家园》(高尔泰)
2004 《狼图腾》(姜戎)
2005 《退步集》(陈丹青)
2006 《一个女人的史诗》(严歌苓)
2007 《悲伤逆流成河》(郭敬明)
2008 《豆汁记》(叶广芩)
2009 《小团圆》(张爱玲)
性别:
(必填)
联系电话:
(必填)
姓名: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