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绿》:一部绿意盎然的江南风物志

2016年01月22日16:09   南方都市报
《无尽绿》,宋乐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5年11月版《无尽绿》,宋乐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5年11月版

  王安石当年船过瓜洲,提笔欲写江南,初为“春风又到江南岸”,觉不妥,遍历“临”、“度”、“来”、“吹”、“遍”等十几个字,终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之名句流传。可见,江南予人之感觉,以“绿”最盛。

  宋乐天无疑对此体悟甚深。她生于绍兴,现居杭州,浸淫于江南意韵,她专注去做一件事:浙江风土的观察与记录。这首先是一种专属于江南文化的审美趣味。杨柳依依,草长叶抽,湖光山色,云烟气蒸,青青粉粉白白,莺莺燕燕恰恰,绿色原本就是最贴合江南的颜色。宋乐天便以《无尽绿》为名,集结了十七篇散文。

  这本书形式上归类于情感散文,但主体内容上又有不少地方志的写法,有很多的知识点。宋乐天细细地去搜集,一一分说。部分素材来源于前人的记载,如高诵芬的《山居杂忆》提供了许多灵感,《乌糯米饭》一篇里介绍的立夏乌米饭的做法,就是跟高老太太学来的。宋乐天必定会亲手实践一番,书中配了许多图片,记录了她的履践过程。书中还纠正了一些大众的常识性错误,比如,她细致区分了“青”和“艾草”的异同,提醒我们“艾”不能贸然食用。还有《染色笔记、染色试验》,宋乐天陆续用鸭跖草、商陆果、紫草根、紫苏等十余种植物进行染色实验并拍摄、记录,草本氤氲溢满眼帘,令人身心愉悦,这一类博物考证类的,还具备民间工艺的鉴藏价值。

  展卷阅览,嗅到丝丝缕缕沁出字里行间的绿意。《青与清明果》、《回忆摘茶叶》、《蚕桑故事》,这些文章天然就嵌入了绿色的背景,而《乌糯米饭》、《木莲豆腐》、《桂花晴雨录》所叙之物,明明是乌黑、透明、金黄的,却依然品咂出了浙东风物的绿色气息,因而我觉得,《无尽绿》不仅铺陈的是眼前的绿,唤起的更是我们心底深处对绿色的珍爱。它们美得那么真实,又是那么似曾相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或许这也是作者写作的初衷,她说,“写家乡风土,除了补充‘地方知识’,便是想把存在过和存在着的、普通人生活里恒常的一面,记录一二。”

  恒常的,是亲切的,也是温暖的。同为浙东长大的人,她写的,我都懂。我也在早春采过紫云英、看麦娘,迎着细雨去摘青,小时候养过蚕桑,野外摘过蓬蘲,知道如何把它和蛇莓区别开。端午时我们挂蒲剑、佩香袋,也用过雄黄在额上画“王”字。那几年在杭州进修,我也爱在小巷里寻访小吃,云片糕、小桃酥、芝麻片、干菜饼……

  宋乐天说:“异乡度日的游子是更能体会青与清明果之于故乡,之于春天是何含义的。”这真像张季鹰的“莼鲈之思”。但见秋风起,张翰想到了故乡吴郡,菰菜、莼羹、鲈鱼脍,于是立刻辞官归乡。“莼鲈之思”自此就成了“思乡”的代名词。我的婉约江南,你的塞外关东,他的风霜西北,地域虽不同,风物各相异,但它们都寄托着我们久远而怅惘的、聊以慰藉的乡愁。那些鲜活的,有声、有色、有形、有味的记忆,如果它们的存在不能上升到恒常,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更值得我们去记录呢?

  真正的江南好风物,并不完全属于时空阈限中的那方水土,而是更广大的心灵的情感共鸣。民间风物志的记录具有现实意义。这些记录留存了非物质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并成为游子的精神家园。置身于这个嘈杂纷乱的时代,事物更新的速度让人目不暇接,然而你知道,循着一条绿意盎然的小径,这一路停停走走,空气也似乎染了无尽的绿,人们可以眼神明亮,内心清净。(林一一 自由撰稿人,浙江)

【相关图书】

(责编:小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