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迦南这些年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4月28日 05:48  新浪读书

  人称水右散人,著名旅英中国画家。1955年出生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83年,创立中立美术工作室(中国第一个独立的职业美术工作室)。1988年,前往英国伦敦,继续从事职业画家创作生活至今。在北美、欧洲、亚洲多次举办画展和讲学,作品被世界多家博物馆与基金会收藏,为海外最重要的中国画家之一。近年来居住在英国伦敦、中国北京、法国须尔堡三地。

  王迦南的山水令人联想到宋元时期的山水画,尤其使人想到宋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那长长的青绿山水画卷却不是画的宋时期的写实风景或江山,而是绵延无尽的青山。很显然,王希孟并不是要记录当时的宋代江山,而是在绘画中营造自己理想的家园、精神的家园。王迦南的山水蛮荒的野山瀑布,清流小溪,茅舍小桥在充满着现代摩天楼和高速公路的今天根本就不存在,那种野性和放逸。那种天然和蛮荒都只是艺术家刻意追求的境界,是他在梦里寻找的精神家园。

  尽管他是一个足迹遍及整个世界的流浪画家,但他对古老的中国文化传统有着深深的迷恋。他与宋元绘画原作的亲密接触居然是在远离祖国的西方博物馆里。在那里,他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宋元绘画的伟大,这是真正的伟大文明的盛期之作:那样的古朴与精致,纪念碑式的雄浑中又带有一丝苍凉。这样的苍凉也逐渐渗透到他的山水画中。

  王迦南的山水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在于他展示了大自然的雄浑与博大:绵延的山脉、高耸的山峰、夕阳中无边的似血残阳都在他的画面中一再描绘。这雄浑博大的后面蕴涵着一种悲怆的英雄主义、一种纪念碑式的庄严。这些特点似乎与艺术家本人那放荡不羁的性格相去甚远,但它却包含着他的理想追求。生于50年代的他,自幼接受的是革命的理想主义教育,他从小崇拜英雄,十二月党人、汉尼拔与亚力山大。他崇拜他们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跋涉于苍茫的雪原,漫长的道路尽头是不可知的命运,然而他们却傲然前行。

  “这几年我想的和做的似乎都和挥之不去的英雄主义情结有关。那种像爆炸一样的感情,无法宣泄的感情,总在折磨着我。无论是山水还是风景,挥之不去的英雄主义情结感情在里面纠缠不清。我想可能是因为感情一直找不到一个出口,每找到一个机会就宣泄一部分。”于是王迦南每每拿起画笔,都像是在寻找一个火山的爆发口。青色蓝色的水墨,已不能契合他内心所有矛盾、斗争、情感的冲撞,红色,反映着画家的精神本质、情感倾向,别无选择地从视觉上能够平衡他的感情要求。于是红色成为他近几年绘画的主色,而具有平静和悲壮的秋景,由于季节中的“世外”之感,也常常成为他创作的主题。

  对他而言,山水、石、桥、无奈的人都只是一种符号,用以构成理想中的山水。这样的山水都带着不同的强烈的情感,而情感又是通过所有的细节表现出来。他对山的理解更接近于中国的传统精神和美的理解,他的山水隐藏着他的内心感受,画的每一笔都是他情感的延伸。在描绘这些山水时,他的悲喜都被牵扯着,当一笔拐弯时,他的心也在跟着转弯。所以,不论是逶迤的山脉,还是喷发的岩浆,都是艺术家精神在笔墨中的倾泻。而当他的画完成后,他凝视着自己的作品,也与它有一种对话、一种无声的交流。

  王迦南的山水中所点缀的人物则是他与自然对话的载体。在大自然面前,在不可捉摸的命运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也是无奈的。所以,他画中的人物常常是一袭白衫、形单影只,或牵驴徘徊于独木桥上,或漫步沉思于清流和群山之前,他们是隐世的修行人、还是失意的文人?在现代社会已不存在的蛮荒山野里,他们在寻找着失落已久的天然性情还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呢?

  当我们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中,在紧张的生活节奏里抽出片刻的闲暇驻足在他的山水画前,我们的心随着他的悲怆和迷茫而跌宕起伏,随着他的山水在季节的变换中展现飞逝的世间强烈的色彩与情感愉悦交织的一瞬,疲惫的你也许能感到一种身心远离尘嚣的休息。

  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在他心中挥之不去的还是中国情结,除了用笔下的山水画来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还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这可以说是他与艺术结缘的一个纽带。孩提时的他,并不明白剪纸其中蕴含的深意,只是单纯的觉得好看,从而产生越来越深的兴趣。

  也可能正是因为他喜欢剪纸,后来才走上了画家这条路,很难说得清楚,总之在他开始学画画以来,一直到1978年他考上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都一直在有意识的关注和发现着中国的民间剪纸,开始完全是下意识的只是喜欢,后来随着他一天天的成为一个职业画家,经常到全国各地去写生,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和当地的民间艺术家去交流、去搜集,开始时是为了好玩,后来是有意识的向他们去学习,从六十年代中期一直到现在,他都已经想不出来已经搜集了多少张剪纸。

  而他的太太蔡小丽,碰巧是从中国民间艺术非常深厚的省份—陕西省的西安市考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的,从西安这样的一个城市长大,你想不接触这些东西都不行。他们俩是一届的同学,从同学又变成了夫妻,由此他们除了画画外又多了一项共同的爱好,他们不仅把之前各自收藏的剪纸和位一处,而且尽量把在中国能够搜集到的剪纸都尽量的收集起来。

  1988年移民英国后,偶然的一次机会发现在英国的中国城中居然有无数的中国出口到英国的剪纸在卖,这些剪纸的年代上至五十年代,下至八十年代初,经过大跃进、社教四清,包括文革到文革后期的,各式各样种类之多之全,工艺水平之高,很多是我在国内不曾见过的,这么多好玩的东西,在英国根本也没有什么人买,所以我们一下子就买了不少。

  后来他们每次去世界各地去办展览,都有意识的去当地的唐人街看看剪纸,如果看见有意思的就顺便买一点,他们在国外一住就住了十几年,跑了很多的国家,这中间也有回国来旅行,这些旅行都在不断的丰富他们的收藏,直到有一天整理这些剪纸的时候,再加上原来在中国收藏的,大致的统计了一下,估计他们已经有了好多万张剪纸,后来他们开始在西方的许多大学,博物馆,艺术节上做讲座,开课,写文章介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而在国外这么多年,他时时都觉得外国人对中国的民间艺术或者是整个中国的认识实际上很多都是非常片面的。很多外国人都是自认为很高明的,但照他看来,就算是连很多外国汉学家对中国的看法都是很幼稚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实实在在的在中国生活过。

  不只是外国人,现在中国那些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小孩是被归过零的小孩,他们对外来的东西都如数家珍,但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同上面提到的老外比起来也都差不多。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不仅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全盘西化,连周围的建筑也都全盘西化了,这种西化和旁边的中国传统建筑总有点那么不协调,这种事你只要到北京前海的桥上看一下在远处湖水后面露出的国家歌剧院的金属大圆蛋和旁边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就会懂了。每当他看到这些不协调的东西心里总会觉得有一些遗憾,北京的老建筑,加上老城墙和壮丽的城楼原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千年的城市建筑形象的体现了所谓的中国精神,就这样慢慢消溶完了,真是非常可惜,也有很多的不甘心。

  从世界上他走过的其它地方看,如伦敦、巴黎这些地方,从城市的面貌上还是有着非常鲜明的文化特点,这也并没有影响人家搞现代化。所以他想烧老房子可能是我们的一种文化特点,项羽不是也烧了阿房宫吗?每一代的人都要把上一代人的房子烧掉,但是总是会有些人要把一些烧剩下来的东西保存下来,以便将来给后来的人看,这种强烈的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愿望促使他形成了做一本与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有关的书的想法。

  但是如何写出一本这样的书,又不会使大家觉得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直到有一天他开始把收藏的这些剪纸的意义放到他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思考一起来比较的时候,编一本有一定顺序的、介绍传统文化与传统生活方式与怀旧,乡情这样的想法才开始成立。但这是一个十分繁琐又耗费时间精力的工作,为此不得不暂时将画画的工作搁在一边,只求能尽心尽力尽快地完成这项工作,实现自己长久以来的夙愿。

  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浩瀚的巨大工程,单靠一己之力很难发挥出作用。他在追寻自己的艺术道路中,始终不忘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推广和传播,由此也结识了许多的有识之士,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著名学者迈克·苏立文博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第一个系统的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西方人,是西方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的权威,他的很多学术研究成果都被看作是西方研究中国美术史领域中的里程碑式著作,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至今仍然被作为行业标准,即使是在中国,现在也很少有像他那样致力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学者。在长期的交往中,对中国美术的喜爱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王迦南也一直努力希望把苏立文博士介绍给中国人民,唤起大家对中国美术史和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视。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王迦南筹划苏立文藏品展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认识这个对中国艺术有着深厚感情的外国友人,又一次唤醒了大家对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艺术这个主题的思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