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好书榜社科历史类七月好书榜

2017年08月21日21:58   新浪读书   微博

  本期荐书人:李礼 唐山

  1、《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英]方德万 著 姚永超、蔡维屏 译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作者充分利用海关档案,对中国近代史进行了颠覆性解读。比如海关其实是清政府末期推出的“一国两制”,甚至近似于一个独立国家,清政府灭亡后,这个国中之国依然存在。这个独立的结构对中国近代化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朝从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到第一次派学生赴西方留学,乃至第一家现代工厂,其实都是在海关直接推动下实现的。然而,在现代化的巨大挑战面前,中国和许多后发国家一样,不得不依靠民族主义来调用改革的资源与合法性,在此语境下,“国中之国”的海关地位尴尬,作为近代化的桥梁,反而成了怨怼的对象。

  作者在书中澄清了诸多误会,比如孙中山曾认为海关是“利权外流”的伤口,因为中国收进口税比例非常低,但事实上,在设立海关前,清政府便采取了相同的利率,海关只是延袭了这个做法。国民党在大陆取得政权后,并没有取代海关,且在提关税的过程中,海关也给予了积极配合。事实是,海关是当时英国政府、法国政府推卸责任的产物,而非“忠实走狗”。像这样的细节的、颠覆性的论断,在本书中比比皆是,也是本书最精彩、最有价值的地方。

  2、《命运攸关的抉择 : 1940-1941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英]伊恩·克肖 著 顾剑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作者伊恩·克肖用十个章节的篇幅考察了1940年5月至1941年12月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美国、苏联、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六个主要国家做出的十个互相关联、具有巨大军事影响的政治决策。从英国决定坚持抗击德国,到德国决定在珍珠港事件后向美国宣战,再到希特勒决定消灭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这些决策把欧亚大陆上的两场互相分隔的战争,转变成一场真正全球化的冲突。尽管在1941年底,战争仍有三年多的进程,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在此时就已经注定了。作者充分分析了各种因素在这十个决策中的作用与影响,试图为读者还原当时战场之外看不见的硝烟。

  3、《边缘人偶记》徐国琦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一本有价值的学术和人生传记,视野开阔,作者是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徐国琦。因为专业原因,其中既有对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独特观察,展示中国复杂多变的国际化历史历程。更有作者大量的学术经历和读书心得,其中对费正清、霍布斯鲍姆、入江昭等人的描述,读来颇有启发价值。

  4、《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王汎森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7月

  本书是王汎森先生的博士毕业论文,得到了余英时先生的指点,当时研究傅斯年的人还比较少,王汎森先生的工作有开创之功。虽然今天关于傅斯年的著作已经很多,但读王汎森先生的这本书,依然给人醍醐灌顶之感。

  傅斯年是充满矛盾的一个人:早期是古史辨派的大力倡导者,后期却全力反对顾颉刚,还写小说挖苦顾;他批评国民党的腐败,却认可蒋的专制;他不太关心政治,后半生却深度参与其中……

  傅斯年在一个传统的氛围中长大,从小对经学充满好感,以后接受西方现代学术训练,走向激烈的反传统,他也曾要求废除汉字等,称中国家庭是万恶之源,并一度成为学生领袖。然而,他的成长背景使他很快意识到理性主义很容易将人导向虚无主义,古史辨的价值在拆解,却无力创造。在亡国灭种的压力下,傅斯年转向重构中国古代史,希望由史学回归经学,但自宋代以来,史学压倒经学已成传统,傅斯年的努力注定无望。在今天看,他留下的学术著作价值已不高,虽然颇有开创之功。

  傅斯年的奋斗体现了一代中国读书人的真诚、迷茫、探索与挫折,了解这个过程,对于当下,对于后人,都颇有意义。

  5、《明治维新亲历记》[英]萨道义 著 谭媛媛 译 文汇出版社 2017年7月

  “我们的船靠近时,不时可以看到一些皮肤晒成古铜色的日本渔夫。他们几乎是裸体的,偶尔会有人穿着白色的兜裆裤。还有的人在鼻子下面围着蓝色的绳结,只露出眼睛和下巴。”,这就是萨道义看到的日本,1862年,他作为英国外交使团翻译来到日本,直到1869年归国,此君经历了日本开放通商、尊王攘夷、下关之战到天皇亲政等重要事件。《明治维新亲历记》一度被称为西方“知日”第一书,对西方社会了解日本起到很大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是1900年至1906年任英国驻华全权公使,曾代表英国签署《辛丑条约》。

  6、《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刘铮云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6月

  统治时间近300年的清朝,档案材料及其丰富,是历史研究的富矿。本书作者是台湾知名历史学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本书根据档案材料,对清代政治与社会,尤其是对基层社会、秘密结社与人口流动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很多“议题”和研究内容,并非一般读者想象中的严肃,比如从档案看清代社会夫妻关系的断裂与终止,“丈夫的不满”、“”妻子的抱怨”这些章节,想来可以激发不少人对历史档案新的兴趣。

  7、《时间地图》[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著 晏可佳、段炼、房芸芳、姚蓓琴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6月

  本书始于作者在悉尼麦考瑞大学教授的一门实验性历史课程上的系列演讲,它力图成为一篇现代的创世神话,一部关于起源问题的前后连贯的、明白易懂的著述。

  关于大历史,近年来关注和争议日多,反对者认为宏大叙事,必将丧失历史的细节和生动。赞成者则认为,无论喜欢与否,人们都必须去寻找这些大历史,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某种必不可少得意义。

  就研究方法而言,本书是一种典型的长时段观察研究,这种长时段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古今各种社会结构中的重大问题。必须承认,这经常是细节和微观历史难以做到的。

  8、《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以色列]施罗默·桑德 著 喇卫国 译 中信出版社  2017年6月

  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成为在全球影响最大的意识形态之一,受此影响,民族国家成为最通行的国家理论与政治现实。然而,民族国家学说本身是经不起考验的,从世界历史看,任何略大一点的国家都是多民族、多文化的聚合体,世界上几乎没有“纯而又纯”的民族存在。况且,任何一个文明只有与外部交流才能不断更新自己,否则将走向僵死与落后。

  桑德是一位历史学家,他以无可辩驳的史料证明,许多犹太人的历史是以讹传讹,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个纯粹的、高等的犹太民族,它本身植根在中东文明上,是与多民族血缘、文化相融合而形成,过分强调其独特性,只会使人变得狭隘,一味用“他者”的眼光去看别人,这就为仇恨与屠杀提供了借口。桑德试图站在人类主义的立场上反思以色列的国家神话,他的勇气令人钦佩。

  9、《重拾交谈》[美]雪莉·特克尔 著 王晋、边若溪、赵岭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8月

  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今天已深入每个家庭中,甚至占用了以往全家人自由交谈的午餐时光。移动互联网使人类能够杀死“无聊的时间”,可问题在于,“无聊”也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无聊”,人就不会产生挫折感,就不会去追问生命的意义,就不会渴望彼此情感的温暖,当没有“无聊”时,人性就可能变得没有激情与深度,也就不再试图去完善自我。

  作者发现,今天的孩子们越来越不擅长交谈,即使犯了错,也只是短信道个歉,绝不会当面沟通,他们再没有小伙伴,却和几千里外的人聊得热火朝天,可事实上,他们并没在网上呈现真实的自己,而是经过精心包装的自己……

  作者认为,只有通过重建面对面交谈才可能避免人性被新技术所涂改,本书列举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可能造成的威胁,以及交谈的好处,但靠文化与习惯维持的沟通方式真能战胜技术带来的便利吗,特别是当技术与人性的缺陷如此紧密解释时。本书作者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10、《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美]杰森·苏格拉底·巴迪 著 张菀、齐蒙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7年6月

  微积分是谁发明的,这是数学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牛顿与莱布尼茨在此均大失风度,不计手段,拼命泼污。由于牛顿知名度更高,加上弟子众多,一度掌控话语权,莱布尼茨作为剽窃者,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史料的公布,剧情出现了神逆转,莱布尼茨居然更早提出微积分,牛顿反而很可能才是剽窃者。

  今天读者已经知道,牛顿与莱布尼茨可能是同时提出微积分的,因二人取径不同,牛顿用的是代数方式,莱布尼茨则用几何方式,他们彼此抄袭的可能性不大。

  令人深思的是,在神圣的学问殿堂,伟人们的行为也不总是那么光彩,特别是德国政府、英国政府在其中推波助澜,更使问题变得复杂化。这段黑历史提醒后人,宏伟的目标、权力的加持、名誉的诱惑等等,完全可能联手制造出人间最肮脏的东西,无论如何,科学都不能离开道德的监督与约束。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