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风潮之下,如何让阅读“深起来”?

2016年03月15日14:20   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以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电子终端为主要载体的“碎片化阅读”颇受人们关注。“碎片化阅读”的特点即阅读模式不完整、断断续续。随着这种阅读方式“普及率”越来越高,类似“碎片化阅读导致人们缺少思考”、“浅阅读盛行”等话题一再被提及。日前公布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二章第十一条亦提出,要“加强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这也引起了人们对数字阅读的讨论。在数字化风潮之下,阅读的“深”与“浅”真的只能决然对立吗?

  数字阅读风潮之下的“碎片化”

  在全国很多的大城市,一个场景越来越不鲜见:地铁里、公交上,许多人手里都捧着手机、电纸书或者平板电脑,或者在刷朋友圈、读公号文章,或者刷微博、读网络小说,阅读与旅途一样,变得行色匆匆。

  随着数字阅读的盛行, “移动文学”亦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就是使用手机客户端进行创作,随写随传,在与网友的互动中进行修改。这股风随即“刮”到出版界,一本本“豆瓣图书”、“微博图书”纷纷上市,内容大半是网络红人首先发表在网上的文章。

  2015年4月份,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8.6%,较2013年的76.7%上升了1.9个百分点。

  对于这份报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调查结果来看,数字化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算是平分秋色,但数字化阅读略占上风且发展极为迅速。

  “指尖阅读”与“埋首经典”的矛盾

  其实,所谓“碎片化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新生事物,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和期刊阅读,也可以归入此类。徐升国说, 碎片化阅读,主要指的是对类似微博、手机这种短的内容,或者长的内容被拆散后,通过零碎时间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此外,还包括网上的一些“百科”、“知道”等。

  很长一段时间内,图书都是阅读所指的不二对象。数字化派生了“指尖阅读”,对人们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形式均产生了较大冲击,同时呈现出显着的娱乐化、碎片化和社交化现象,使阅读的定义逐渐重新改写。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阅读变得‘深’起来”成为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与“浅阅读”相对,深度阅读通常意味着对书籍、期刊等纸媒的阅读,以及伴随的深入思考等等。而碎片化阅读趋势不断发展,不可避免的占用了人们原本用来埋首经典的时间。

  但这二者真的决然对立吗?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一位读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那些碎片化的信息、文章确实挤占了不少阅读时间,“这些东西也很难说有多少思想或深度,真的要提升人文内涵还是得回去读经典。我认为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就是将微博、微信这种东西转化为读经典的载体”。

  “浅阅读”时代的“深思考”

  近几年,国家、社会对全民阅读的重视显而易见:“北京阅读季”着重推广阅读,“倡导全民阅读”三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就在2月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布,面向全社会征集建议。“碎片化阅读”如何实现由浅到深的转化,也成为人们的一个关注点。

  在徐升国眼中,微信阅读其实可以成为全民阅读的有力推手。他分析了这类社交化阅读的态势:以自媒体的形式发布、读者自传播的方式流传。只是,这个“推手”算不得完美,“它们在内容深度、系统性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并不能完全取代深度的纸质阅读”。

  “我们可以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将‘深阅读’与‘浅阅读’有机结合,平衡发展,这才是我们当下面临的一大挑战。”徐升国认为,关键在于,要研究如何使阅读内容能以碎片化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以适应城市节奏,“比如把一部长篇小说切分成数个部分,以‘碎片’的形式给大家阅读,最终也是有效的阅读内容”。

  不过,胡野秋觉得,碎片化阅读始终不可能完成真正的经典阅读,“经典是一个整体,不可切割。只有用整体时间‘交换’整体内容。微信、微博等‘碎片化’工具不可能完成深度阅读,最多只能起到对经典广而告之的作用,却无法替代经典阅读本身”。(上官云)

(责编:chico)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