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年度好书颁奖礼在北大举办 年度好书空缺

2017年01月10日21:50   新浪读书
梁文道获得新京报年度致敬阅读推广人称号梁文道获得新京报年度致敬阅读推广人称号

  空缺,这是新京报2016年度好书致敬礼上最出人意料的关键词。2017年1月10日,新京报年度好书评选活动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今年的新京报年度好书评选,自2016年11月初启动以来,在微信端陆续推送12大门类,共计120本好书入围名单,邀请读者参与评选与投票,同时邀请三十多位书评人、作家和学者进行初评,决选出图书36种。之后经过由王奇生、陆建德、杨葵、熊亮等12位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的终审评委会评选出2016年最终好书名单。

  按照往年惯例,会在12个门类中选出一本当年的“年度之书”,然而,身处多元时代,读者的阅读品位日益多元化,阅读选择的范围日趋宽广,出版的数量和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想要选出一本既有品质和态度,又能反映全年的阅读趋势,且引发人们广泛讨论,甚至深刻影响人们阅读和生活方式的书籍,这项工作在今年显得十分困难,经过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集体商议、斟酌再三,决定将“2016年度之书”空缺。

新京报年度好书致敬走过了十三年,颁奖典礼也是老友相聚新京报年度好书致敬走过了十三年,颁奖典礼也是老友相聚

  年度之书的空缺,透露一种更多元的可能,而多元之中贯穿着书评周刊稳健的主张: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以期带去理性和诗意的光芒。在文学、艺术、社科、历史、经济、教育、儿童、新知、生活、国故、再版、畅销等12个类别中,分别评选出了包括《帕斯捷尔纳克传》、《杨先让文集》《马克思·韦伯与德国政治》、《西班牙内战》、《大国大城》、《我和教育》、《月亮粑粑》、《纳博科夫的蝴蝶》、《树之生命木之心》《陈梦家学术论文集》《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巨人的陨落》等12本获奖图书。

  这些获奖图书,体现一种多元的阅读期待,期待在文学的时间河流里徜徉,期待回望曾经的文化故土,期待寻找阅读的历史轨迹,期待打开崭新的智识世界,期待发现启蒙教育的盗火者,期待在一个尊严的社会中获得美好生活。而这些阅读期待,呼唤的是一种人之为人的觉醒意识——在中国的当下情境,亟需这一代人直面时代的思想困境,并以坚定的勇气构建幸福生活。诚如以《大国大城》摘得年度经济类好书的作者陆铭所言,“我们既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实践,同时接受了现代社会科学体系教育,在经验上,可能比下一代更丰富,在现代科学知识的理解上,比上一代更加接近整个世界的全球化体系。如果用三个字来形容,我们这代人就是 ‘ 正当时’”。

  在年度好书评选之外,今年延续了往年书业特别致敬的环节。本土原创童书品牌“小活字图话书”摘得2016年度致敬出版品牌之冠。十多年前,中国几乎没有绘本文化,近年来这块曾经空白的图书板块发展迅猛,在此情况下,“小活字图话书”既不降低美的标准,也不回避现实缺憾,先后推出《在黑煤山上玩的时候》《竹林里的青蛙公主》等一系列丰厚而清丽的绘本,它所持的“爱和思想、文明的火种”,不停地在浸染社会公民教育的底色。

  与此同时,今年斩获第74届雨果奖的青年女作家郝景芳,被授予新京报年度致敬青年作家的称号。从最初的长篇科幻《流浪苍穹》到短篇小说集《孤独深处》,再到现实主义长篇《生于一九八四》,郝景芳以科幻为媒介,为我们思考当下时代提供了另外的可能性。郝景芳一直希望自己能为同龄人写作,同时,“由衷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能对人类未来和人性善恶有更为广博和纵深的认知。”

  从2004年起,新京报年度好书致敬走过了十三年,如今回眸望去,虽然今日的阅读与写作生态已经完全不同,出版业也发生了巨变,但新京报书评周刊始终坚持“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宗旨,希望在阅读中持守自我,回望传统,尊重多元,并继续在阅读中寻找契合我们时代特质的精神家园。正如获得年度致敬阅读推广人的梁文道所言,“能阅读,就是最大的奖赏”。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