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推荐社科历史类七月图书

2017年08月21日22:02   新浪读书   微博

  1、《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英]方德万 著 姚永超、蔡维屏 译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作者充分利用海关档案,对中国近代史进行了颠覆性解读。比如海关其实是清政府末期推出的“一国两制”,甚至近似于一个独立国家,清政府灭亡后,这个国中之国依然存在。这个独立的结构对中国近代化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朝从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到第一次派学生赴西方留学,乃至第一家现代工厂,其实都是在海关直接推动下实现的。然而,在现代化的巨大挑战面前,中国和许多后发国家一样,不得不依靠民族主义来调用改革的资源与合法性,在此语境下,“国中之国”的海关地位尴尬,作为近代化的桥梁,反而成了怨怼的对象。

  作者在书中澄清了诸多误会,比如孙中山曾认为海关是“利权外流”的伤口,因为中国收进口税比例非常低,但事实上,在设立海关前,清政府便采取了相同的利率,海关只是延袭了这个做法。国民党在大陆取得政权后,并没有取代海关,且在提关税的过程中,海关也给予了积极配合。事实是,海关是当时英国政府、法国政府推卸责任的产物,而非“忠实走狗”。像这样的细节的、颠覆性的论断,在本书中比比皆是,也是本书最精彩、最有价值的地方。

  2、《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王汎森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7月

  本书是王汎森先生的博士毕业论文,得到了余英时先生的指点,当时研究傅斯年的人还比较少,王汎森先生的工作有开创之功。虽然今天关于傅斯年的著作已经很多,但读王汎森先生的这本书,依然给人醍醐灌顶之感。

  傅斯年是充满矛盾的一个人:早期是古史辨派的大力倡导者,后期却全力反对顾颉刚,还写小说挖苦顾;他批评国民党的腐败,却认可蒋的专制;他不太关心政治,后半生却深度参与其中……

  傅斯年在一个传统的氛围中长大,从小对经学充满好感,以后接受西方现代学术训练,走向激烈的反传统,他也曾要求废除汉字等,称中国家庭是万恶之源,并一度成为学生领袖。然而,他的成长背景使他很快意识到理性主义很容易将人导向虚无主义,古史辨的价值在拆解,却无力创造。在亡国灭种的压力下,傅斯年转向重构中国古代史,希望由史学回归经学,但自宋代以来,史学压倒经学已成传统,傅斯年的努力注定无望。在今天看,他留下的学术著作价值已不高,虽然颇有开创之功。

  傅斯年的奋斗体现了一代中国读书人的真诚、迷茫、探索与挫折,了解这个过程,对于当下,对于后人,都颇有意义。

  3、《傅秉常日记》傅秉常、傅锜华 著 张力 校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6月

  傅秉常是民国时期的法学家、外交官,1943年起担任中华民国驻苏联大使,直到1945年,这本日记体现的正是傅这三年的工作与交往。日记中价值最大的部分是1944年在莫斯科处理涉疆事物。苏联为应对战争,自1941年起强化对疆控制,但随着战争推进,苏联控制力不断减弱,1943年,盛世才转投蒋介石,引起苏联震怒。为恢复主权,傅秉常在莫斯科进行了非常艰难的工作。日记部分内容还涉及了二战后国际政治博弈,亦有较高史料价值。

  4、《粮食,时代的大矛盾》[英]拉吉·帕特尔 著 郭国玺 译 东方出版社  2017年8月

  本书对现有国际贸易秩序提出了质疑,因为这个秩序并非自由博弈的产物,权力在背后承担了非常大的作用,从而使其无法孕育出一个更平衡、更公正的制度。在事实的等级制下,国际贸易发生了奇怪的偏转:真正缺乏粮食的国家却得不到粮食,生产粮食的国家陷入贫穷,富裕国家因消耗粮食过多,反而使公众健康受损……不仅让人奇怪:市场平衡需求的功能为什么没体现出来?为何没能将生产与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何买卖双方都成了受害者?

  本书作者认为,只有改变国际贸易运转规则,将定价权真正交给市场而非金融资本,才可能彻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本书的价值在提出问题、揭示问题,但市场不足政治补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尚需实践检验。

  5、《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以色列]施罗默·桑德 著 喇卫国 译 中信出版社  2017年6月

  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成为在全球影响最大的意识形态之一,受此影响,民族国家成为最通行的国家理论与政治现实。然而,民族国家学说本身是经不起考验的,从世界历史看,任何略大一点的国家都是多民族、多文化的聚合体,世界上几乎没有“纯而又纯”的民族存在。况且,任何一个文明只有与外部交流才能不断更新自己,否则将走向僵死与落后。

  显然,民族国家理论并无历史的、天然的理据,这就给了欲借此行事者以伪造的冲动。桑德是一位历史学家,他以无可辩驳的史料证明,许多犹太人的历史是以讹传讹,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个纯粹的、高等的犹太民族,它本身植根在中东文明上,是与多民族血缘、文化相融合而形成,过分强调其独特性,只会使人变得狭隘,一味用“他者”的眼光去看别人,这就为仇恨与屠杀提供了借口。

  桑德试图站在人类主义的立场上反思以色列的国家神话,他的勇气令人钦佩。

  6、《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美]杰森·苏格拉底·巴迪 著 张菀、齐蒙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7年6月

  微积分是谁发明的,这是数学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牛顿与莱布尼茨在此均大失风度,不计手段,拼命泼污。由于牛顿知名度更高,加上弟子众多,一度掌控话语权,莱布尼茨作为剽窃者,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史料的公布,剧情出现了神逆转,莱布尼茨居然更早提出微积分,牛顿反而很可能才是剽窃者。

  今天读者已经知道,牛顿与莱布尼茨可能是同时提出微积分的,因二人取径不同,牛顿用的是代数方式,莱布尼茨则用几何方式,他们彼此抄袭的可能性不大。

  令人深思的是,在神圣的学问殿堂,伟人们的行为也不总是那么光彩,特别是德国政府、英国政府在其中推波助澜,更使问题变得复杂化。这段黑历史提醒后人,宏伟的目标、权力的加持、名誉的诱惑等等,完全可能联手制造出人间最肮脏的东西,无论如何,科学都不能离开道德的监督与约束。

  7、《红军长征记》丁玲 主编 董必武、陆定一等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等几次提出希望当事人能写一点东西,留下历史记录,但当时大多数红军士兵文化程度较低,相关记录较少。1937年2月,经丁玲等人编辑、整理,100名当事人留下了口述文字,汇编成本书,但当时并未公开出版。斯诺访问延安时,朱德赠给了他一本,《红星照耀中国》中采纳了本书的许多内容。

  1949年后,本书正式出版,但有删削,全本始终未见,后曾以影印本形式出版,此次精编精注本出版,补足了史料方面的重大缺憾。

  8、《田中义一:日本总体战体制的始作俑者》[日]纐纈厚 著 顾令仪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7月

  对于田中义一,国人大多知道他是《田中奏折》的提出者,折中有“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体现出当时日本“大陆政策”中包藏的祸心。关于《田中奏折》,目前因未找到原件,学术界尚存争议,但田中此人一生行状,颇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他是继山县有朋之后长州藩的第二代领导者,在日俄战争中表现突出,从此平步青云。

  田中义一拥有世界眼光,却持保守观念,一切以日本利益为旨归,他是《二十一条》的幕后策划者,在担任首相期间,酿成“济南惨案”,此外他还将德国总体战思想引入日本。开放与偏执,同时出现在他的身上,其中原因为何,值得深入推究。

  9、《重拾交谈》[美]雪莉·特克尔 著 王晋、边若溪、赵岭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8月

  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在今天,它已深入每个家庭中,甚至占用了以往全家人自由交谈的午餐时光——吃饭时,爸爸、妈妈和孩子们都在低头看手机,即使交谈,也是心不在焉。移动互联网使人类能够杀死“无聊的时间”,可问题在于,“无聊”也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无聊”,人就不会产生挫折感,就不会去追问生命的意义,就不会渴望彼此情感的温暖,当没有“无聊”时,人性就可能变得没有激情与深度,也就不再试图去完善自我。

  作者发现,今天的孩子们越来越不擅长交谈,即使犯了错,也只是短信道个歉,绝不会当面沟通,他们再没有小伙伴,却和几千里外的人聊得热火朝天,可事实上,他们并没在网上呈现真实的自己,而是经过精心包装的自己……

  作者认为,只有通过重建面对面交谈才可能避免人性被新技术所涂改,本书列举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可能造成的威胁,以及交谈的好处,但靠文化与习惯维持的沟通方式真能战胜技术带来的便利吗,特别是当技术与人性的缺陷如此紧密解释时。本书作者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10、《黑色火焰: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王家湘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7月

  提起美国小说,人们马上会想到犹太作家,约瑟夫·海勒、马拉默德、艾萨克·辛格、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鲍勃·迪伦,其中有3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忽略了, 1993年,美国作家莫里森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她是一位黑人小说家,她并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个灿烂的传统。

  黑人文学早期呈现为说唱,存世的文字创作不多。受殖民主义残害,黑人被贩卖到世界各地,他们没有书写自己历史的权利,也没有创作的权利,直到人权观念日渐普及,种族歧视的阀门日渐松动,黑人小说才逐渐涌现了出来。

  早期黑人小说有不少是模仿之作,文体意识淡薄,主要是借文学来达到政治目的,比如《土生子》。但黑人作家们逐渐意识到,在改革政治的同时,还需改革文化,遂有《看不见的人》等,但究竟什么才是“黑人的小说”,而不是“黑人写的小说”呢?经过哈莱姆文艺复兴,黑人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个性与内涵。

  本书细密梳理了这一过程。毕竟中国现代小说也是舶来品,在学习的同时也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撕裂,对于中国作家来说,如何找到自性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书具有参照价值。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