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作家、翻译家对谈“如何翻译当代中国文学”

2017年10月23日17:30   新浪读书   微博
“如何翻译当代中国文学 ”文学对谈活动“如何翻译当代中国文学 ”文学对谈活动

  10月12日-10月31日,第二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京举行。作为本届北京十月文学核心文学活动之一,2017年10月20日,由北京出版集团旗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如何翻译当代中国文学 ”文学对谈活动于十月文学院佑圣寺举行。捷克著名汉学家、翻译家李素、爱理,著名作家、批评家宁肯、梁鸿,作为对谈嘉宾,共同探讨当代中国文学活动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以及中国文学在捷克和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捷克著名汉学家、翻译家李素捷克著名汉学家、翻译家李素

  作为捷克人,李素和爱理曾在中国长期生活,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谈到为什么会学习中文以及中国文学,李素坦言:“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看书,也喜欢学习外语。学了俄语、英语、德语。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想,我对欧洲的语言已经相当了解了,但是亚洲还是一大空白。考虑到中国文化的精彩,以及汉语本身在亚洲地区的重要性,就开始学汉语了。后来越学越喜欢,越学越觉得有意思。也觉得我们在捷克对中国了解得太少了。后来就决定读现代文学专业,然后开始做翻译。”她坦言,想把更多的中国故事讲给捷克读者听。

捷克著名汉学家、翻译家爱理捷克著名汉学家、翻译家爱理

  爱理认为,自己作为翻译家,与出版社一样,工作性质都类似于“媒婆”。当然,这是他所做的一个比喻,他将文学比喻为美丽的姑娘,而将读者们比喻为小伙子。他作为媒婆或翻译者,就是要在读者和作者之间建立联系和沟通。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趋丰富,中国文学已经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越来越多的重视。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大量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开始直接从中文翻译到世界各地,这其中就包括宁肯和梁鸿的著作。随着“一带一路”的影响日渐扩大,当代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已经越来越广泛。

著名作家、批评家宁肯著名作家、批评家宁肯

  宁肯今年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连续出版了两部重要作品,分别是长篇非虚构作品《中关村笔记》和散文集《北京:城与年》。宁肯长于写作的独立性、技术性、精神性和批评性,他认为,自己在写作中的这些层面上,受到了翻译作品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当下,中国缺少一种小说家,那就是“影响作家的作家”。“我们读西方文学的经典作家,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学习他们怎么写,怎么结构小说,怎么提炼人物,怎么用一种创新的精神来构置自己的小说,这方面我觉得在未来的中国小说中存在着很多的可能性,需要我们中国作家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著名作家、批评家梁鸿著名作家、批评家梁鸿

  作为学者和批评家,梁鸿的非虚构作品《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她认为,今天的文学概念,“虚构”“非虚构”,“真实”“想象”等等,都需要重新厘清和界定。“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在对谈现场,翻译家们与作家们针对“如何翻译当代中国文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做为译者,李素坦言,翻译的工作非常重要,如果翻译的文字不准确、不优美,会特别容易损坏作家的名誉。爱理说,翻译是个孤独的工作,他们会选择自己有感觉、感兴趣的作品来翻译,但是一部作品能否受到市场的认可或欢迎,也不是译者所能把握的。而在作家与译者针对作品如何翻译进行字斟句酌的过程,也是个有趣的文化碰撞的过程,比如他们深感中国文学中诸如人物亲戚关系、方言等翻译的难点——所以此次十月文学院的“翻译家驻留计划”为作家与译者的直接交流提供了很便利的机会。

  宁肯赞同给译者更大的自由度,他认为某种程度上翻译是一种再创造,重要的是要译出作家的精神气质。梁鸿则认为,翻译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学家和语言学家。如果人们想捕捉、达到一种文化的感觉,是对对方的母语、对其中审美和修辞有极其充分的了解,首先你要是一个作家,虽然可能做的更多的是翻译工作,但是首先是必须是一个作家,才有可能对文本里面的修辞、审美有一个非常精准的理解或者是体会。另外与会嘉宾们也对语言的变迁、翻译对文学的影响等话题展开了讨论,毕竟,语言是鲜活的、具有时代性、并在不断变化的,文化碰撞与文化交流也是有趣又永远谈不完的话题。

  对谈嘉宾介绍:

  李素与爱理是来自捷克的著名汉学家、中国文学翻译家。

  李素,原名Zuzana Li ,捷克人,翻译家。2003年至2006年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现代文学专业博士,曾在捷克两所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阅读和翻译课程。翻译过张爱玲、苏童、刘震云、王小波、梁鸿等作家的二十多篇中短篇和七部长篇小说,2016年荣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目前正在翻译宁肯的长篇小说《天·藏》。

  爱理,原名Denis Molcanov,捷克人,翻译家。1999年毕业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曾长期生活在法国和中国。翻译出版有莫言的《酒国》《丰乳肥臀》、苏童的《罂粟之家》、李洱的《花腔》等长篇小说。

  宁肯与梁鸿是国内著名的作家、学者,他们以自己的作品和学术研究,参与了当代中国文学生态的建设。

  宁肯,著名作家,1959年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中文系。1998年开始长篇小说写作,现已出版《蒙面之城》《沉默之门》《环形山》《天·藏》《三个三重奏》《中关村笔记》《城与年》等著作。

  梁鸿,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有非虚构文学著作《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新启蒙话语建构》《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文学著作《神圣家族》。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