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玺璋推荐社科历史类2021年10月好书

2021年11月21日22:54   新浪读书   微博

  1、《活出极致:丘吉尔的硬核母亲詹妮》[美]拉尔夫·G·马丁 著 陈所以、祝晓光 译 华文出版社 2021年8月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有一个女人。不同的是,我们在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身后看到的那个女人,是他的母亲。他曾经这样说他的母亲:“这位备受非议的美国丽人,统治了一个时代,养育了一个影响历史的儿子。”《活出极致:丘吉尔的硬核母亲詹妮》一书就是关于这位母亲的传记。美国作家拉尔夫·G·马丁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位极不平凡的女性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她本是美国富商娇生惯养的小姐,却攀上了英国显贵世家的公子伦道夫·丘吉尔勋爵。她的远见卓识,坚强意志,不仅表现在悉心培养儿子成为英国名相上,此前她便坚定地助夫从政,推动他接近首相高位仅一步之遥,可惜丈夫心力交瘁,令她功亏一篑。但她毫不气馁,从头再来,把希望寄托于儿子身上。詹尼远非完人,无论从政,还是私生活,可以诟病之处甚多,但她那种美国式的“永不言败”的性格,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奋斗精神,是很能打动人的。此书结构严谨,叙事层次分明,引用史料详实可信,充分利用了当时许多人的日记、书信、回忆录和历史档案文献,不仅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一本生动有趣的文学传记。

  2、《李劼人往事(1925—1952)》龚静染 著 商务印书馆 2021年10月

  李劼人是民国作家中的异类。我对他的了解,最初只限于《死水微澜》,还是通过影视作品。这部《李劼人往事》则向我们展示了李劼人“异”于其他民国作家之处,让我们看到了李劼人从写作到经商,从经商到从政的传奇人生。作者从偶然看到的四川乐山嘉乐纸厂尘封的档案卷宗中,发现了大批关系到李劼人的史料,包括公私信函、会议记录、往来电文和经营册表,从而揭开了李劼人生命中一段几乎被人遗忘了的往事。在1925年到1952年的时间长河中,以作家而知名的李劼人,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只有很短的数年,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经营一家纸厂。这似乎也从另一角度解释了何以在现代文学史中李劼人一直处于边缘的,甚至被忽略的状态。这部书以一个作家的经济活动为叙事对象,也为民国经济史和社会史提供了新的材料。

  3、《哲人与权臣:尼禄宫廷里的塞内加》[美]詹姆斯 ·罗姆 著 葛晓虎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8月

  这是一部充满悬念的作品。牵动读者心绪的是,不知作者是如何将两个对立的、水火不容的形象,合二为一,建构起一个统一人格的。这看上去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自己也这么认为。但是,他毕竟接受了挑战,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至于他的任务完成的如何,则有待于我们读完他的作品才能做出判断。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叫塞内加,他的身份可谓复杂之至,他是一位作家、思想家、诗人、伦理学家,同时,他还是罗马皇帝尼禄的家庭教师兼高级顾问,一生经历了卡利古拉、克劳狄乌斯和尼禄三位元首的统治,被人称作三朝元老,最终因受到卢坎谋杀尼禄事件的牵连而被迫自尽。但这个人的历史评价却被描述为极端对立的两种形象,有人说他是一位清醒、理智且道德高尚的人,只因命运的无常,使他陷入罗马政治漩涡的中心而难以自拔;有人说他是罗马权力中心的操控者,他把自己粉饰成一位圣人,却以高利贷的方式攫取财富,还密谋煽动宫闱罪行。作者在此书中所作的不是调和这种矛盾,也不想对主人公做出最终的评判,而只是从人性深度和复杂性中展现塞内加的性格特征,尽可能做到不失偏颇。

  4、《横滨中华街:一个华人社区的兴起(1894—1972)》[美]韩清安 著 尹敏志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9月

  作者对日本横滨中华街的叙述是基于理性的、历史的群体心理和族群认同的研究,而非泛情的旅游指南。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横滨一个华人社区的发展过程,时间跨度是从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到1972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在这个接近百年的时间里,中日之间发生了三次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至1945年的中日全面战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华人,生活在日本都市中,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作者感到好奇的地方,也是他的研究起点。作者广泛采用了当地报纸、政府的官方记录和文献、已出版的回忆录,以及部分当事人的访谈,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还原来建构他的历史叙事。在他的历史叙事中,深入分析了属于心理范畴的民族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是如何产生的,同时指出它的非必然性。在他看来,这是一群外国人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中,在一个单一民族国家里扎根的故事,从而揭示出人们是如何尝试在具有排他性和冲突性的国家或民族认同中,调和出一个具有世界性和包容性的地域认同的。这正是横滨华人街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5、《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钱锁桥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9月

  林语堂是一位学贯中西的作家,也是一位少有的,能用中英文双语写作的作家。他的英文著述在西方流传甚广,曾有“中国哲人”的盛誉,而在国内读者眼中,他又是一位传播西方文化的佼佼者。可以说,他始终在中美之间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他的跨文化实践为现代中国知识思想界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现代中国以及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惜,长期以来,尽管海峡两岸的读者对他的著作保持着持久的热爱,但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却远远不够,特别是他的跨文化实践,更少有涉及。《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的难得,就在于这本书第一次将众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集中在一起,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林语堂跨越中美的文学实践所留给我们的遗产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研究,代表了林语堂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前沿水平。

  6、《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张笑宇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0月

  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的区别,最主要的体现在两方面,即政治上的民主化和商业上的自由化。现代社会的发生、发展和形成,则有赖于二者的交互运动。张笑宇《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一书,就是对发生在数千年人类文明史中的这种互动的生动描述。这本书是他的“文明三部曲”中的第二本,第一本《技术与文明》我们已经见识过,这一本继续他在第一本中讲述的故事,为什么人类经济会在过去二三百年内,从“零增长时代”进入了“正增长年代”?这两个词都是他的创造,前者指的是古代社会,后者则指现代社会。他给出的答案便是:“商贸秩序”的拓展。具体言之,在古代社会,“暴力秩序”是人类文明的主导模式,其结果就是经济的“零增长”,即使有增长,常常也被其自身的果实——人口增长——所稀释;而商贸秩序的崛起则使得“正增长”成为可能。至于商贸秩序与暴力秩序是如何博弈,又如何在当今与暴力秩序达成“谅解”,共存于现代社会的,请看张笑宇的证词。

  7、《对不起,我操控了你的大脑》[加]克里斯托弗·怀利 著 吴晓真 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1年7月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很少没有受到过网络和大数据侵扰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的泄露,以及被恶意使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癌症。而网络中的海量垃圾信息更严重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认知,进而如书名所言,操控了你的大脑。克里斯托弗·怀利是前剑桥分析公司数据科学家。他以前身经历目睹了文化、信息和算法是如何被公权力利用,从而成为邪恶政治的帮凶的。他提醒人们要对网络保持应有的警惕,因为别有用心的人常常以数据为武器,诱导我们犯错误。其中许多具有启发性同时令人恐惧的细节,是我们闻所未闻的,他都做了详尽的解释。他将本人经历融入本书的叙事,向我们说明了当今时代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困境,以及社交网络的一代在寻求真相和想象、现实和虚拟身份时所面临的挑战。生活在网络信息泛滥的时代环境中,这本书不可不读。

  8、《乡里的圣人:颜元与明清思想转型》王东杰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10月

  颜元的思想在明末清初思想转型过程中是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他首创实践实用学派,梁启超说他“举朱陆汉宋诸派所凭借者一切摧陷廓清之”,是对中国两千年来思想界“极猛烈极诚挚的大革命运动”。但这个学派在思想史中却声气不广、名气不大,形成不久就因其“肤浅”、“通俗”、“不讲学问”而销声匿迹了。王东杰这本书的用力之处,是想说明“平庸”的思想者在思想史上自有其价值,自然也有其局限,长处短处均出于此。此书不同于一般思想史著述之处,还在于作者在叙事中引入了心理史学和精神分析的方法。心理史学又称心理动态史学,脱胎于应用心理分析学,最擅长从人物的心理轨迹,特别是童年经历,探求其人格成长。此书即从颜元的人生际遇入手,将作为历史背景的生活提到前台,将探索的触角从理论、概念、命题转向“活着”的人,从而重建颜元的生活遭遇,寻索他面临的切己问题,进而展现那些“陈词滥调”对他的独特意义。

  9、《万国天津:全球化历史的另类视角》[法]皮埃尔·辛加拉维鲁 著 郭可 译 商务印书馆 2021年8月

  这部专著填补了我国在这个方面研究的空白。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档案文献对八国联军临时政府在天津实行的殖民统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撰写了此书。发生在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被慈禧利用来发泄对支持光绪帝变法改革的西方列强的不满,故意纵容和煽动民间对洋人洋教的不满情绪,遂使山东、直隶的排外之风刮进了天津和北京,他们烧教堂,杀传教士和教民,围攻天津的外国租界和北京的外国使馆,给列强武力侵犯中国制造了借口,遂有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攻陷了天津和北京。这一事件史称“庚子国变”。在列强与北京的清政府谈判期间,联军在天津组成了临时政府,对这座城市的统治和管理长达两年零一个月之久,直到1902年8月15日才移交给新任直隶总督袁世凯。国内研究庚子国变和八国联军侵华史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而有关天津临时政府及其管治史研究和著述却并不多见。该书依靠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叙事,全方位地展现了临时政府给天津带来的根本性变化,堪称为天津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开了一扇大门。

  10、《人类进化史:火、语言、美与时间如何创造了我们》[英]加亚·文斯 著 贾青青、李静逸、袁高喆、于小岑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10月

  人何以进化为人,有过多种解释,加亚·文斯所著《人类进化史》强调四点:即火、语言、美与时间。在她看来,这四大元素造就了今天的人类社会。火和语言比较容易理解,属于常识类的知识,早已普及于大众的认知系统,而美和时间则比较稀罕,应该是作者的创造性发挥。由此可见,作者在思考和想象人类进化历史时的角度与前人是有所区别的,她似乎更强调“文化”在其中的作用。语言的产生固然与人的生理和生物性有关,但也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之一种。而美更离不开人的创造,至于时间,本是自然界的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对时间的界定、表达和利用,又属于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在书中所要论证的,恰恰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最终如何造就了人类自身。她之所以称人类为“文化物种”,大约也是这个意思。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