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无数的畅销“奇书”《地下铁道》中文版首发

2017年03月15日17:58   新浪读书
《地下铁道》  [美]科尔森·怀特黑德 著  康慨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地下铁道》  [美]科尔森·怀特黑德 著  康慨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要善待每个人,要去创造艺术,去对抗强权。”

  这是去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地下铁道》作者科尔森·怀特黑德在颁奖礼即将结束时,面对上百位嘉宾,发自肺腑地感言。现在读来,意味深长。

  经常有创作者因某一部作品爆红,一夜之间,数不清的信息犹如天空中的流星,转瞬即逝,来了又走。这部《地下铁道》不一样,从去年8月到现在,科尔森·怀特黑德所创作的小说及他本人,仍活跃在社交媒体和各大新闻的头版上,有关书的各种关键词仍高居热搜榜,甚至出现在时政新闻的标题中。我们不禁暗自吃惊,为何一部“畅销小说”能有持续不断的影响和曝光,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始终活跃在前台?

  奥巴马在离任前接受了《纽约时报》首席书评人角谷美智子的采访,被问到他的阅读中有哪些特别的小说或作者时,奥巴马说,他读的最后一部小说就是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这部小说)让我们忆起发生在几代人间的奴隶买卖之痛,不仅在于这本书将其公之于众,还在于它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和心灵。”

  小说讲述16岁的少女科拉无家可归,受到欺辱和强暴,过着没有希望的生活。又一次残忍的鞭打,让她下定决心,逃出人间地狱,穿过沼泽的黑水和森林的幽暗,搭乘秘密的地下铁道,一路向北,投奔自由。这是怎样的旅程啊。她沿路看到社会的邪恶,法律的不公,暴力无处不在,善良的光却是那么脆弱。好心人一个个倒下,但那身高两米、冷酷无情的猎奴者仍紧追不舍。

  也许你要有足够的勇气,才会决定翻开美国历史上最黑暗沉重的这一页,而且一旦和女主角科拉一起踏上逃亡之路,便注定会和科拉一道,绝不中途放弃。这是令人心碎的故事,也是一段充满启迪的旅程,在无望的逆境中寻找生机,在黑暗的地下寻找光明。

  这部小说整个起飞的过程,甚至都是一个传奇。

  2016年4月,“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拿到了还未出版的书稿,她读过后激动不已,在她的推进下,原本9月份才出版的《地下铁道》提前到8月上市。奥普拉还将其选为书界风向标“奥普拉读书俱乐部”推荐图书,在美国本土,没有哪个奖的市场分量抵得上奥普拉读书俱乐部的推荐,当科尔森接到经纪人的电话,告知他奥普拉决定推荐时,他立即在推特上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喜悦之情。

  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他。一向有自己阅读口味的识书之人、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公布了自己的夏季阅读书单,《地下铁道》赫然在列,他更是称叹本书“精彩”“有力”。可以想象作家难以言表的喜悦,应该用“神助”来解释这一切。随着“两奥”看好,读者们也蜂拥而至。仅用四天,《地下铁道》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两周便升至《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坐稳王座,并持续占据数周,同时还占据着《今日美国报》的畅销书榜,成为头号畅销书;欧美各大主流媒体盛赞不断,《泰晤士报》《经济学人》《科克斯书评》《新共和》等书评采访纷至沓来;《地下铁道》还在独立书店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巴诺书店畅销书及各种独立书店的推荐书。

  科尔森·怀特黑德随后被邀请到奥普拉的节目中做客,奥普拉分享了她阅读时的感受,她说“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我自己能够切身体会到(女主人公)科拉的感受,并且被陌生人的好心和善意深深打动。一次又一次,人们为了帮助这个女孩而不惜牺牲一切。我不由开始思考,支撑着她的真正的力量是什么,即使她完全不知道接下来所要面对的将会是怎样的暴行?我不得不放下书,细细体味我读到的东西,让愤怒和眼泪得到疏泄。科拉的旅程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过去,并也理解了今时今日我们作为一个民族所处的境遇。说到底,这才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所能实现的。”“当我翻过最后一页,我意识到我读到了一本永远不会离我而去的书。”

  西雅图地区报纸《局外人报》编辑说:“各位,这可是今年秋天的大书,请让我成为第一千个赞美它的人:它甚至比吹的还要好。”这还没完,在全美激荡的这股“地下铁道”浪潮,影响力一直波及到海外!一位热情四溢的书评人在英国《卫报》上宣称,如果《地下铁道》不得遍明年全部奖项,他将穿着内裤出现在美国文学评论杂志《星期六评论》里。

  果然,不负这位评论人慷慨激昂、发自肺腑的叫好,《地下铁道》带着强劲的势头,一鼓作气,不仅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还横扫美国年底各大选书榜单,自此“地下铁道旋风”席卷欧美。至2016年底,它还入选《华盛顿邮报》《GQ》《出版商周刊》《波士顿环球报》《时代》《卫报》年度最佳小说,成为Goodreads年度最佳选书NO.1、亚马逊年度最佳选书NO.1,还名列《纽约时报》十大好书、《洛杉矶时报》2016年最重要的10本书和《时尚芭莎》最好13本书之列。2017年1月,该书还荣获英国安德鲁·卡内基文学奖。

  作家并没有被这些赞誉之声冲昏头脑,他接受各种各样的采访,仍表达自己创作的初心。“当我在写作时,我是在试图想清楚某件事情。关于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我一直都在给自己设问。理想情况下,通过写作,我能够弄明白世界是怎样运作的。而在有些时候,就像写前面几部作品时,写作成为了一种帮我弄清楚我自己是怎样运作的方式。”

  “一旦你走出这一步,你必须得去期待前头有些不一样的东西,即使你现在的生活是如此悲惨,你几乎无法想象。就算在现实生活中,你处在一种毫无希望的悲惨境地,你也得去相信会有更好的东西、一个可供你喘息的地方的存在,否则你永远无法迈出第一步。”

  科尔森在一次采访中如此说道。正如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艰难、困苦和辛酸的时刻,但我们要勇敢迈出克服这一切、自我拯救的第一步。

  2017年3月底,《地下铁道》中文版将与中国读者见面,届时,大洋彼岸的我们如何看待这部小说,是否愿意跟随科拉的命运共同震荡?拭目以待。

  内容简介

  人生终需一次妄想,带领我们去那从未到过的地方。一个美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一个少女勇气的传奇故事,一场扣人心弦的奥德赛之旅。奥巴马、奥普拉齐声赞叹,横扫全美年底各大选书榜单的现象级畅销书!201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巴里·詹金斯新片改编原作小说。

  少女科拉无家可归,受到欺辱和强暴,过着没有希望的生活。又一次残忍的鞭打,让她下定决心,逃出人间地狱,穿过沼泽的黑水和森林的幽暗,搭乘秘密的地下铁道,一路向北,投奔自由。这是怎样的旅程啊。她沿路看到社会的邪恶,法律的不公,暴力无处不在,善良的光却是那么脆弱。好心人一个个倒下,但那身高两米、冷酷无情的猎奴者仍紧追不舍。

  也许你要有足够的勇气,才会决定看一本讲述奴隶制的小说。但你一旦踏上科拉的逃亡之路,便不可以中途放弃。这是令人心碎的故事,也是一段充满启迪的旅程,在无望的逆境中寻找生机,在黑暗的地下寻找光明。

  作者简介

  科尔森·怀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1969— ),生于纽约,在上东区长大,童年时期就立志成为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过麦克阿瑟天才奖、古根海姆奖及怀丁作家奖。

  他写过六部小说,两部非虚构作品。1999年发表处女作《直觉主义者》(The Intuitionist)即引起广泛关注,进入笔会/海明威奖的决选名单;第二部长篇小说《约翰·亨利日》(John Henry Days)进入普利策奖决选名单,约翰·厄普代克在《纽约客》上专文盛赞——“挥洒自如的天才作家”;2003年的散文集《纽约巨像》(The Colossus of New York),被誉为“9·11”后最好的纽约故事。怀特黑德创作题材广泛,风格各异,被《哈佛杂志》称为“文学变色龙”。

  2016年8月,构思长达16年的长篇小说《地下铁道》出版,入选奥普拉读书俱乐部推荐书目,被奥巴马列入夏季书单,11月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自此“地下铁道旋风”席卷全美,作品进入年底全部选书榜单。怀特黑德被媒体誉为“美国在世作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

  译者简介

  康慨,1970年生于内蒙古,现居北京,1999年起在《中华读书报》做编辑,已出版译著《伟大的字母》《古典时期的图书世界》和小说《群山回唱》。

  编辑推荐

  令奥普拉心跳不已的故事,选入超具市场分量的“奥普拉读书俱乐部”推荐书;识书之人奥巴马最钦慕的小说家之一,被列入奥巴马夏季阅读书单,赞叹“精彩”“有力”。                                    

  横扫美国年底各大选书榜单,位居各大畅销书榜榜首。《纽约时报》《卫报》《泰晤士报》《今日美国报》等主流媒体公推,各大独立书店、网店畅销书NO.1。

  一上市,“地下铁道旋风”迅速风靡美国。版权立即被荷兰、德国、法国、瑞典、中国等多个国家购得。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等重要奖项,成为全美都在热议的畅销之作。

  重磅级作家的力挺之作。深受斯蒂芬·金、约翰·厄普代克、萨尔曼·拉什迪、巴斯克斯、角谷美智子等作家喜爱,力荐此书,书评、专文、私人阅读推荐书等如约而至。

  故事精湛,耐人回味。是有关“有关逃亡、奉献、拯救的绝佳故事”。

  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导演巴里·詹金斯将执导《地下铁道》同名电视连续剧。  

  名人推荐

  我熬夜读这本书,心快跳到嗓子眼,几乎不敢翻下一页。……读它吧,给你熟悉的人也买一本,因为当你读完让人心跳停止的最后一页,你一定想要与他人分享。……我不得不停下来,细细体味我读到的东西,让愤怒和眼泪得到疏泄,而后再回到故事当中去。这才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所能实现的。它只是创造出空间,让那些思想和感受自由发生。——奥普拉・温弗瑞

  这是我目前为止读过的最后一本小说。它让我们忆起发生在几代人之间的奴隶买卖之痛,不仅在于将之公之于众,还在于它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奥巴马

  有关逃亡、奉献、拯救的绝佳故事。——斯蒂芬・金

  怀特黑德的作品实现了写作的应尽之务,它刷新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约翰·厄普代克

  媒体评论

  极好地写了一个撕心裂肺的逃亡故事科尔森・怀特黑德写出了人类内心深处对自由的强烈渴望。正如科拉去往北方的奥德赛之旅中所克服的种种困难,我们看到了原始的勇气、英勇的时刻,一次又一次。一部振奋人心的小说。——乡村书店

  这本书在上市伊始就获得了两位重磅推荐:奥巴马、奥普拉,但必须声明的是,作品的水准绝对对得起媒体记者的热捧。科拉追寻自由的道路并未一帆风顺,虽然小说中的一些悲惨的段落会让读者无法正视,但它也是一部充满希望的作品,情节的紧张刺激让人手不释卷、欲罢不能。相信在读过它之后,科拉这个人物形象会永远存活于读者内心的某个角落。虽然是新书,但已经可以说它是部经典作品了。 ——萨拉·曼宁

  小说因此达成了这样的效果:这部强有力甚至带有幻想色彩的小说也让读者从惨烈的行文中明白了美国蓄奴制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创伤。作者的行文又有借鉴博尔赫斯、卡夫卡以及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痕迹。……他让读者忆起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不论艰险,不论历史倒退的车轮,追求正义追求自由的决心。他的故事在帮助我们理解美国过去乃至美国当下时都扮演了重要的作用。——《纽约时报》

  如果帮助美国黑奴逃亡的地下铁道,不是一个秘密交通路线网,而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地下铁路系统会如何?这部被奥普拉选入读书会的小说之中最别出心裁之处便在于此。小说集中展现了主人公科拉坚强的、极富魅力的品格。她出生在佐治亚州种植园,被遗弃,被残酷对待,她坐上火车逃跑,却不知不确定的未来预示着更多危险。紧张刺激,形象生动,振奋人心且极富感情,这是一个让人乐于分享的故事。 ——《人物》

  把这个残酷但重要甚至有些绝望的小说介绍给大众读者并不会是是奥巴马任内最不起眼的政绩(同样也被奥普拉读书俱乐部选为推荐书)……怀特黑德锋利的叙述是如此才华横溢……很久没有一本书能这样打动我并让我时刻想接着读下去。这是一个令人深思,令人愤怒,并展现作者超绝想象力的故事,不仅为最黑暗的历史时期点亮一盏明亮的光,同时也在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上开辟了新的方向。 ——《观察家报》

  怀特黑德将非裔美国艺术家对种族神话及历史的质询,通过文字中鼓舞人心的勇气以及犀利的独创性持续下去,凭借这部作品晋升一流作家的行列,他当之无愧。——《科克斯书评》

  读过后不论睡觉还是走路思绪总被书中的片段打断……每个人物都有独一无二的人性,非常生动……怀特黑德势头很好,评论一片盛赞。……这本小说是如此好,虽然可能是陈腔滥调依然要喊出对它的称赞:这是一部优雅、蕴含无穷能量的作品,一个年轻的黑奴女性穿过美国的心脏地带,试图逃脱可怕的奴隶制度。8月出版之际便有奥普拉的赞许,之后各大报刊也是好评如潮,实至名归。 ——《卫报》

  翻开《地下铁道》,你能感受到一个老到的作家娴熟驾驭自己的才能和野心。小说则是一个闪耀着寓言光辉但却有着严谨笔法的故事,冷酷的叙事风格既保留了小说的文学性也增强了情节的悬念,而我们也在阅读科拉逃亡的旅程中感受到了作者被笔下主人公所激发的史观与情感。在这场备受磨难的逃亡之旅中,地下铁道也在拷问美国民主最核心的部分,衡量了理想的愿景与赤裸的史实之间存在的鸿沟。 ——《华尔街日报》

  怀特黑德以巧妙精炼的笔法写出了一个人间炼狱,小说的风格比起在炼狱中咆哮更像是冷静地描绘地狱图景。他不时以几行字的妙笔写下了一个人所能经历的所有悲惨。 —《波士顿环球》这部小说的力量在于它的表达—多变且冷静,《地下铁道》有强烈的暴力色彩,却不像托尼·莫里森,怀特黑德常常避而不宣。在那些悲怆至极的时刻,叙述者礼貌地回避了他的叙述。怀特黑德形容道,“那样可怖的行为真的很难被现代人所理解。”但在他沉默中,这样的行为变得越发恐怖……叙述的空白推动读者自己填补。我们想象中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恐怖,也成为了构建这些恐怖想象的参与者。 ——《新共和》

  《地下铁道》瓦解了我们对于过去的特定观念,同时也将历史的连接延展至我们身处的时代。 ——《华盛顿邮报》

  与其他经典之作一样,怀特黑德的小说摆出一副优美的姿态,由此提出不仅是对历史,还是对当今,同时也是小说本身的疑问。这是一本伟大的书。 ——《每日新闻》

  一本引人入胜和撕心裂肺的小说。 ——《星期日时报》

  这是一这部极富自信、内涵丰富的好作品,不论是从文学素养的角度亦或是道义原则的角度上来说,它都傲立于当下的书市中。这部作品之所以伟大,主要体现在还原历史情境、诉说人类情感以及一位作家表达真理的决心上。不仅仅是美国读者应该读它,世界范围内的读者也应该拿起这本书。我相信它会被世界范围内的读者所喜爱。 ——《爱尔兰时报》

  算的上是今年读过作品中最好的一本,怀特海德并未借用这段历史来刻意煽情,反倒是小说质朴冷静的笔法让它得以实现会心一击的效果。 ——萨拉·沙菲

  《地下铁道》是怀特黑德拨正错误历史的一次个人尝试,他并未明确告知我们了然于心的东西,反倒是借助小说的力量来阐释这个世界。它探究了美国建立伊始便存在的恶,这是一部勇敢和必要的书。 ——《纽约时报书评》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