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推荐社科历史类2020年6月好书

2020年07月23日15:03   新浪读书   微博

  1、《哥白尼问题:占星预言、怀疑主义与天体秩序》[美]罗伯特·S。韦斯特曼 著 霍文利、蔡玉斌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7月

  哥白尼本是一个保守的人,他的著作也非常保守。然而,他却拉开了科学革命的帷幕。

  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欧洲人便已提出自然哲学,它与宗教文化格格不入,因此饱受质疑。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在推动物体时,它才会运动。而惯性是在推动物体同时,也推动了它周围的空气,推力停止时,这空气仍会带物体继续运动一会儿。这套解释非常直观,且隐喻了这样的哲学命题:物质运动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其本身起着关键作用。亚里士多德给“运动”以独特的定义,相当于今天人们所说的“变化”,这在哲学上更具解释力。事实上,哥白尼本人也一直信奉这种解释。那么,是什么让哥白尼超越了这一经验理解,转而相信“日心说”的呢?他并没挑战亚里士多德,可他又是如何动摇了自然哲学大厦的根基呢?

  本书通过细致的钩沉,复归了历史的真相,并勾勒出科学革命的艰难:一代代人通过重新定义,才一步步意识到经验世界的荒谬。在我们以为“不证自明”的地方,深挖下去,其实隐藏着全新的天地。哥白尼并没解决问题,但他提出了一个好问题,为此后500年人类社会的发展,拓展了新方向。

  2、《电影通史》[英]菲利普·肯普 著 王扬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0年6月

  电影艺术以老少咸宜的方式,颠覆着阅读文化,成为时代真正的话语领袖。了解电影史,才能了解过去百余年,人类的思考、痛苦、担忧、向往和困境,这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传统:对现代人来说,这不仅是一笔重要的文化财富,而且是抵达前辈的通路,毕竟电影曾参与对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塑造。

  本书的优点在于资料全面、言简意赅。从中既可了解电影自身的发展史,还能了解,过去百余年,在现代性的压力之下,人类精神的成长史。

  3、《显微镜下的成都》王笛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7月

  王笛先生以微观史写作著称,他的《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曾轰动一时。通过对口述史、小说、档案材料的钩沉,成功梳理出传统生活方式的起伏兴灭,从而将以往历史写作中经常忽略的这一微型社会空间,精致地呈现了出来。本书则在《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的基础上,对老成都的节日、城墙、接到、店铺、邻里、街头剧场、麻将、码头乃至袍哥文化,进行了全面梳理,最大化地复归了老成都市井生活的细节。

  远观历史、高屋建瓴,固然是很好的历史读法,但用显微镜去看历史,同样会有许多心得。本书在生动之外,不乏厚重,虽呈现的是老成都,却为读者深入认识传统中国城市的肌理,提供了新的通路。

  4、《肇造区夏:宋代中国与东北亚国际秩序的建立》[瑞士]谭凯 著 殷守甫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6月

  民族观念是近代产物——这是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定论”,此“定论”影响深远,比如中学历史课本视岳飞、文天祥为英雄,但一般不认为是民族英雄。因为有民族观则会引发近代转型,这在古代中国并未发生。可问题在于:欧洲经验是否适合东亚?本书作者发现,宋代人显然已超越了天下观,他们承认国际秩序,并在华夏空间的基础上,达成了全新的国族认同——所谓中国人,乃是独特环境与文化的产物。作者认为,这是“唐宋革命”的重要成果,此后元明清等时代,中国人都延续了宋代人的民族观念。

  本书试图证明,民族主义并非只有欧洲版,也不只是近代产物,它在东亚曾有漫长的孕育、发展历程,呈现出与现代民族主义不尽相同的性格与样貌。这对打破旧“定论”,回归中国文明发展的本来逻辑去看问题,颇有帮助。

  5、《疾之成殇:秦宋之间的疾病名义与历史叙事中的存在》陈昊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年5月

  本书是用福柯的知识考古的方式,辅以考古材料和文献材料,试图重新呈现从秦朝到宋代之间,人们对疾病的理解。

  比如,受技术因素影响,古人平均寿命很难超过35岁,但大多数死亡是在童年发生的,侥幸挺过这一阶段的人,平均寿命可达50多岁。这以为着,“天年”与“早殇”之间的巨大落差,而人力很难介入其中。当技术无能为力时,人类必然要创造文化,来掩盖相关事实,让自己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操盘者,而这文化又总是自觉地契合着现实的权力安排。

  在相当时期,古人相信“癃”的存在,所谓癃,就是久病体弱,这为疾病提供了平台。但癃的标准模糊,带有任意性,它在提供解释的同时,也在不断制造着“病人”。换言之,疾病也参与到主体性的生产之中,以将个体与历史和社会连接起来,使其进入历史讲述的序列中。而每一次大疫,都会使这种讲述得到刷新。

  病人不完全是传染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产物。当疾病被讲述时,背后不只是传染之类的逻辑,更有人类社会运行、历史写作的逻辑。本书丰富了我们看历史的视野,从而对历史上有关疾病的记载,产生全新的认识。

  6、《察势观风:近代中国的记忆、舆论与社会》谭徐锋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5月

  历史不只是曾经发生的事,也是后人写作的产物。毕竟,所有历史写作都不可能反应历史的全貌,在取舍间,其实也是对历史的一种“编辑”——后人总是针对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来进行历史写作,可对于当事人来说,那些事未必真的重要。那么,究竟哪件事是重要的,哪件事是不重要的,因与个人价值、趣味高度相关,难有恒定标准。换言之,任何历史都是不同书写者的博弈产物,博弈结果决定了什么会成为记忆,什么则会被遗忘。

  本书聚焦近现代史的7位人物,他们都曾在历史书写中几番起伏。比如曾国藩,从晚清第一名臣,到“古今完人”,再到反动派、刽子手,再到重新被“发现”,其实都是不同时代人们不同需要的写照。再如郭沫若五十寿辰,郭老初期不太同意举办,后期只好从众,由此引发种种纠纷,后人多关注当事者的态度,却很少注意活动的过程。

  本书从“实”与“风”的角度去重看历史,赋予原本写满“定论”的篇章以新意——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读,读这样的史,其实也是在读我们自己。

  7、《普法战争:1870—1871年德国对法国的征服》[美]杰弗里·瓦夫罗 著 林国荣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6月

  1870年7月14日,普鲁士就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发表了“埃姆斯密电”,首相俾斯麦在密电结尾处亲笔加上:“国王陛下以后拒绝接见法国大使,并命令值日副官转告法国大使,陛下再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了。”密电令法国政府暴怒,正式对普鲁士宣战,结果惨败,甚至皇帝拿破仑三世也在色当被俘。

  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史进程,普鲁士得以统一德国,成为欧洲大陆上新的强者。但战争的丰厚红利让德国人失去理性,随着民族主义意识抬升,人们越来越坚信,“集体的自私”加上武器是最好的自强之道,当德国人意识到其中危险时,已难以刹车,两次世界大战几乎使德国毁灭。

  在普法战争初期,法兰西第二帝国正处在发展的最高峰,快速的城市化让拿破仑三世产生了幻觉,以为有了技术力量的加持,普遍的腐败、愚昧、低效率只是小问题。他试图重建拿破仑时代的光荣,但结果却是奇耻大辱。

  普法战争并不是不可避免,但失衡的大战略、列强间的实力变化、高度自利的政治文化等,最终使它无法避免。本书精描了这一历史过程,足以警醒后人。

  8、《毒枪手:慕尼黑的秘密间谍》[美]沙希利·浦洛基 著 李燕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7月

  这是一本比小说还好看的历史著作,作者以非虚构的笔法,描述了克格勃间谍斯塔申斯基的故事,他在柏林墙开建前叛逃到西方。作为职业杀手,斯塔申斯基的经历极为传奇,曾被西方人称为“世界十大间谍之一”。

  斯塔申斯基又称约瑟夫·莱曼,以善于用毒而著称,他干得“最漂亮的一个案子”,是毒杀乌克兰流亡政治家里贝特。斯塔申斯基根据里贝特每天的行程,刻意将作案地点选择在大街上,这虽然很容易暴露自己,但被刺杀者也很容易丧失警惕。斯塔申斯基使用的武器是克格勃研究所的最新成果——一根金属管。表面看无害,但能发射有毒气雾,从距离大约半米的地方射到某个人的脸上,中毒者会当场死亡。里贝特不幸中招,而看上去似乎只是急性心脏病发作。

  晚年斯塔申斯基对杀戮感到厌恶,叛逃后,他去了美国,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本书作者根据史料,试图复原斯塔申斯基的成长、行凶、叛逃的传奇过程。通过纪实笔调,让书中充满了紧张感,从而开辟了历史写作的新空间,读罢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9、《“三言”“二拍”的世界》陈永正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年5月

  《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传播最广的短篇小说集,历来被视为鄙俗,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其中确实不乏说教、公式化等缺点,对当代读者来说,很难产生代入感。所以,常有人质疑:这种旧小说,还有阅读价值吗?

  诚然,《三言》《二拍》与当代小说美学之间,有不小的距离,但其中拴桩、解桩、中国套盒等叙事技巧,仍有可玩味的空间;书中呈现的时代观念与文化,也加深了后人对历史的理解;此外,传统社会的那份情趣,亦值得当代人向往。

  小说不一定要承担现实任务,也可以与世界保持距离,只呈现一份闲情逸致,而这,正是今人读《三言》《二拍》的意义,非传统的点评式文论,不足见其妙。本书是一部有趣的学术随笔,不求严谨分析,重在“理解之同情”。从字句中读出一个不同的世界来,打通古今区隔,是本书价值所在。

  10、《城市的语言》[英]迪耶·萨迪奇 著 张孝铎 译 东方出版社 2020年5月

  什么是城市?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从功用看,城市提供了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不是因为城市,上百万人很难挤在一小块如此逼仄的土地上,人人为明天的工作而焦虑,经常面对无处安放自己的苦痛。

  然而,城市却有这样的魅力,它能化解竞争压力、生活同质化、远离自然等,创造出全新的身份认同和故乡感。在城市,无人知道明天会如何,甚至无处可逃,但人们却留恋它、信任它。随着人与人的距离空前缩短,城市总会呈现出巨大的创造力,通过高速发展的幻象,每个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显然,城市有独特的说服系统,能将自己的文化以体贴的方式,传达给人们。那么,城市的语言是如何塑造的?又是如何具备说服力的?商业街、地标建筑、摩天大楼、绿地、霓虹灯之类,无一不是城市的话语,而本书的价值在于,破解其背后讲述规则和语法,让人们真正听懂城市的语言。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