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认识论》新书发布 “秩序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9年03月28日11:43   新浪读书   微博
《中国政治认识论》    杨光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政治认识论》    杨光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年3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政治认识论》新书发布会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秩序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代表出版方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杨光斌做主题发言。会上发布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政治认识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致辞

  赵剑英社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治认识论》开创性地提出“大十字视野”,从纵向的中国大历史和横向的世界政治的维度。其意义就是用中国实践来解释中国理论,帮助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杨教授提出了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立足于当代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对中国政治进行了全景式、体系性研究,以反事实法证明中国道路的有效性。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当中,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讲到,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地用中国理论来解读中国实践。特别是要深刻解读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性成就背后所隐藏的内在逻辑和内在机理。从领导人的讲话可以看出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制度和文化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赵剑英表示,今天发布的《中国政治认识论》是杨光斌教授十年中国政治研究的集成性作品,是一部探索性和开创性的著作,对中国政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成果。我们下一步也会积极推进本书的海内外发行、宣传、推广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杨光斌就《中国政治认识论》作主题发言

  杨光斌教授从四个方面解释了什么是中国政治认识论。一是中国道路问题。中国处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当中,中国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人们衡量中国成就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标准去看中国,因此中国就算做的不错也总是被说错了。其原因是中国和很多国家不一样,大多数国家走了“自发秩序”,而中国是“民本秩序”。二是,中国政治制度问题,实行自由主义民主可能是西方国家,他们总人口不超过世界人口的15%。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20%左右。如此成功的政体,这么多人口基数的政体,在西方社会科学中对民主集中制是忽略不计的。所以国际社会科学是解释不了中国的社会科学。三是,中国政治经历的过程,首先我们提出协商共识性民主,就是说政治是有层次性的,我们对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理解,那种一刀切的政策,一刀切的认识是不符合中国政治的内在过程的。在协商共识性民主基础之上,我们又提出了民本主义民主, 在中国说到民主,它的价值模式一定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民本主义民主,在政治学研究中民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通约的,这就是中国政治组织起来的过程。杨教授最后强调,《中国政治认识论》是把中国政治研究当作一个大案例,一方面对中国纵向500年历史上从明清到现在中国体制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把中国放到世界政治的视野之下和广大的150多个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意义上的中国案例研究。

  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助理王茵主持。在随后专家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续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姚中秋,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资深研究员谢茂松,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柴宝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黄晨,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张舒就中国政治的认知过程、中国政治学的实践性、中西方政治秩序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姚中秋主持研讨会。

  图书介绍

  如何认识中国政治,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中国政治认识论》著名学者杨光斌历时十年的集成性大作,中国政治的全景式、体系性研究。如何认识中国政治,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本书提出“大十字视野”,即从纵向的中国大历史和横向的世界政治的维度,历史地分析中国政治是如何一路走过来的,以及中国治理成就在世界政治中的比较优势。在此前提下,本书尝试对当代中国政治逻辑进行民主话语的阐释:政治道路(国体)的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政体)的民主集中制——政治过程的协商共识型民主——政治评价体系上的“可治理的民主”。这种“大十字视野”下的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以及对不同层次的中国政治的民主理论解释,是作者长期以来与西方学术界关于中国政治的观念和认知的对话性产物。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