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谈饮食文化:袁世凯钟爱河南菜鲁迅吃饭很讲究

2014年04月08日10:15  人民网  

  原标题:袁世凯九房姨太太多擅做菜 可吃到天津菜、高丽菜

  二毛谈饮食文化:袁世凯钟爱河南菜鲁迅吃饭很讲究

  袁世凯

  二毛谈饮食文化:袁世凯钟爱河南菜鲁迅吃饭很讲究

  鲁迅

  二毛谈饮食文化:袁世凯钟爱河南菜鲁迅吃饭很讲究

  张大千

  二毛谈饮食文化:袁世凯钟爱河南菜鲁迅吃饭很讲究

  自古以来,美食很大一部分是靠名人、靠文人墨客推动的,这一点在民国时代表现得更为突出。被阿来、野夫等众多作家称为“诗人大厨”的二毛,是《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顾问,近日,他推出一部关于美食的故国风情录——《民国吃家》,再现“一个时代的吃相”。

  生于巴蜀之地的二毛,是上世纪80年代莽汉主义诗派代表诗人,也正是在那个年代,他开始了对于美食的追寻之旅。此后,无论是开餐馆,还是写美食专栏,他的身边始终追随着一大群文人作家朋友。

  在二毛看来,“吃吃喝喝并非小事”——从美食到食事,从食事到人生,名人的饮食情趣,食物的典故内涵,透露出的是亘古未变的生活气息。在新作《民国吃家》中,二毛记录了民国年间各色名人关于“吃”的故事,有每天必吃清蒸鸭子的袁世凯,也有“近乎酒鬼”的鲁迅。

  “民国之后,宫廷菜的独特和禁忌性,至高无上性,都逐渐黯淡了下来。宫廷厨师、官宦家厨和大家族的厨师都流落到民间,或者自己开饭店,或者到新的富户和权贵家中做厨师。”二毛谈到对民国美食的认识,认为这是一个美食大交融,宫廷菜、贵族菜大众化的过程。

  二毛痴迷民国食谱。民国食谱中的那几句秘诀,“拿油入锅,用烈火烧他一个极热;拿菜入锅柴的一声,引铲乱炒”,于他,像听评书一样舒服。在《民国吃家》中,二毛还讲述了张大千、张学良等人的美食情缘,“菜品的最高层次和境界就是与文化的高度融合。”

  作家野夫在《民国吃家》的序言中写道:“我还没看见一个同代人,能像二毛那样,用诗歌将食色笼络在一起,使汉语和菜肴都变得性感十足。二毛的美食随笔,是一个诗人加厨师的杰作,因此迥异于一般的外道中人。”

  袁世凯:“民国吃家第一人”

  二毛认为“民国吃家第一人”当数袁世凯,他在吃上太有代表性了:他是清廷高官,喜好清宫菜;他还是民国大总统,钟爱家乡河南的美食;他娶了九房姨太太,其中多位都擅做菜,包括苏菜、天津菜、高丽菜。

  在宫廷菜上,袁世凯有个标准——凡是慈禧喜欢的,他都喜欢。特别是清蒸鸭子,这道菜也是乾隆皇帝的最爱,深得袁世凯的胃口。此外,袁世凯还沿袭了在朝鲜担任总督时养成的习惯: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先喝一碗人参汤,6点多再吃早饭。

  袁世凯的姨太太也常会做拿手菜给他吃,他最宠爱的五姨太是天津杨柳青人,最擅长做韭黄炒肉丝以及红烧肉。袁世凯最喜欢用馒头伴着这两道菜吃,非常下饭。

  二毛说,正是以上种种因素的结合,袁府的菜品呈现出了宫廷菜与大众菜相交融的典型特征——清蒸鸭子一定是放中间,韭黄炒肉丝是放东面,红烧肉是放西边,还有蹄髈肘子。

  鲁迅:把吃饭看得很重

  北京是鲁迅从日本归来后长期生活过的城市,从1912年到1926年,他共生活了15年。从这一时期鲁迅日记中,二毛发现他去过的有名餐馆有65家:广和居、致美楼、便宜坊、集贤楼、览味斋、同和居、东兴楼、杏花村、四川饭店、中央饭店、广福楼、泰丰楼、新丰楼、西安饭店、德国饭店等。

  “作为大文豪,鲁迅把吃饭这件事看得很重,在日记中占了重要篇幅。这是民国新风尚,不同于古代文人‘君子远庖厨’的习惯。”二毛分析。

  在众多餐馆里,鲁迅去得最多、最喜欢的是广和居。这里是北京文人雅士以及官员常常聚会的地方,在民国时期非常出名。鲁迅当时住得离广和居很近,他常呼唤三五好友在此小聚,如有客人拜访,他甚至会直接让广和居送“外卖”到家里。

  最重要的原因,是广和居有鲁迅喜欢的菜,那里的菜式基本上是宫廷菜改造的,如潘鱼、炒腰花、油炸丸子、四川辣鱼粉皮、沙锅豆腐、清蒸干贝、酸辣汤等,都算得上民国时期的代表菜。

  于右任:影响陕菜大师参加辛亥革命

  二毛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视为民国时期陕西菜的代表人物。信奉美食养生,写得一手好“草书”的于右任,一生为无数餐馆饭店题写过牌匾,也结交了无数名厨朋友。这里面最有名的餐馆要数南京马祥兴菜馆。

  在上世纪20年代,这家餐厅以经营熘八样清真菜为特色,主要菜品有美人肝、松鼠鱼、凤尾虾、蛋烧卖等。于右任为其题写“马祥兴”匾额,使这里成为国民党要员经常聚会的地方。据说白崇禧也是饭店的股东之一。国共和谈时,张治中曾在这里设宴招待周恩来。

  于右任结交的另外一个名厨是陕菜大师李芹溪,他的拿手菜有清汤燕菜、煨鱿鱼丝、炸香椿鱼、金钱酿发菜、汤三元、温拌腰丝、酿枣肉等。1900年,慈禧、光绪逃亡西安,李芹溪被召入行宫奉驾,慈禧对李芹溪的厨艺非常赞赏,亲书“富贵平安”四个字赐给他。

  然而,这样的经历并没让李芹溪对清政府产生好感,辛亥革命中,深受于右任反清思想影响的他,率领一支厨师队伍参加了西安起义,这或许是整个革命过程中唯一的“火头军”。

  革命成功后,李芹溪在西安开设了曲江春酒楼,一时间名声大噪。在反袁斗争和北伐战争期间,这里又成为国民党人经常聚会的地方。该酒楼1950年停业,1984年重新开业。(记者 欧阳春艳)

(责编:李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