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2015~2016年重点优秀作品:《快递中国》

2017年05月11日10:51   新浪读书   微博
朱晓军 朱晓军
杨丽萍 杨丽萍

  报告文学:《快递中国》

  作者:朱晓军 杨丽萍

  朱晓军,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在《北京文学》《当代》等报刊发表作品100多万字,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中国年度报告文学年度选”和《中国文学年鉴》,出版长篇报告文学16部,先后荣获鲁迅文学奖、新中国60年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荣誉奖,中国短篇报告文学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杨丽萍,家庭期刊集团副总编辑,浙江工商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作品近百万字,曾获《北京文学》奖等奖项。

  推荐语:

  这是一个大众创业的生动故事。快递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一种重要存在,是一种有关国计民生的业态。本篇作品具体生动地叙写了“中国快递第一集团军”的四支劲旅——申通、中通、圆通、韵达艰难而成功的创业史,有故事、有人物、有经济数字,也有人文温情。作品主线清晰,而又视野开阔。是成熟报告文学作家的有为新作。——丁晓原

  作品敏锐地抓住当下社会快递业迅猛崛起的事实,以闻名全国的“三通一达”等民营快递公司的个案发展为描述对象,生动再现其超常规发展和壮大,创造21世纪中国快递业的辉煌。在对上至企业董事长、下至“快递小哥”等近百位员工的描绘中,作品凸显的是这群从浙江桐庐农村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身上所具有的勤劳、智慧和执着精神,鲜明地表现了“快递改变中国、改变生活”这一具有强烈时代色彩的主题。——王晖

  这是一篇从思想内容的挖掘,到结构设计的安排,都相当成熟的作品。作者一贯坚持从社会现实中发现有潜质的题材,深入开掘,以发现和表现出事物的内质及规律性,从而形成扎实、沉稳、深刻的文学风格。当快递如风驰般穿城走巷时,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这股风的强劲,即深入这个神奇的世界,探索出它的究竟,从而表现出中国崛起的内在力量,让“快递”成为中国崛起交响乐中的一个音符。作者分三重探索,层导深入地写出这个“快递”从破土而出,到赫然成林的全过程:第一、铺展开广阔的时代背景,将“快递”的出土,置于改革时代的大环境之中,托起“快递”的形成之源。第二、书写“快递”经风曝雨的艰难成长过程,揭示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在新与旧博弈的洗礼中,壮大自己。第三、书写“快递”业在自身的革命中,调整和洗涤自己,去萎败之叶,留新绿之枝,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三个层段,层层递进,完成了一个大叙事的文学创作,描绘了一个行走于街巷的社会现实,剖解出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揭示改革大潮中社会内里的深层变化,从而,导引我们悟出“中国崛起”这个大命题的答案。——田珍颖

  这部作品独辟蹊径选取了一个社会热点题材——快递,快递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通过梳理快递四支劲旅——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的来生今世,展现了其发展的清晰进程,同时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相结合。作品在近乎传奇的讲述中反映了青年创业者善于抓商机,敢于“吃螃蟹”,终于不断做大了中国快递业。作品反映的快递业,如今已成为人人不能离开的民生行业,便民的同时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作品以大量细节和匀称的结构书写的中国故事生动富有文采、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范咏戈

  来自偏远的浙西北山区,诞生出全国赫赫有名的家族式快递公司和中国速度,其传奇指数的高标,自成该篇报告文学的魅力。而对文本人物的深度开掘和事件探微,又给我们以深思和启迪。许是压抑旣久,积蓄既长,当这种现实中国的民间力量转化为一种速度的奇观时,一种速度经济学也应运而生,他们不仅创造了速度的经济效益,也创造了世界快递史上单位时间的价格奇迹,并由此成功狙击了外国资本的介入,这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成为文本中殊难可贵的亮点,并由此而引人深思。——邢军纪

  几位农民受时代的感召,从改变自身命运出发,艰难创业,从而引领时代,改变了个人以及无数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个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品流通方式。作者以敏锐的文学之眼,捕捉时代的变化,又以精确的文笔,描述了快递下的快速发展的中国,以及快速改变生活方式的中国人。作为观照当下中国发展的一个窗口,此作彰显了报告文学紧贴时代的价值。——马步升

  这是来自社会现实生活前沿的消息报告。伴随商品流通需要而出现的快递业,在中国由几个山乡农民开始和不断在夹缝与各种艰难情况下,顽强生长壮大的真实故事,非常真实和生动具体地表现着穷则思变的欲望力量,表现了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行为发展的事物规律。浙江桐乡农民创办的申通、中通、圆通和韵达快递公司,如今已经发展到2500多家,在其带动影响下如今全国已经有8000多家快递公司,这些公司在商品货物及时流通,促进经济发展,在就业岗位提供、改变很多人的生活命运,以至在改变中国的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作用明显。作品选择题材现实敏锐,叙述清晰生动,思考开阔深入,具有很强的报告文学表现特征和文学价值。——李炳银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5年第10期

  文章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4eb6b0102wi0j.html

  [相关阅读]《北京文学》评出2015年~2016年重点优秀作品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