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超推荐生活艺术新知类2021年5月好书

2021年06月17日16:42   新浪读书   微博

  1、《鸟鸣时节:英国鸟类年记》[英]布雷特·韦斯特伍德、[英]斯蒂芬·莫斯 著 朱磊、王琦、王惠 译 译林出版社 2021年5月

  关于鸟,我们了解的太少。比如说城市里的鸟比郊区的鸟叫声大……科学家说因为城市噪音的影响导致鸟儿选择大声交流。这本书的乐趣在于,用声音的形式展示自然之美,用文字表达了声音的意境。一档广播节目,把自然的鸟叫声音变成了火爆的音频节目,让人们开始关注身边的生命,感受万物有灵的美好,这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在90秒的时长内,以一种英国鸟类的鸣声入手,简明扼要的为听众们介绍声音背后的鸟的形态、习性、出现在英国的时间等信息,出版成书后增加了关于鸟类的民间传说、诗歌、艺术等等,呈现出鸟类在人类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咱们老说生活可以更美的,这就是最好的佐证。

  2、《我是漫画家》[日]手冢治虫 著 晓瑶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5月

  这本书犹如一本日本近现代动漫发展史,通过一位漫画家的眼睛了解了日本几十年来动漫的演变,更有无数相关人员来来往往的小故事穿插其中,让历史像小剧场一般生动有趣。33 岁时得过躁郁症,医生建议他休息三年,但他没听。他也说自己经常做噩梦,还与老婆不停吵架。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那个画出阿童木、森林大帝的可爱的老头,作为漫画家,他18岁出道,一生获得无数荣耀;作为医生,他研究田螺精虫成为医学博士;作为动画制作人,他开创有限动画,但代表作竟成为他眼中的败笔;作为战争经历者,战争时期饿到皮包骨,躲避着头顶的炸弹也要画漫画;作为普通人,他异常专注、不懈努力却摆脱不了对同辈漫画家的嫉妒。或许正是因为生活的真实,才能创造想象的精彩。

  3、《零号病人》[法]吕克·佩里诺 著 唐恬恬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年4月

  在医疗史里,疾病、患者、医生,到底谁才是主角呢?在以往的叙事书写中,讲述的更多是医生,所谓的医疗史,这个医就是医生,疗就是治疗,所以医生作为主角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这部《零号病人》仿佛在辩解,患者才是真正的主角。在我们的历史中,有扁鹊,华佗,李时珍,一个个杰出的医者,却似乎只有有一个“杰出”的患者—关公。因为病人、病例、病症,倒推着医学的发展、变革,改变着医疗体系的运营思路,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零号病人》这本书,算是一部研究用户“痛点”的作品,让我们更加理解“医患关系”天然的共生关系。

  4、《拼了老命,你也做不出伟大的作品》[爱尔兰]保罗·伍兹 著 韩大力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4月

  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孩子在听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后,问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去买一根针。这个提问看似谐谑,但其实也不无道理。成语故事的诞生有自己的历史场景,今天我们的理解也多了与时俱进的选择。这本书讲述的,其实就是如何轻松的,智慧的完成我们想做的任何一件事。我坚信我们倡导“工匠精神”是坚守和执着,但一定不是死下功夫,不琢磨总结。这本书针对那些高喊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拼供了新的思路,或者至少是一种工作方法的参考、优化。比如更严格的管理时间,提高工作能力,劳逸结合,拒绝加班,用智慧工作,才能享受工作。听过这么一句话“让生活去主宰工作,而非工作驾驭生活”。这句话特别好,但我们往往把工作和生活的位置搞反了。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但生活却没什么起色,自己也变得焦虑起来。所以,改变细节,快乐触手可及。

  5、《周一就开始想周五去哪里喝一杯》[英]查兹·赫顿 著 何芳 译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年4月

  帕慕克有一本书叫《我脑袋里的怪东西》,里面有一句说,“这个世界的里面隐藏着另一个世界,只有将隐藏在自身里的另一个自己释放出来,他才能够边走边想地抵达幻想中的另一个世界。”随手涂涂写写是人类的共有的爱好,通过写写画画可以帮助我们纾解生活压力,疏导情绪。作者在书中提供的是在便利贴上,用图表、简易插图和吐槽来展现日常生活的高潮与低谷。

  如果非要问这本的书名为什么如此倾心于周五,至少有两个理由需要考虑:一是周五晚是周末的开端,没有工作缠身的周末确实能使人心情愉快,二是本书的作者出生于1985年的4月19日,那一天正好是一个周五! 这个似是而非的名字没有什么具体的意思,如果要有,或许可以理解为,生活尽管是明日复明日,但期待明日,让今日变得更有价值。

  6、《别人家的孩子》[加拿大]杰里米·格里马尔迪 著 唐晓萌 译 译林出版社 2021年5月

  作家阿乙的小说《下面,我该干点什么》描述了一场青年人的“无由杀人案”,就是不为什么杀害了一个女生。这部《别人家的孩子》讲述的也是一场“无由杀人案”。如果真有理由,那可能是因为爱。这个故事的推理实际上并不算精彩,从“受害者”的口供上寻找漏洞,从而推理出真正的真相——受害者即是策划者。后面便剩下审讯、调查、取证、抓捕等刑侦的常规流程了,为什么这部小说会让人感到恐惧?因为动机。伪装成受害者的策划者,伙同四个毒贩,杀害了自己的父母。然而,身为死者的女儿,为何对父母有这么大的恨意?当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变成了迫害,那所谓的家庭温情便成了人间深渊,珍妮弗对父母怀恨在心而策划了一起凶杀案。看得人后背一凉,爱与恨咫尺之间,合适才好。

  7、《走过兴都库什山》[英]埃里克 ·纽比 著 李越 译 商务印书馆 2021年5月

  这是和以往阅读的游记不同的一本,这部小说是一部“卖惨”的游记。两个英国人徒步深入“文明人”极少涉足的阿富汗内陆、走过蛮荒之地。1956年,37岁的埃里克·纽比厌倦了时尚界的生活,给他的朋友休·卡莱斯发了一封电报:“6月你能去努里斯坦旅行吗?”由此一段次传奇般的阿富汗和兴都库什山之旅。不同于其他游记的浪漫成诗、风景如画,两个人的旅途中经历了高温、极寒、冰川、巨石、急流、险谷、饥饿、干渴、病痛等种种麻烦,最终九死一生的返回。对于旅游,看美景是旅游,“人在囧途”也可能会是终生难忘的旅行。

  8、《梅里雪山:寻找十七位友人》[日]小林尚礼 著 乌尼尔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5月

  旅行家雷殿生说,自己在去罗布泊时没敢说要“征服”自然,而用了“膜拜”自然,他觉得人不可能战胜自然,而是自然会给予人类友善的拥抱。这本《梅里雪山》书写的背景是1991年日本登山队17人在梅里雪山登山时遭遇山难的事情,搜寻遗体与拍摄以梅里雪山为主题的摄影,以及转山巡礼,是本书的三大主题。作者在自己长达二十多年的往返中,搜寻队友的遗体遗物,同时也通过优美的文字讲述了和当地藏民之间的相处变化、三次转山的过程、藏区的自然景观以及自己在搜寻过程中的心路变化。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并非还原讲述山难事件本身,而是观察小林尚礼如何从一名坚定的登山者,转变成一个誓死保卫神山的守护者。 这一点和雷殿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9、《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先锋艺术的脑科学原理》[美] 埃里克·坎德尔 著 喻柏雅 译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年4月

  看抽象画看不懂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不明白那样的东西为啥会成为艺术。这本书确实解决了这个问题。作者提供了一种新鲜的视角来帮助观众理解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过程。 “从科学的视角来阐释艺术,并不意味着要剔除其本身的神秘感,而是要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艺术如此美好且难以捉摸。通过这本书,能够让观众消除一些误解,对当代艺术多一些理解。正如作者反复在书中讲到的,正是因为当代艺术的抽象性,它反而需要创作者更大的智力投入,作为观众来说,观看抽象的艺术也需要自己更大的智力投入,将艺术品与个人的过往经验和记忆、情绪相关联,从中所获得的智识上的欢愉,其实是那些古典以及印象派作品无法比拟的。

  10、《古典乐界的崩溃日常》[英]丹尼尔·霍普、[德] 沃尔夫冈·克瑙尔 著 汤菲黎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

  侯宝林大师有一个相声,讲述的是京剧“武松打虎”的桥段,演老虎的喝大了,三番五次和武松对打,就是不愿意倒地死亡,非常的“无厘头”相声小段。电影《泰坦尼克》中沉船演奏那一段,相信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乐手们在沉船前夕用心演奏,将生命的乐章留在了冰冷的海水之上,给幸存者以灵魂的慰藉。

  这本书讲述的是古典音乐演出中,音乐家所遇到的窘境和灾难,这里面包含了天灾、人祸以及坏运气。所谓天灾,室外演出的时候遇到暴风雨天气,甚至火山爆发。而人祸比如1991年作为犹太人的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在耶路撒冷演出时遇到了空袭警报。戴着防毒面罩的观众们都瑟瑟发抖之时,斯特恩镇定地为大家演奏了巴赫d小调组曲中的萨拉班德舞曲。远处炮火隆隆,而音乐厅内的观众却在音乐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音乐的力量如此之强大!最后一个因素就是那点儿坏运气了。比如作者本人说有次在演出时琴弦突然断裂,然后割破了自己的上唇,让他流血不止,不得不停止演奏。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