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薇甘菊——外来物种入侵中国》

2017年05月11日11:29   新浪读书   微博
李青松 李青松

  报告文学:《薇甘菊——外来物种入侵中国》

  作者:李青松

  李青松,男,报告文学作家,辽宁彰武人,研究生学历。现任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党委书记。198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曾任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副主任。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多年,担任过首都某报文艺部主任、理论与副刊部主任。自初中时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出版专著多部。主要代表作品有:《遥远的虎啸》《告别伐木时代》《开国林垦部长》《一种精神》《茶油时代》《大兴安岭时间》等。曾获新中国六十年全国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孙犁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家生态作家委员会副主任。

  推荐语:

  作者秉承其一贯的报告文学生态关注理念,从一个看似小而微的视角,讲述作为外来植物物种的“植物杀手”薇甘菊,危害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失衡或灭绝,甚至危及国家生态安全的“故事”。在亲力亲为的田野调查中,作者为读者详尽展示了有关薇甘菊的属性、特征和危害性等,并对薇甘菊从广东等地潜入中国的路径作出深入分析,最终提出解决之道。作品视野开阔、发人深省、叙述朴实而精炼。——王晖

  《薇甘菊》将一种普通植物作为作品的主角,这在文学创作中相当少见,在报告文学创作中更可谓是绝无仅有。而薇甘菊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植物,此前多数人都对其陌生的植物,竟然具有如此严重的危害,令人始料未及、措手不及。作者及时地关注薇甘菊,第一时间向读者与社会公众报告和传达了薇甘菊以及其他外来物种,对中国生态的严重影响这些重要信息,使这篇作品带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与指向性,意义深远。作者的思考立意高远、见深识广,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思想性和反思性特征。文字具备散文化特点,具有独特的诗意和韵味。——李朝全

  生物入侵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灾难,但它不像显性灾难那样耸动视听,也正因为其带有某种隐蔽性,所造成的灾难则往往是万劫不复的。本篇作品以毫不起眼的薇甘菊入手,历数生物入侵所造成的生态灾难。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小入而大出,以微观透视而完成宏大叙事。报告文学当体现“报告为体,文学为用”这一基本的文体原则,“报告”性不足,则缺失该文体存在前提;“文学”失当,则又会导致该文体的美学贫困。《薇甘菊》可视为“报告”与“文学”结合比较恰当的作品。——马步升

  在很多人们比较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现实矛盾问题的时候,李青松却从自己亲身参与和工作的林业领域,向人们传递并文学生动地描述了外来有害物种薇甘菊已经在中国危害严重的局面消息。这种时常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存在,是一种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是一种生死的搏斗,是一场事关生态环境自然正常发展的大问题。作者以小见大,于无声处发惊雷,且叙述生动,集前沿触目信息和植物、动物等相关知识等于一起,个性分明、特点独具,是非常具有题材内容开拓价值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李炳银

  这部报告文学介入了一个稀有题材——外来物种入侵。从薇甘菊到中国最具危险性的20种外来有害生物“烟粉虱稻水象甲……薇甘菊加拿大一枝黄花”,从中国到世界各国,德国的大闸蟹、美国的亚洲鲤鱼为害,以生动的叙述翔实的资料,告诉人们外来物种侵害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由于其严重危害国家生态安全,全力抵御已刻不容缓。作品题旨促人猛醒,既尖锐又文笔优美,融科学性与故事性于一体,从具有新闻话题的选题上升到国家生态安全利益的高度,同时也是一部很好的科普作品。——范咏戈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5年第2期

  文章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4eb6b0102vtbs.html

  [相关阅读]《北京文学》评出2015年~2016年重点优秀作品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