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尺度》:完整地看待这个世界的秩序

2017年08月21日15:23   信息时报   微博
《宇宙的尺度》  [美]大卫·布拉特纳(David Blatner)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宇宙的尺度》  [美]大卫·布拉特纳(David Blatner)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时间的起源距今多少年?宇宙的边缘距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可以看到几种颜色?听到几种声调?我们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是多少?最低温度又是多少?如果你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也没有关系。英国科普作家大卫·布拉特钠,专门写了一本名为《宇宙的尺度》的书,描绘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以及超出我们感知范围的无垠宇宙。

  20多年前我在读小学。超前地学到了数学上计算对数的方法,又恰好读到一本老版的科普读物上讲述了计算机出现之前的一种帮助计算的设备——对数计算尺。原理是,把特别大的两个数字的乘除法,通过对数计算,转化为加减法。而加减法操作,对于刻度尺来说,可以靠滑动刻度来简单地实现。对于10岁的孤僻男孩来说,这种貌似能解决巨大计算问题的神奇尺子,成为了我心目中的宝贝。更何况,还是很古老的宝贝。

  我缠着爹妈,转悠了半个北京城的文具店,逢售货员就问,“有计算尺吗?”20年前的售货员和今天的一样,有一种强大的技能,能把所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对应成货架上现成的东西。西城区的售货员给我拿出了方格实验纸,东城区的售货员拿出来机械制图用的丁字尺,海淀区的售货员拿出了那个时候最稀罕的进口卡西欧计算器……它们都不是我要的对数计算尺。后来我知道,这是早就被淘汰了的东西。就像21世纪的小学生不需要一边研墨一边写作业了,90年代的中国,也不再能找到计算尺了。

  我们(至少一部分人)有一种热切的期待,用手头的工具或图表,测量周遭的世界。我们希望,最遥远的距离和巨大的数字,可以和近在咫尺的渺小一起,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让我们完整地看待这个世界的秩序。

  但这个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

  前几天领导给我布置了一项任务,为了增强天文学在大学里的存在感,要在校园的一条小路上建造天文之路。把太阳系的太阳和几颗大行星,按照真实的比例,缩小到这条小路上,用模型展现太阳系的天体。听起来是一个很有趣的工程。但是,办不到。

  即便把太阳系里最小的大行星水星的尺度缩小到肉眼可见的极限,比如半径0.4毫米的小球,海王星也要放到700米以外。而领导给我施工的这条花园小径,只有20米长。大学校园装不下真实比例的太阳系。

  有教育机构打算在天文科普教学中,用现场动手演示的方式来讲述太阳的演化。计划是,找到一种特殊材料做成球体,代表太阳。它可以膨胀很多倍,就像太阳未来的红巨星状态。对不起,还是做不到。太阳变成红巨星,半径是现在的300倍,体积是将近一千万倍。目前只有一种现象,可以实现很短的时间内把物质膨胀一千万倍,这就是核聚变,即氢弹爆炸,这就是太阳内部真实存在着的状况。课堂里装不下真实的状况。

  大学和课堂都不能实现完整展现尺度的任务。这真是一个困难的任务啊。但是,《宇宙的尺度》在尝试完成这个任务。声音的频率、物理的距离、能量的高低、温度的冷暖、速度的快慢……一切可以测量的关系,都展现在数轴上,清晰地拉开大幕,请你细看。

  你将在这本书里看到,最高的炽热和最低的冷寂有多么大的差异,或者是最迅捷的运动和最缓慢的增长有着怎样的鸿沟。《宇宙的尺度》有大尺度宇宙,也有螺蛳壳中的道场。如果你想不遗漏地看待世界,这本书是一个好助手。(高爽)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