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输在起跑线上》《天骄之殇》痛思中国教育

2016年12月01日16:24   新浪读书
《谁输在起跑线上》《天骄之殇》真实记录三十年中国教育发展历程《谁输在起跑线上》《天骄之殇》真实记录三十年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近日,纪实文学作家吴树和羊城晚报资深记者蒋铮历时三年完稿的纪实文学著作《谁输在起跑线上》《天骄之殇》,于11月份在东方出版社正式出版。两位作者深入、专注地调查走访了中国内地数十家学校,锲而不舍地采访了百余位重要事件的亲历者、知情者,真实记录了三十年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钱学森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教育的话题被千千万万的家庭为之焦虑、为之困顿并寄予殷殷厚望。三年来一千多个昼夜,吴树、蒋铮明查暗访了国内数十所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大、中、小学,与经历者对谈用事实说话。

  《谁输在起跑线上》侧重基础教育领域,应试教育与书山题海重压下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深受戕害,乃至恶性事件频发,可谓触目惊心;《天骄之殇》侧重高等教育领域,作者抽丝剥茧般剖析了高等学府里学术研究的弊端与高校学子的困境。

  知易行难,作者还专访了数位教育改革界的践行者,他们的成功与辉煌,挫折与失意,更可引发教育界与广大读者对于三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成败得失深深思考。

  经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变迁,人们应该有了更清晰的观察。而当我们读完这两本书,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为中国的教育之路点亮一盏微弱的灯。

  每一个故事案例真实、鲜活、历历在目,既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此书评价说:为中国教育问题求解药方的书很多,但这本书却以其独特的作者组合与视角,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观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明了中国的后顾之忧,才能开启中国教育的新生之路。

  两位作者历经三年大面积深入、专注、机智地调查,锲而不舍追踪式采访,以职业的执著和极大的耐心关注着人物和事件发展的各个节点,记录下一个个真实、现货、可信、得之不易的教育故事。

  一次次补充调查、反复论证、多重思考、更正表述……重点调查了近年来发生在校园里的若干典型案件“第一例”,力图通过对那些悲剧元素的透析,将其净化为可以激发正能量的动力,以期达到阻止悲剧续演的目的。

  但本书并不止于病态现象层面的精致描述,更是抽丝剥茧般地剖解着高等学府的外弛与内张——为项目经费的撕搏,为评职称的剽窃,以及依附于官僚体制的腐败和挥之不去的暴戾之气。

  《谁输在起跑线上》《天骄之殇》记录着我国当代青少年进取之艰辛,应试之无奈,更是对于教育的思考与探索。教育应该为人生幸福奠基,基于这样的认识,两位作者为“以人为本”的“新教育实验”提供具有担当的全方位反思与审视。

《谁输在起跑线上》侧重基础教育领域《谁输在起跑线上》侧重基础教育领域
《天骄之殇》侧重高等教育领域《天骄之殇》侧重高等教育领域

  内容简介

  纪实文学作家吴树和《羊城晚报》资深记者蒋铮历时三年,深入专注地调查走访了中国内地数十家大中小学,锲而不舍地采访了百余位重要事件的亲历者、知情者,真实记录了三十年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若干个触目惊心的典型事件以及独特曲折的人物经历命运,展现了当下青少年与教育从业者们面对的精神迷茫与困顿,揭示了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反思的方方面面和艰难的探索求变之路。

  《谁输在起跑线上》侧重基础教育领域,应试教育与书山题海重压下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深受戕害,乃至恶性事件频发,可谓触目惊心;《天骄之殇》侧重高等教育领域,作者抽丝剥茧般剖析了高等学府里学术研究的弊端与高校学子的困境。

  知易行难,作者还专访了数位教育改革界的践行者,他们的成功与辉煌,挫折与失意,更可引发教育界与广大读者对于三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成败得失深深思考。

  作者简介

  吴树:中国电视艺术家、作家、记者、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1950年出生于江西瑞昌,祖籍湖北大冶。主要作品: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谁在收藏中国》、《谁在拍卖中国》、《谁在忽悠中国》,分获《亚洲周刊》、《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十大好书”;创作、编导电视纪录片与文艺专题片多部,多次获国内外专业大奖。

  蒋铮:广东省“十佳女新闻工作者”、《羊城晚报》主任记者,多次获广东省新闻一、二等奖。著有新闻作品集《走进新加坡 走进香港》。

  编辑推荐

  中国教育的话题被千千万万的家庭为之焦虑、为之困顿并寄予殷殷厚望。本书的两位作者大面积深入、专注、机智地调查,锲而不舍追踪式采访,以职业的执著和极大的耐心关注着人物和事件发展的各个节点,记录下一个个真实、现货、可信、得之不易的教育故事。

  “钱学森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经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变迁,人们应该有了更清晰的观察。而当我们读完这两本书,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为中国的教育之路点亮一盏微弱的灯。

  面对现实教育的无解,莫衷一是的窘困,激烈爆棚的语境,两位作者历时三年坚持深入、专注地调查,锲而不舍地追踪式采访,真实记录中国教育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每一个案例,真实、鲜活、发生在当下孩子的成长历程里,展现一幅“风情万种”却“撕心裂肺”的画卷,既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

  一次次补充调查、反复论证、多重思考、更正表述,把一部非小说写得比当下许多小说都更精彩凝练,在一连串鲜活、可信、得之不易的故事中闪烁出灵性的光辉,令读者手不释卷;

  重点调查了近年来发生在校园里的若干典型案件“第一例”,力图通过对那些悲剧元素的透析,将其净化为可以激发正能量的动力,以期达到阻止悲剧续演的目的;

  本书并不止于病态现象层面的精致描述,而是抽丝剥茧般地剖解着高等学府的外弛与内张——为项目经费的撕搏,为评职称的剽窃,以及依附于官僚体制的腐败和挥之不去的暴戾之气;

  在百余名受访人士中,有多位中科院院士、著名大学校长、资深教育家,如杨福家、朱清时、潘际銮、刘道玉等,一针见血指出教育弊端,思考探索寻求改革良方;

  名家推荐

  中国教育走入死结是共谋的结果,管理者负的责任更大些,但家长常常也是同犯。打破恶性循环很难,但也只能是从各自的领地做起。我想本书更能影响的大约是家长和舆论。如果更多的家长走出了误区,孩子的情况毕竟会好些。——社会学家、《吾国教育病理》作者郑也夫

  以报告文学来表达对教育现状的关切,让我想起曾经风行一时的《神圣忧思录》。相隔三十年,教育依然是中国之痛,牵动着万千国人的良心。它关乎一个古老民族的文明新生,也关乎人类的长远未来。《中国教育启示录》可以帮助国人明白中国教育的真实困境,理解其症结之所在,从而找到突围的方向。——历史学者傅国涌

  掩卷而思,这不愧为一部奇书。把一部非小说写得比当下许多小说都更精彩凝练,在一连串鲜活、可信、得之不易的故事中闪烁着灵性的芒辉,从而令读者手不释卷。此书的可读性对于众多关心我国教育问题的人士来说是无可替代的。——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理由

  我喜欢这两本书,更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因为对于中国教育改革来说,的确需要有这样的忧患意识,需要有担当的全方位反思与审视。——著名教育家、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

  为中国教育问题求解药方的书很多,但这本书却以其独特的作者组合与视角,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观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明了中国的后顾之忧,才能开启中国教育的新生之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

  中国梦首先是教育梦,教育不强,国家就没有后劲。——中科院院士、原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

  所有学校都在争一流,国内一流、国际一流,最后都不入流……所以才有了“钱学森之问”。——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潘际銮

  中国大学已经偏离原点太远,已经不再是一个学术机构,变成了一个行政机构。中国大学上不去,有深层次的机制问题。——中科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