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推荐社科历史类2021年1月好书

2021年02月01日11:10   新浪读书   微博

  1、《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美]罗伯特·达恩顿 著 高毅、高煜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1月

  罗伯特·达恩顿是一位善于从小历史出发,去改写大历史的学者。他的研究总是从生活史、物质文明史、器物史等的细节出发,用扎实的实证材料,拼出更为具体的历史图景,使以往思想史、政治史、文化史大而化之、模糊处理的细部,变得清晰起来。

  在本书之前,罗伯特·达恩顿先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旧制度时期的地下文学》《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等著作,本书是他的新著,堪称是他此前创作的一个总结。作者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前图书市场的具体考察,颠覆了以往启蒙史惯常的写作方式——大量禁书传播了新思想,使民众觉醒,最终推动了历史进步。在本书中,作者呈现的是一幅日常的商业场景——大多数禁书是黄色书籍,与新思想无关,商人们销售它仅仅是为了获利,而非责任感。皇帝充分意识到图书的风险,不断加强管控力度。然而,正在躁动的民众并不关心书上写了什么,他们对明天的生活感到焦虑,急需发泄,只是还需一个口号来包装。至少从表面看,一切平静而有序。

  如果没有突发事件的刺激,几乎想象不到革命即将发生。罗伯特·达恩顿试图告诉读者,近代先声其实就蕴含在表面的平静中。也许,它会润物细无声地前行,也许会爆发。在历史的多线索前行中,很难说哪个是关键因,只是各种波澜交汇,形成共振,新时代最终破门而入。

  2、《下沉年代》[美]乔治·帕克 著 刘冉 译 文汇出版社 2021年1月

  曾被《光荣与梦想》打动的读者,不应错过这本《下沉年代》,虽然二者笔法不尽相同。《光荣与梦想》用扎实的新闻语言,万花筒般的多视角,深厚的采访积累,丰厚的材料,乃至鸟瞰式的“大手笔”,描述了从1932年—1972年的、新闻记者眼中的美国史,它忠实记录了美国社会的成长,既充满了歧途与迷茫,也包含着坚持与勇气。从某种意义上说,《光荣与梦想》多少还有一点史诗的意味,而本书更接近丧钟。

  本书同样记录了美国40年的发展,它通过来自不同阶层的四个家庭的沉浮,呈现出美国梦正如何被空洞化,在资本主导游戏规则后,贫富差距逐渐被拉大,公正、诚信等原则开始动摇,随着社会撕裂,“美国梦”逐渐空洞化。正如作者所说:“领导者放弃了职责,统治了近半个世纪的罗斯福共和国不复存在。这种空白被一种美国人生活中的默认力量所取代,那就是有组织的金钱势力。”

  本书堪称是全球化时代下,社会崩溃启示录,它提醒人们:只有走出下沉年代,才能保证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全球化可能引发人类社会的全面危机。

  3、《洪水与饥荒:1938至1950年河南黄泛区的战争与生态》[美]穆盛博 著 亓民帅、林炫羽 译 九州出版社 2021年1月

  本书是从广义的环境史的角度去研究抗战,视角独特。抗战中,国民党政府一方面知道民众与政府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军事压力下,又不得不用扒开花园口堤坝的方式,暂时抵挡日军南下。该举措造成巨大的消极后果,将国民党政府拖入更大困境中。

  作者用“能量流转”的方式来概括这一历史事件。此说源于美国史学大师麦克尼尔提出的“巨寄生”概念:人类发明了社会、国家等,个体寄生其上,犹如细菌寄生于人体,双方最终会达成平衡,这些细菌会为人体做出贡献。然而,当人体系统紊乱时,为保留整体,往往会牺牲部分细菌。人类社会也一样,当它出现危机时,作为巨寄生的部分个体,也可能被牺牲。

  本书作者试图从一个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去理解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一旦双方出现能量交换不平衡,结果往往是悲剧。由此看历史上阵发性的崩溃与重塑,尤其有启迪意义。本书写作流畅生动,带有强烈的悲怆意味,拓展了历史写作的新的可能。

  4、《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王元崇 著 文汇出版社 2021年1月

  1784年,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横穿大洋,进入广州港,由此打开中美贸易之门。这次跨洋贸易让“中国皇后”发了大财,受其影响,越来越多的美国船来到中国。

  中美同为大陆民族,性格有非常相似的一面:热情、勤劳、乐观、有同情心。在相当时期,中美彼此欣赏,林则徐虎门销烟前曾表示,英国船不来做生意,可让美国船替代。与英商对峙时,广州港还接纳了2艘美国商船。

  然而,中美性格还有非常不同的一面:中国有漫长的农耕文明传统,只关心自己身边的事;美国则从建国起,便有强烈的天命意识,以输出文明、拯救世界为使命。这决定了中美200年外交史一次次的波澜起伏:美国没出一兵一卒,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却拿到和英国同等的权力;清政府将美国人蒲安臣任命为外交使节,称他是“真正的朋友”;大量华工为美国建设做出贡献,美国却掀起排华风潮;1900年,美军积极加入八国联军,取得赔款后,美国又率先提出退还……

  中美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彼此交往越来越密切,但如何正确理解对方,仍是一个难题。本书通过既往历史中的相契与误会、交往与挫折、互利与纷扰,启迪人们深入思考:两国在未来该如何相向而行,实现共赢。

  5、《民族国家间的战争与和平》[法]雷蒙·阿隆 著 王甦、周玉婷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12月

  本书是写于1962年的、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巨著,被著名学者霍夫曼赞为:“写下了迄今最全面透彻、令人信服的国家间政治理论。他在提醒读者政治的非道德性的同时,没有忽视哲学维度,即和平的道德与国家间战争状态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

  作者从理论、社会学、历史、人类行为学四个角度,全面阐述了对国家间关系的认识,提出“国际关系理论的出发点是自主决策中心的多元化,因此就是战争风险的多元化,以及从风险出发推导出的计算手段的必然性”。

  本书写作背景是美苏冷战,欧洲笼罩在核打击的阴影下,作者提出了对未来战争的理解,与今天的国际关系现实不尽吻合,但本书提供的理论框架依依然有效,阅读本书,不仅是聆听前人的智慧,更是提升自我理论素养的捷径。

  6、《近代中国的银行业》[美]程麟荪 著 徐昂、袁煦筠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1月

  1897年5月27日,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正式成立,这是近代史上的重要时刻。

  此前中国金融基本依赖钱庄,因运作水平低下,年利率一般在10%左右,而外国银行仅4%。在相当时期,利用双方利率差套利,一度成为政府、钱庄、买办的重要利益源头,这不仅妨碍了现代银行业的诞生,且诞生后,带有强烈的垄断意味。在此压力下,民营银行成长艰难。特别遗憾的是,在金融领域,公权与私权的分野长期处于模糊地带。虽然民营银行在1930年代,通过妥协,一度取得发展,优质服务得以推广,但随着抗战爆发,出于短期利益的需求,民营银行的领地不断被蚕食,甚至沦为提款机。

  金融影响巨大,需要监管,但监管不是替代,一旦阉割了它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则不仅会严重影响社会整体生产率的提升,还会造成更大的安全问题。

  7、《美国不平等的起源》[美]伊莎贝尔·威尔克森 著 姚向辉、顾冰珂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年1月

  本书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曾获普利策奖。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著名的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曾访问印度,在了解了传统的种姓制度后,他说:我就是美国的贱民。

  本书作者受此启发,重新思考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她惊讶地发现,美国一直存在着流动的种姓制度,即使没有黑人,也依然会有贱民。美国人从小被教育,这世界上有大人物、小人物的区分;在生活中,高尚社区与普通社区泾渭分明;消费时,富人刻意与穷人拉开距离……不同阶层彼此看不到,没有共同成长的经历,这是等级观念生长的沃土。

  种族歧视可以看到,流动的种姓制度却潜入人们的思想方法、社会实践中,很难被发现,而它才是制造不平等、导致社会撕裂的真凶。只有改变这种流动的种姓制度,否则种族歧视只能治表不治里。

  8、《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美]埃里克·韦茨 著 姚峰 译 聂品格 校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魏玛共和国只维持了14年,却一度被认为拥有最完美的制度设计,它较早给予妇女选举权,且建立了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特别是随着大众消费崛起,社会呈现出巨大活力,柏林一度被认为是欧洲的创造之都。

  然而,魏玛共和国的基础又是如此脆弱,沉重的战争赔款、民族主义潜流、过热投资带来的风险、特权阶层的狂傲……当它们集体爆发时,法律、繁荣竟显得这样无力,魏玛共和国最终被疯狂的第三帝国替代。

  魏玛共和国留下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训:传统的思想、传统势力远比想象得强大,即使人们已享受富足、已接受理性约束,依然可能被蛊惑,走向集体悲剧。本书作为魏玛共和国通史,尽可能全面地呈现出其中不同阶层的困境与迷茫。

  9、《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赵冬梅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1月

  本书作为《冬梅讲国史》的文字版,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对中国古代制度史进行了科普,并体现出作者对它的思考。

  制度之说,早已有之,在古人看来,制度就是王者模仿天地运行而设的规矩,目的是保证长治久安。即《易经》中所说的:“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随着西学东渐,制度的概念变成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历史研究者开始将制度视为决定性因素,一逢时变,必从制度入手。

  然而,西学东渐来的制度,与中国具体历史,难免有落差。制度史研究如何才能本土化,如何才能落地,如何与文献记录统一起来,该怎样站在中国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制度,本书颇有令人耳目一新之见。

  10、《劫掠丝绸之路:从斯文·赫定到斯坦因的中国寻宝历程》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对丝绸之路的记录较简略,在相当时期,人们没有注意到它的价值,直到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最早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此前和此后,西方探险家前仆后继,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引起轰动。在国外的大部分相关书籍中,这段历史依照“西方探险家战胜千难万险,发现古代文明”的路数而写成,却忽略了“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的悲叹。

  本书一扫居高临下的视角,站在人类文明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所谓“大发现”背后的大破坏,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国的奥里尔·斯坦因、德国的阿尔伯特·冯·勒柯克、法国的保罗·伯希和、美国的兰登·华尔纳、日本的大谷光瑞等探险家们满足了自己和西方看客们的好奇心,却给丝绸之路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本书呈现出历史写作者应有的高度与情怀。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