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宋鸿兵《货币战争2》:复苏你的理解力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03日 10:11  今日消费

  还记得那本曾让我们初次领教金权的能量的《货币战争》吗?这本各方面好评如潮的书,在开启国人认识西方世界的全新思路的同时,书中太多的“不解之谜”也让读者心存疑惑:少数国际银行家们真的能够控制国家的政治吗?真的能够制造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吗?真的能够左右历史的进程吗?他们是怎样来实施他们的影响力的呢?于是《货币战争》在一部分读者心中定位成了“初看离奇,细想有理,反思存疑”。

  2009年8月《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打造的又一场文化饕餮盛宴——《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声势浩荡地再次来袭,冲击这个夏天的中国经管图书市场。与《货币战争》相比,《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更系统,更完善,更严密,更趋向于现实。该书以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宽广的金融视角,宏大的历史纵深,深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史实数据,全景与立体地展现了主宰当今世界的金融势力集团之间的合纵联横,相生相克的微妙关系。它以独特的思路,把很多历史学家没有想通的历史悬疑解释得令人拍案叫绝,把许多经济学家无法理解的经济奇迹疑解释得令人心悦诚服,把许多军事学家不可思议的用兵方略解释得令人无可挑剔。

    书中交相辉映的亮点,串联成众多的彩虹,划破了历史的迷雾,勾绘出天下的兴亡。其中对德国发展历程的分析,更是这些灿烂彩虹中特别绚丽夺目的一条。不仅照亮了历史,而且启迪着未来。据该书的出版方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相关责任编辑介绍,作者宋鸿兵为了完成这部史诗般的著作蛰伏3年,呕心沥血,在1000多个日日夜夜中,阅读了上百部各家族史,各国经济史,各类文献,地图,杂志,报纸,网络文章等,总阅读量超过了5000万字,平均每天5万字的阅读量,在2009年的日子里,平均每日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曾连续8周通宵达旦地工作。该书自创作以来,经历了多次反复,几易其稿。尤其是最终定稿时,结合出版社编辑,营销,发行整个团队的意见,作者又对其作品进行了精雕细琢,使本书行文流畅,力度浑厚,发人深省,引人入胜。当你读完《货币战争》以后,你将发现它不仅更加深入,系统和全面地解答了你心中的疑惑,使其与前一本书相互印证,互为补充,而且其理论体系更趋成熟,对历史的理解更加透彻,所体现出的思想水平又有了一个巨大飞跃。

  创作谈

  当普罗大众获知了未来的端倪,他们现在的行动就将改变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宋鸿兵

  今日消费:您为什么要写《货币战争》系列丛书?

  宋鸿兵: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有一种心理能量。这种能量越强,持续时间越长,聚焦度越高。那么这件事的成功率就越大。做事本身其实是一种内心能量向外释放的物化过程( 从骨子里看。我觉得自己是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一种与生俱来的文明优越感始终激荡在灵魂的世界里。这种心理能量并没有因为大学时代西方思潮的冲击。和后来在美国十几年的教育,工作和生活的浸泡而发生一点点衰减。相反。这种能量在不断地增强。就像相信太阳会从东方升起一样,我对中华文明会重新成为人类文明的中心这一点从来就没有怀疑过。对我而言。这不是一种推测或想象。而是一种毋庸置疑的必然,这不是一种源于外部的理想。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宗教。我的直觉是,中国势必将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并将具有左右整个世界命运的力量。但是,令人焦虑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实力日趋强大的国家,却严重缺乏一种面向全球的战略思想体系。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都在关注内部事务,极端缺乏全球意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观念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准确的,西方的强势文化话语体系干扰了中国基于自身利益的世界观。应该记住,历史永远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作为弱势的中国必须有意识地彻底解构西方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及其话语体系,并重新还原世界历史的本来面目。

  历史发展的基本原动力就是人与人利益之间的博弈,而利益的最高的体现形式就是金钱,特别是在工业革命时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历史进程中更是如此。因此,扭住金钱这一线索,就抓住了西方近两百年历史演进的主要矛盾。金钱及其衍生产品——金权,恰好又是中国人最不熟悉的领域之一,所以中国的战略家们始终没有摸准西方社会的主要脉象。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难以建立正确的全球战略思想体系。

  如果说当年马汉的海权论,杜黑的空权论,富勒的机械化战争论对热战时代的国家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在当今的核武时代,大国之间的热战很可能将退居从属地位,看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更可能成为大国博弈的主导方式。《货币战争》这一全新的战略思想体系的建立,对于中国未来的和平崛起应该具有一定的意义。

  人活一世,总需要给社会留下一点东西。《货币战争》丛书的思想体系也许还很粗糙$有些观点也并不一定正确。但是,我希望它至少代表着中国人试图在21世纪建立起一套全球战略的大胆尝试。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像我这种个性的人不知疲倦地努力工作。

  今日消费:《货币战争》的写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宋鸿兵:这问题还真不好回答。这本书的雏形和基本内容在写作《货币战争》的时候已经萦绕在脑子里。由于第一本书的容量有限,超过90%的信息必须删减。但其价值却让人难以割舍,于是就产生了写成系列丛书的想法。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后2006年夏,当《货币战争》脱稿之后,就开始思考后续的内容,继第一本《货币战争》主攻美元的来龙去脉之后,想进一步透彻地厘清欧洲各国金融博弈和欧元的前因后果。因此在货币战争系列丛书的列表上,第二本叫作“欧元篇”。2007到2008年,“欧元篇”的资料和框架已逐步汇集和初建。

  在大量阅读英文原版欧洲各国经济金融史, 多部欧洲著名银行家族的传记和史料过程中,一个多年来萦绕于心的问题越来越清晰和猛烈地冲击我的思路:这张整个世界金钱博弈的关系网络上的关键结点,究竟是国,还是人,在欧美各国争夺货币和经济控制权的厮杀中,我看到若干老牌银行家族的身影无处不在, 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背后,每一位国家首脑政要身边,都隐现着一个个金融家族无声无形而至关重要的操控。他们才是掌控世界的真正权势集团。

  今日消费:在《货币战争》的创作中,您都经历了怎样“难熬”的历程?

  宋鸿兵:同第一本《货币战争》一样,全书每一部分都经过整个团队的 “严拷”。尤其是其中颇具争议的诸多疑点和问题,我和每一位研究员反复求证,辩论,数不清有过多少次开至深夜的讨论会, 大家尖锐“扔砖”,我一一接招,有时要把整段章节重写几次,才终于过关。工作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上百本为此书作背景资料的书和相关文件。时常为查证一处引文出处,我和研究员们要把几本厚厚的“砖头”从头至尾翻查几遍,终于“筛”出确实无误的资料,如获至宝,大家笑称为“淘金”。

  在密集写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我频繁出差,出国,其中一段时间每周都带着书稿在机场里,飞机上,见缝插针地写。时而思绪如泉,来不及一一写下,我就用手机或录音笔录下来。帮我把录音整理成文字的秘书被迫习惯了要从各种各样嘈杂的背景噪音中分辨我的声音。2009年5月,我重病的母亲陷入病危。自从离家去上大学,二十几年来我在母亲身边的日子屈指可数。我带着书稿陪护在母亲的病床前,寸步不离。母亲情况最危急的那些日子里,每一个白天和夜晚都无比难熬和令人心碎,而书稿也到了最后冲刺的关键阶段。在越来越少的母亲神智清醒的片刻时间里,我握着母亲的手,看懂了她用眼睛对我说的话。当母亲再次陷入昏迷,我继续埋头写作,却无论如何不能抑制住泪水。冥冥中,母亲似乎在陪伴着我,等候着我。在我将全书最后一个章节完成之后两天,母亲仙逝。(记者 冯阳)

(编辑:张佳怡)

  相关连载:

点击进入阅读

  相关专题:《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官网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货币战争2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