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推荐社科历史类十月图书

2017年11月13日14:49   新浪读书   微博

  1、《萧红传》[日]平石淑子 著 崔莉、梁艳萍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关于萧红的传记已经出版了很多,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审视萧红,从而将以往人们对萧红的误读加以扭转。

  在相当时期,人们将萧红悲情化,将其身世与作品结合起来阅读,将她定位为男权的受害者,将她的作品定位为受害者的反抗。悲其命运,故悯其文,这种读法最大问题是抹煞了萧红写作的文本价值,故难以理解萧红创作后期的转向,在胡风看来,《呼兰河传》反而“退步了”,甚至走向“反动”。事实是,从《生死场》开始,萧红已体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视角,其中虽有妥协,但也有对鲁迅、萧军影响的抵抗,到《呼兰河传》时,她彻底释放了自己的才华。只有沿着女性主义进路,才能更好地理解萧红,理解她想表达什么。

  人人悲萧红,但萧红并不自悲,她从没想用小说来讨好谁。平石淑子提供了一个阅读萧红的新视角,让我们对萧红的理解变得更丰满起来。

  2、《罗曼诺夫皇朝》[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著 陆大鹏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10月

  罗曼诺夫王朝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代,自1613年驱逐波兰入侵者,贵族罗曼诺夫当上了沙皇,他强化了中央集权,并在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度。罗曼诺夫皇王朝是一个不断扩张的王朝,通过20代沙皇的不断努力,俄罗斯领土增加了数十倍,从欧洲边缘的一个小国发展为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在扩张过程中,罗曼诺夫王朝遭遇了周边列强挑战、内部分崩离析等挑战,但王朝展现出足够的灵活性,特别是彼得大帝努力向西方学习,使俄罗斯在近代化历程中不曾掉队。

  然而,屡屡度过危机的旧制度也造成一种幻觉,使人们对其依赖性越来越强,最终积重难返,不得不采取暴烈的方式加以改变,终至王朝覆灭。

  3、《欧亚皇家狩猎史》[美]托马斯·爱尔森 著 马特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0月

  这是一本饶有趣味的轻历史著作,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把狩猎与皇朝之间的历史阐释得轻松写意、摇曳多姿。

  狩猎是人类原始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进步,渐被农耕文明所排斥,但狩猎文化在皇家长期被保存下来。通过狩猎,皇家培训了一批战斗力极强的亲兵队伍,并以此震服蛮夷、稳定边疆,狩猎蕴含着基本的战术训练,并培养人的勇敢、冒险精神和纪律性,从而突破农耕文明的地域限制,使人能从更宏阔的眼光去看问题。

  虽然在海洋文明冲击下,狩猎文明已渐消亡,但忽略了对狩猎文明的了解,注定会使我们难以更深地去理解历史。

  4、《驯化君主》[美]哈维·C。曼斯菲尔德 著 冯克利 译 译林出版社 2017年10月

  对于当代读者来说,绝大多数人会把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视为一种有“历史价值”的著作来阅读,很少人会考虑它与当下的关系。毕竟,君主已经在现代生活中消失,讨论好君主与坏君主已无意义。

  本书作者曼斯菲尔德独辟蹊径,他认为,《君主论》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警示,即民主与自由很可能弱化人的精神,导致一个国家因腐败而衰落,从历史看,雅典败于斯巴达、威尼斯的消亡等,均体现出制度短板。

  如何让制度既保持人性的高贵,又能契合人性的真实需要?也许马基雅维利“驯化君主”的建议值得现代人深思。权威终究是需要的,只要它能有所约束,且更加驯良。

  5、《卡尔·波兰尼传》[英]加雷斯·戴尔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9月

  卡尔·波兰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他的《巨变》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被认为是理解现代世界的必读书。

  为何波兰尼会有如此惊人的洞察力?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作为犹太混血儿,他自小既无法融入犹太人的圈子,也无法融入波兰人的圈子,边缘人的定位使他倾向于激进的反主流文化,在世界主义的想象中找到了心灵家园。

  波兰尼所处的时代充满动荡,欧洲战祸连连,他本人也遭遇了人生的动荡,本书描写了一个处处碰壁的思想者的生命困境,正是这困境成就了他,使他获得了超越时间的智慧。

  6、《本能寺之变》[日]明智宪三郎 著 郑寅珑 译 信誉 审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10月

  发生在1852年10月的本能寺之变是日本历史的一次重大转折,因织田信长被杀,德川家康得以崛起,并由此确立了德川幕府时代。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以织田的智慧,居然事先未察觉自己信任的部下明智光秀的谋反,而政变准备草率,似乎也未经成熟计划,最终明智光秀亦因此被害。

  这么一次荒唐的政变是怎么发生的?历来说法纷纭,但本书作者指出,绝大多数学者的立论居然来自小说,而这些小说又基于德川家康上台后对事件的阐释,学界争讼不已,竟来自谎言的漏洞,如此再怎么研究下去,也不可能取得正果。

  本书通过原始史料重新解读《本能寺之变》,虽结果仍可议,但辨析材料的功夫却展现出史学的真趣味。

  7、《职贡图》罗山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7年8月

  现存所见最早的《职贡图》,出自南朝梁代萧绎(原作已失,现存宋人摹本),原图共有35国使,现残存12人。

  以后《职贡图》渐成惯例,每代皇朝都以此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虽有华夷之辨的内容,但对不同地区的风俗多有细节陈述与描绘。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在游牧民族的冲击下,人们眼界渐开,对域外的世界有更多的兴趣,且较能平视对方。

  本书以乾隆时期的《皇清职贡图》为线索,深入讨论了当时人们的天下观,虽较前代更全面、细致而真实,但居高临下的自傲意识明显,以己推人,大有忽视域外文化冲击的倾向。

  8、《希腊对德意志的暴政》[英]伊莉莎·玛丽安·巴特勒 著 林国荣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8月

  本书重点在研究德国经典作家对古希腊文明的崇拜,在“言必称希腊”的风气下,经一代代人的建构,古希腊文化终于成为德意志文化的暴君,这为德国后来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

  在现代化过程中,德国是后发国家,当英、法争夺欧洲盟主时,德国还只是400多个封建小国的统称,并不真实存在。在民族主义的感召下,德国迅速崛起,并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欧洲大陆上称雄,可让德国人失望的是,英法等列强已基本将世界瓜分完毕,留给德国“生存空间”已不多。

  更麻烦的是,德国崛起所依靠的是英法思想资源,曾经大分裂的现实让德国人产生了离心恐慌,急于找到属于自己的思想、历史与文化资源,以摆脱英法思想的桎梏,所以他们片面夸大希腊文化,并依据自身的环境对其加以集体误读,这就使理论从解释现实、指导实践变成为现实圆谎、找借口,最终从思想暴政滑向现实暴政。

  9、《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黄盈盈 等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10月

  这是一本社会学著作,聚焦在特殊从业者群体上,这些人长期被忽视、被误解、被扭曲,人们不断用自己的想象来涂抹对这一群体的理解,本书最大价值在于展现了社会学调查与写作的基本范式。

  本书没有传奇故事,没有想象的解读,更多是平实的叙述。作者以“参与观察”的视角,为读者们勾勒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她们不是他者,不是怪物联盟,也不是厄运的集合,在人性的层面,她们与每个人并无区别。

  10、《美国边疆的开拓》[美]斯蒂芬·安布罗斯 著 郑强 译 译林出版社 2017年9月

  本书是一本普及读物,讲述了探险者刘易斯与克拉克的故事。

  1804年5月21日,刘易斯和克拉克率领40多人的远征队,乘坐三艘船只,从圣路易斯郊外的远征队营地出发,沿着密苏里河往西北方向走,开始了“发现军团”远征。1806年9月23日中午,他们突破重重阻力,回到了圣路易斯。完成了美国国内首次横越大陆西抵太平洋沿岸的往返考察活动。

  “发现军团”的远征改变了美国历史,在后来的2个世界中,大量移民沿着刘易斯与克拉克的足迹,不断向中西部进发,美国因此得以崛起。

  本书作者实地踏勘了刘易斯与克拉克当年走过的路,并用文字忠实还原了“发现军团”的进程,展现出生命的搏斗与命运的无常。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