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推荐社科历史类2020年8月好书

2020年09月24日16:22   新浪读书   微博

  1、《苏联的外宾商店:为了工业化所需的黄金》[俄罗斯]叶列娜·亚历山德罗夫娜·奥金娜 著 施海杰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年8月

  1930年7月,在苏联人民贸易委员部批准下,“苏联外宾商品供应特别办事处”正式成立,11月,第一家“封闭的”百货商场成立,目的是不让来苏的外国船员、旅行者把外汇带走。

  到1932年,在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下,“外宾商店”的地位突然发生改变——从单纯服务于“外宾”,变成也“对内服务”,主要是用极低的价格收购黄金。这给了曾经的富裕阶层一点希望,他们的家产已被“捐赠”,身边只剩少数黄金。在“外宾商店”的努力下,这些黄金被系统地抹去历史记忆、个人痕迹,成为冷冰冰的工业化资本。从1932年到1935年,“外宾商店”收购黄金总数多达100吨。

  在今天,当人们谈起斯大林主义时,常误以为那是一套绝对的管控体制,却忽略了,它其实是多元的,它也给了市场经济以空间,只是这个市场不是由生产过剩推动的,而是由产品匮乏拉动的。在牺牲数百万人的利益后,苏联实现了工业化转型,它维持得时间颇长,几乎没有内部反对力量,甚至还实现了高速增长。这种奇特的混合体制显示出独特的活力与困境,在整个人类史上尚无先例。“外宾商店”的历史曾被长期忽略,本书建立在档案的基础上,揭开了其中的幽微,从而引导后人深思:当实用性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落差时,该如何调整,而这个调整的作用与极限又在哪里。

  2、《恐惧与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改变了我们》[英]基思·罗威 著 朱邦芊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7月

  读过《野蛮大陆》的读者,对本书作者基思·罗威不会感到陌生。《野蛮大陆》细致地钩沉了“二战”结束后,许多战胜国对德意志民族的清洗与迫害,由此带来的悲剧事件几乎可与纳粹集中营相提并论。本书沿着《野蛮大陆》的思路,揭示出“二战”在被肤浅化地解读为“正义战胜魔鬼”后,希特勒当年的主张几乎全部落实,包括科学至上、以未来的名义掠夺现在、世界帝国……与自由主义者们想象的全球政府相反,地球上出现了200多个国家,民族主义不断掀起新的高潮,人类依然生活在恐惧中,所谓自由,依然是个遥远的梦想。

  事实是,技术力量左右了“二战”的胜负,通过恐惧,胜利让人类更深地被技术绑架,最终变成它的一个链条。

  3、《董其昌传》孙炜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8月

  董其昌是中国书画史上承前启后、影响巨大的一代大家。

  董其昌于万历十五年中进士,崇祯九年去世,正是明朝由衰转亡的关键时期。明人崇赵孟頫,追求细节尽善尽美,渐失个性,成了“俗书”“奴书”。董其昌则“依古创新”,不主张细节逼真,专求笔意,开后代书法、绘画、园林的新风尚。董其昌的政治面貌含混,一方面,他与东林党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他又和后来投靠阉党的阮大铖往来密切。因《民抄董宦事实》《黑白传》两本野史,加上网友添油加醋,致今人对他的风评不佳,其中诸多史实有误,需专书辩正。

  董其昌以一己之力,竟开一代风尚,他的个人传记却较少,堪称憾事。

  4、《抢救与杀戮:军医的战争回忆录》[美]乔恩·科斯铁特尔 著 黄开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8月

  这是一本有趣的个人回忆录。本书作者是一名印第安人,在单亲家庭中长大,怀抱着救人的理想,他考进了医学院,可毕业后,他却于1994年加入美国国民警卫队,成了医疗军官,他曾三次走上伊拉克战场,虽然已50多岁,却让作者对工作的意义产生了深刻地怀疑——自己究竟是在救人呢,还是在杀人?书中没有太多战争场面的描写,而是更多聚焦在战争对普通人的改变上。作者写道:“若以呼吸比喻,军人和医生的呼吸之道大不相同。身为军医,则需要两者兼备:一个肺供军人呼吸,另一个肺为医生效力。”

  从伊莱克回国后,作者因中风而残疾,在康复过程中,他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为了与疾病搏斗,他写下了这本回忆录。

  5、《母乳与牛奶》卢淑樱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8月

  据最新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婴儿在出生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9%,低于43%的世界平均水平。为此,中国专门设立了母乳喂养日——5月20日,此外,中国也在积极推动每年8月第一周的“世界母乳喂养周”。

  很难想象,仅仅在100多年前,除母乳喂养之外,中国人几乎不知道其他喂养方式。在相当时期,中国女性被定义为“母亲”,将生育、喂养子女视为女性的“义务”,只是在“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下,母亲又被强加上识字、参加政治、不缠足、自我解放等“义务”。

  强大的社会压力促使女性觉醒,在“义务”之外,女性的主体是什么?权利是什么?如果女性没有自我,又该如何去承担“义务”呢?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觉醒过程,在一个对男人而言,压力也算非常巨大的社会,女性不得不参与其中,在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双重压力下,母乳与牛奶变成了一个问题。本书以牛奶与母乳之间的选择之难为切入口,呈现出女性在现代压力下被重新塑造的苦痛历程。

  6、《埃及、希腊与罗马:古代地中海文明》[英]查尔斯·弗里曼 著 李大维、刘亮 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0年9月

  地中海被戏称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洗脚盆”,因为它是如此多元——它孕育了西方文明,却又远比我们今人所理解的西方文明要丰富。不同民族在这个“洗脚盆”中留下痕迹,以致后人对它了解越多,便越感到含混,越会产生怀疑:究竟什么是西方文明?

  本书沿着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的脉络,对西方文明的源头进行了细密的梳理,试图在政治史之外,重新建立新的叙事脉络。事实是,西方文明不仅仅是不同政权的改朝换代,它更是文学史、哲学史、工艺史、技术史、信仰史等的交汇,它们有时按着各自的脉络发展,但有时又会在某个点上形成共振效应,从而照亮一个时代。地中海文明此起彼伏的背后,是无可替代的多元性,这是它的创造力之源。

  本书作为通史,以梳理历史发展的大线索为主,但作者能超越决定论的魅惑,多条线索并进,在叙事上从容不迫,呈现出令人钦佩的掌控力。

  7、《古罗马的笑:演说家、弄臣和猴子》[英]玛丽· 比尔德 著 王迪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8月

  这是一本从独特角度切入罗马史的书。

  古罗马是世俗社会,人们追求现实享受,对玩笑更有包容性。可惜进入中世纪后,欧洲更多强调信仰,世俗生活被视为无价值、无意义,相关史料被大量删除,遂使后人只能看到一个不苟言笑、阶层森严的古罗马,成为堕落的象征。随着庞贝古城的考古发现,人们发现,古罗马人不仅爱开玩笑,且开玩笑的基本方式和今天人很相似,同样喜欢使用谐音,同样喜欢涉及隐私,他们还在公共场所乱涂乱写,有些内容不堪入目。

  本书深入历史研究的边角料中,挖掘出一个戏谑、不正经的罗马,而正是这个罗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帝国,而且创造了伟大的文明。一边开玩笑,一边建设,这才是更完整的历史。

  8、《变迁中的北京“勤行”:陈连生口述》杨原 著 北京出版社 2020年8月

  “勤行”指餐饮业,因一入此行,必以“勤”为本。传统餐饮业利润空间小,必须精打细算,比如烧火用煤,烧完后需砸去外层烧完部分,将其中煤核收集起来,二次使用。传统餐馆无自来水,用水只能肩扛担挑。在没有冰箱的时代,保存食物需用大块的冰,运冰、切割、保护……又是一番力气活。

  本书口述对象杨连生在老北京“勤行”工作了60多年,对其发展历程、器物变化、经营风格、行业传说非常熟悉。如何砌灶、如何防火、炒菜有什么规矩、撂高儿的功夫……种种掌故,过去只能靠口耳相传,将这些传统记录下来,意义非凡。

  9、《“文物人”与“人文物”:常人春、常寿春兄弟口述》定宜庄、苏柏玉 著 北京出版社 2020年8月

  常人春先生是北京民俗界的一位泰斗级人物,青年时代便潜心钻研北京史地民俗,上世纪50年代,被迫离开京城,在长达10多年的被羁押岁月中,作为曾经的音乐教师,先生的听力受到严重影响,晚年已近完全失聪。常人春先生一生未婚,平生遭遇坎坷,但晚年仍以诗书自娱,体现出传统文化坚守者的优雅、坚持与真诚。

  上世纪80年代起,常人春先生一系列著作在北京民俗界引起巨大轰动,以细致入微、材料丰富、内容扎实著称,它们已成后人研究北京民俗的、不可或缺的经典著述。

  本书是本世纪初对常人春先生和他弟弟进行的口述史记录,细致地呈现出一位民俗学者的成长历程。沧桑变异,不改斯文。本书传达出了真正的老北京精神。

  10、《朝鲜两班的一生》韩国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 编 王楠、[韩]安正燻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0年8月

  所谓两班,指古代朝鲜的文官与武官,因各自排列,因此称为“文武两班”。

  与中国的文官管理机制不同,朝鲜两班是世袭的,且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普通百姓很难进入其中。这就带来两个问题:首先,科举被架空,不利于提拔人才;其次,两班自己因不断增殖,引起冲突。两班制在短时期内维系了阶层固化,保证了礼的传承,在古代朝鲜,百姓、官员之间泾渭分明,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通道基本被关闭。由于竞争有限,两班官员的生活基本是固化的,只需按礼的要求维持一天的生活即可。

  本书将复杂的传统礼节知识,融入到两班官员具体的一天生活中,是一种生动有趣的写法。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