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中国之蒿——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之谜》

2017年05月11日11:25   新浪读书   微博
陈廷一 陈廷一

  报告文学:《中国之蒿——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之谜》

  作者:陈廷一

  陈廷一,1947年生于老子故乡。1977年毕业吉林大学中文系文学创作专业,2015年荣获基尼斯出版传记文学书籍之最(101部),2007年从中国大地出版社副总编辑岗位上退下来,2009年任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至今。

  推荐语:

  此篇作品以我国首个荣获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的故事为书写对象,作品采取人物传纪的通常写法,清晰地勾画出人物的成长历程,显示她不平庸,在青蒿素研究领域,不畏挫折、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成就,人物的性格特征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示。作品不回避矛盾,所写获奖之争,耐人寻味。——丁晓原

  作品描述的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传记式结构中,作品详略有致、清晰简洁地“揭密”屠呦呦80余年的人生坎坷路。执着于科学创造、坚守特立独行的个性,使这位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无院士头街的“三无科学家”,在艰辛的科研之路上顽强前行,终获成功。“中国神药”青蒿素的发明,不仅使屠呦呦问鼎世界科学高峰,也印证了人生奋斗的意义和价值。——王晖

  本篇作品,由重大新闻引出历史的记述,完成了对一个典型人物的塑造。作者采取传记文学的写法,将时间的跨度大大加长,同时,不夸大,不渲染,不虚构,恪守传记文学真实性的写作原则,将“史”的元素,合理地引入现实人物的描述中,从家境、文化、经历等多方面,表现人物的成长过程,使个体人物的表现,视野扩大,厚度增加,从而,形成了人物的立体感。同时,作者又能收笔于人物的主要品质,以作学问的踏实和做人的低调为人物底色,步步写来,直到主人公以身试药的勇敢,和第190次试验的成功所显示的坚韧,毫不突兀地将“这一个”典型人物的魅力,变成读者的认可度。本篇的可贵之处,特别在于作者不为所写的人与事讳言,不为名人讳,直笔推出诺奖风波和业界褒奖,将事情的原委,细细呈现,澄清事实,暴露矛盾,从而使反思达到一个相当广阔的范围。这种实事求是,绝不讳言的写作,正是本篇文学品质的表现。——田珍颖

  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获诺贝尔奖的零突破,振奋了国人,惊羡了世界,理应为其立传。在所有写屠呦呦的报告文学作品中,陈廷一的这篇将科学与文学结合得最好。作品在独家深入采访的基础上,从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一语成谶切入屠呦呦的一生不平凡经历,突出了这位女科学家科学务实、低调为人的优秀科学家品质,能够让读者既了解中国科学家的创造发现造福人类的故事,又读出屠呦呦的人格魅力,从而显示了这部中国故事的正能量。——范咏戈

  毫无疑问,报告文学的选题优势对创作的成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何况是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何况是中国首例诺贝尔医学奖,何况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之蒿,何况是传奇人物屠呦呦,一个八十七岁的老人,一个旣非院士又非先进模范人物,普通得如黃土地上的一棵中国之蒿,但在信念的光芒下,她终于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中医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迹。作者无疑是幸运的,他的幸运来自他对报告文学的热爱,对主人公的由衷钦佩和敬服,还有对自己文字的高度自信,由是种种,他用质朴与清晰,生动与传神,获得了读者的信任,为我们谱写了无比优美的一曲爱国主义的辉煌颂歌。——邢军纪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在“青蒿素”研究方面成绩卓著,而被授予诺贝尔奖。可是,在中国、在世界上,尽管中药“青蒿素”救治了千万人的病痛,以致拯救生命,可人们对此中药的研究内情却很少知悉。《中国之蒿》借屠呦呦获奖之际,走近她的人生和漫长无闻的经历道路,真实描述和报告了她的曲折人生和坚忍不拔的科学道路,书写了她从事医药研究,关怀生命健康、殚精竭虑追寻不断的人性情感及科学精神等内容,很好地呈现了人物的内外性格品质,是一篇简洁通畅却内容丰富的传记性文学报告,在记事注史等方面存在很好的个性价值。——李炳银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6年第3期

  文章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4eb6b0102wys8.html

  [相关阅读]《北京文学》评出2015年~2016年重点优秀作品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