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从图画里发现中国历史

2017年09月11日19:57   新浪读书   微博
《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  领读文化 整理  九州出版社《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  领读文化 整理  九州出版社

  一页一页地翻阅这本书,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恍惚间,仿佛穿越到一个似曾相识,又十分陌生的世界。这里的每一幅图画,或绘一行一事,或绘一物一人,于是构成了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另一历史。

  吾生也晚。虽然虚度一个花甲而有余,时人常冠以“老北京”的称号,但就北京而言,我却不敢称“老”。的确,这本书中有些图,或曾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某些回想,其实也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中国弃旧图新,发生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时代,书中所绘的生活方式和形态,绝大部分作为旧社会的污泥浊水,都是那个时代被荡涤的。到我记事的时候,以往的“市井生活”,似乎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或有一些残留,蛛丝马迹,雪泥鸿爪,则不足道也。

  如今是个怀旧的年代,80后已经在电视里回忆“老北京”的生活了,我的三岁的孙女都会说,“我小的时候”如何如何,想想是很可笑的。盖由于先前我们对于旧的生活太不留情,扫荡唯恐不彻底,一定要摧枯拉朽,非搞得“一穷二白”而不肯罢休。而新的生活,则来势凶猛,不可一世,不期而至,不告而别,生活永远外在于我,我成了一个没有“生活”的人,这种内心被抽空的荒芜感,是很令人恐惧的。于是,作为一种补偿,一种代价,人们把目光投向来路,投向虚无缥缈的过去,似乎越古老越感到亲切,越遥远越产生美感。怀旧便成为一种代偿机制,给我们这些无家可归的现代新人,重构了一个想象中的精神家园。

  我们既求助于历史,而接近历史的途径固有三条,不外乎文字、图像(包括图画与摄影)及实物。单就表现力而言,文字最具深度感,实物长于直观性,而图像的优势,则在这二者之间。而实物之不易得,与文字的阅读门槛过高,都可能成为我们接近历史途中的障碍,而作为图像之一的图画,则使得接近历史之途变得更加平坦和便捷。如今读图成为时尚,这怕是理由之一。在这本书里,图居主位,文字则是辅助性的,从而构成了一种以图作为历史叙事主体,并以文字辅助说明的文图关系,这些图画本身即直接呈现了生活的原生状态。

  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这些图画的作者是些什么人呢?它们出自一人之手,还是有一个群体呢?据说都已无从考察了。也有人说,这些图画是中国画师为了外销所绘,颇有些像今天的所谓走出去云云。姑且这样说吧,我倒宁愿相信这是西洋人所为,或记者,或画师,或传教士,他们中不乏有画工的人;而文字的粗陋,似乎也说明了,这些图画的作者,并非精通古汉语书写之人。这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些图画所体现的历史观,绝非当时的中国文人所拥有。且看图中所绘,不外乎小手艺人、小商小贩,为温饱而逞一时之技,或小市民阶层的市井生活,婚丧嫁娶,衣食住行,乃至玩物、杂耍、民风、民俗,都不脱离民间的色彩和味道。这是完全不同于中国史传传统的历史叙事。它们所表达的,其实是宫廷、朝堂、书斋、林泉之外的另一种生活。它们的存在,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最生动、最丰富的生活内涵。然而,这一切成为中国历史叙事的自觉,怕是晚近才有的事情。自梁启超提出“史学革命”,人们才开始质疑以王朝世系为主体的历史叙事的合理性,才开始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并将其纳入历史研究的范畴。

  当然,面对如此精美、有趣的图画,我们用心欣赏、享受也就够了,倒不一定非要将来龙去脉搞个水落石出。这件事可以委托有考据癖的朋友去慢慢搞。

  拉杂写来,或是为序。(解玺璋  本文为《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序)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