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明:对实体书店未来的十个想象

2017年07月18日14:55   新浪读书   微博

  第五个想象:书店成为智力型自由职业者工作空间

  这两年,我成了自由职业者,而且身边的朋友中,自由职业者也越来越多,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不再创办企业,或者加入一个组织、成为团队成员,而是从事咨询、写作、自媒体等智力型非全时工作。

  我们这些人,有个普遍的爱好,就是去咖啡馆,有的人是为了约人见面,有的干脆就在咖啡馆工作。这样一个逐渐扩大、数量相当可观的人群,他们去咖啡馆,无非是需要一个能坐下来谈事儿或者工作的场所,而不是为了咖啡,这样的功能,其实书店也可以有。如果附近有一家书店能满足我的需求,我一定会选择去更有文化氛围的书店,而不是去纯粹的咖啡馆。

  于是我就大胆想象,成为文化空间的书店,只要对社区的覆盖度足够好,未来很可能成为智力型自由职业者的工作空间。

  第六个想象:主题书店和主题书店连锁化

  网上书店品种极大丰富,大型书城的品种也非常全,一家书店,无论选择多大的品种规模,都会被网店和大型书城覆盖,而且我发现,大家都紧盯畅销书,书店品种的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

  既然我们把书当成吸引顾客来店的理由,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选品,才能吸引顾客到你这里来呢?我认为,成为主题书店是可选的方向。南京的三石兄,近年就成功策划了多家主题鲜明的书店,推动了这些书店商业模式的升级。

  我的想象是,未来可能有越来越多的书店,选择成为主题书店,比如儿童、健身、美食、生活、旅行、琴棋书画等等等等,然后在这一主题内,垂直延伸,组合进各种与主题相关的服务,比如儿童书店组合进儿童教育,健身书店组合进健身教练和健身房、美食书店组合进食材和针对主妇的烹饪培训,旅行书店组合进旅行顾问和旅行社。

  当这些模式磨合成功之后,很可能会出现跨地域的连锁主题书店,从而诞生连锁书店的一个新形态。

  第七个想象:行业门店书店化

  这个想象,你可以纯粹把它当成空想,因为我自己也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实例。

  那我是怎么想起这件事的呢?近几年,去银行办事,我发现,随着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发展,去银行门店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银行又不太可能撤销这些门店,如果这些门店能成为组合进生活主题书店的复合型空间,对大家来说,岂不都是好事?

  同样的店面还有二手房企业的店面,他们几乎覆盖到每一个大型小区,但基本上是门可罗雀的状态,如果在二手房店面组合进家居主题的书店,双方岂不是相得益彰?

  还有旅行社、还有各种各样的儿童教育培训机构,每一类型的行业门店,其实都有组合相关主题书店的可能性。

  所以我就索性把这个想像大胆地提出来,说不定可以启发到哪位有心人。

  第八个想象:生活形态和生活形态书店连锁化

  十年前,我和很多去台湾旅行的书业同仁一样,在台湾诚品的信义店呆了很长时间,仔细观察诚品到底是什么样子;去年,到日本开会,我又专门去到茑屋书店的代官山店呆了大半天,仔细观察茑屋书店是什么样子。

  参观茑屋回来之后,我一直在想,茑屋和诚品到底有什么不同?后来我想明白了,茑屋是极高水准的生活形态书店,而诚品,是极高水准的大众书店。

  诚品是面向大众的,他并不针对特定人群,而是用高水准、精致化的选品和其他业态组合,吸引各年龄层的顾客,既包括年轻的文艺青年群体,也包括各年龄层的普通白领群体、蓝领群体、金领群体。

  但茑屋代官山书店不同,它很明确,是办给中年以上,生活富裕稳定、有一定经济实力也有一定空闲时间的目标顾客的,他为这样一群消费者,组合了符合他们生活形态的商品和服务,然后用茑屋创办人增田宗昭先生的话说,“向他们做生活方式提案”,让他们看到自己心目中更理想的生活。这就是诚品和茑屋的差异所在。

  去年夏天,我们全家去苏州古镇同里旅行,在一个美丽的水巷中,和猫空书店不期而遇。但进去之后,我就不明白了,这样一家以卖明信片和其他文创产品为主的书店,为什么成为年轻人那么向往的书店呢?

  想明白了什么是生活形态书店,我突然就理解了猫空。它是一家典型的生活形态书店,但不是办给我这样的顾客的,他的顾客,是那些向往诗和远方的文艺青年,这样的顾客群,当他们隔着古镇的水光和船影,看到猫空的灯火,那种感觉,应该和我在日本京都的深巷里遇到一间建于唐代的寺庙,是一样的吧?

  诚品的书店理念,曾影响到了一代书店人,我相信,茑屋的理念,在实体书店业,应该会产生不亚于诚品的影响。而且我认为,中国消费者对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的日益关注,也为生活形态书店的大量诞生,提供了一片沃土。

  所以我的想象是,未来针对某一特定群体,比如主妇、奋斗中的城市白领、40+、50+人群的的生活形态书店,会大量出现,而其中的佼佼者,很可能在全国建立生活形态书店的大连锁。

  比如我看到一个很大的群体,奋斗中的城市白领,25-40岁,他们处在人生的上升阶段,特别需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他们积极买书,而且也是各种线上线下进阶课程的主要消费者,如果结合他们的生活形态,创办一家以他们为目标消费者的“城市书店”,组合进他们生活形态中需要的图书、商品和服务,很可能就成为与目前书店有明确差异的新型连锁书店。

  第九个想象:未来的书店,将主要是小众书店,而非大众书店

  这个想象,由关于生活形态书店的想像,延伸而来。与诚品相比,茑屋代官山店是小众的,但是按照长尾理论,未来的商业是小众市场,当某一小众群体的需求被识别并被充分满足,它就会成为一个大市场。茑屋其实是用提供不同生活形态提案的店铺,或者在一个店铺,比如茑屋电器中,针对不同人群的生活提案,做透了小众市场的生活形态。

  这个想,还来自我自己的一个切身感受。出于研究的需要,我去过很多书店,它们都很棒,而且我也和很多书店创办者是很好的朋友。但作为一个顾客,我发现,我找不到一间让我想花一两个小时慢慢看书,然后坐下来享受一杯咖啡的书店。这件事让我纳闷了很久,直到琢磨透了生活形态书店的内涵,我才明白,那些书店,都不是办给我这样生活形态的顾客的。但我也确实想象着,能不能有一家这样的书店,正好嵌入我这种相对慢节奏、安静的中年生活,成为我生活形态拼图特别吻合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十个想象:实体书店成为新零售的入口之一

  我说这个,你可能会笑,我的天,这个想象真是大胆,咱们实体书店还被电子商务碾压得这么厉害呢,哪里有可能成为比电子商务更先进一步的新零售的入口?

  但是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全球的电子商务,是从哪里肇始的?亚马逊最先卖的是什么?当当最先卖的是什么?京东在3C上取得巨大成功后,增加的一大品类又是什么?没错,都是书。

  书这种商品,品种多、价格低、消费者广泛,具有天然的引流功能,既然图书能为电商引流,又如何能肯定,它不能新零售时代即将诞生的“多元零售新形态与新物种”引流呢?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这些奇谈怪论的某一处,能给你带来一点小启发,也希望你能批判地看待这些观点,不要被我的大胆想象误导。

上一页 1 2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