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悲喜剧:秋瑾与“小丈夫”王廷钧的恩怨情缘

2017年08月09日16:46   华声在线   微博
“鉴湖女侠”秋瑾“鉴湖女侠”秋瑾

  时间往回走110年,1907年的7月15日,被称作“鉴湖女侠”的秋瑾英勇就义。

  在秋瑾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曾因父亲转任湘乡厘金局来到湘潭,后又嫁给湘潭巨富王黻臣之子王廷钧,与湘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本期文化版刊载《秋瑾与王廷钧的恩怨情缘》一文,试图从大量史实出发,还原秋瑾在湘潭的真实状貌。

  秋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被誉为“巾帼英雄”“鉴湖女侠”。秋瑾1895年随父移居湘潭,次年5月17日,与王廷钧成婚,生育一儿一女。在此居住8年后,于1903年随夫赴京定居。1907年7月15日,因组织光复军起义事泄而英勇就义。秋瑾与王廷钧的结合,既是一场爱情悲喜剧,充满恩怨情缘,也是促使秋瑾走向新生活,激发革命热情的巨大动力。

  一、初嫁情:千里姻缘一线牵

  浙江绍兴与湖南湘潭虽然相距千里之遥,但在19世纪末期的一根红线,把两地一对新人连在一起,婚姻中的女主角是祖籍浙江绍兴的秋瑾,男主角是湖南湘潭湘乡(今属双峰县)荷叶镇神冲村的王廷钧。秋瑾初嫁了,男女双方,才貌双全。在她的婆家故地,人们至今仍然传颂着秋王的不同寻常的婚姻故事。

  据《秋瑾传》记载,光绪十九年(1893),瑾父秋寿南随湖南巡抚邵友濂赴湘候补,秋瑾随父入湘。秋寿南先被签发到常德县厘金局。次年,又由常德调任湘乡、湘潭厘金局总办,秋瑾便与自己的哥嫂妹妹随着父亲、生母、庶母一起来到湘潭。

  在这里,秋瑾遇到了父亲刚交往的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长孙曾广钧。秋瑾从其学习诗词、书法,称其为“伋师”,把他看成父辈,二人多有唱和。由于有这层师徒关系,由曾广钧与李润生作媒,秋寿南做主,将秋瑾许配给王黻臣的三儿子王廷钧。王廷钧,字子芳,幼承家训,“读书善悟,书法秀丽”,为求取功名,曾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并两次参试,但皆落榜。王廷钧虽然科举失利,但无疑他是读了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的,也称得上是知书达理,腹有诗书之人,绝非蛮横无理、胡作非为的浪荡子弟。加之又是幼子,深受家人长辈的呵护,人也长的秀气,文质彬彬,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秋瑾为官宦千金,端庄秀美,有才女之谓。两人门当户对,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规中矩,符合常伦与社会习俗。1896年5月17日(四月初五),秋瑾与王廷钧在湘潭十八总顺泰栈举行了婚礼。这一年,秋瑾21岁,大新郎两岁。王黻臣给儿媳秋瑾的结婚礼物是湘潭城里的一间当铺,这在当时的湘潭引起轰动。

  王家是湘潭著名的富户,拥有良田万亩,并设有四处当铺,有“百万富翁”之称。王家住在湘潭十八总,这是一处五开间五进的铺面和住宅,连同厢房,有房百余间,十分宽敞。婚后,王廷钧一边经营当铺,一边延师课读;秋瑾则琴诗书画、练拳习武,夫妻切磋学艺,琴瑟和谐。王家以迎娶秋瑾为荣,王廷钧也以妻子能诗文为傲。婚后次年,伴着儿子沅德的诞生。王廷钧自知是平庸之辈,但也能从善如流。当他听到别人盛赞秋瑾的诗名,便高兴得满面红光,及时向秋瑾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之情。他深感时代骤变,不甘落伍,也曾学习洋文,但与秋瑾的鲲鹏志向相较,他的努力犹如攀缘的壁虎,总是赶不上她的步履。

  秋瑾与夫君大多时间住在湘潭,也经常回老家湘乡荷叶神冲。婚后,家中大事小事都由秋瑾张罗,这不仅是因为她要年长王廷钧二岁,当家理事早,而且能干,又有主见。

  1901年11月秋父寿南在湖南桂阳知州任上去世,秋瑾为这个大家庭作出了两个规划。第一个是秋王两家合开“和济钱庄”。1902年初,秋瑾以“孑身远嫔,不欲暌违亲属”,秋瑾长兄秋誉章于是没有带领家人回绍兴故乡,由父亲原来任所的桂阳来到秋瑾所住湘潭定居。第二个规划,秋瑾让丈夫王廷钧“赈款议叙工部主事”。

  通过以上两事可看出,不但当秋父寿南去世后其兄秋誉章完全听从秋瑾的主张,如劝全家定居湘潭,又劝兄长拿出父亲遗留的资产与自己合开钱肆。而且在自己的小家庭中,丈夫王廷钧亦完全服从她的主张。

  后来,当秋瑾在北京住居期间结识的日本籍好友服部繁子告知“秋瑾的思想去美国也许更合适”,继续劝告秋瑾赴美留学时,王廷钧对繁子说:“我妻子非常希望去日本,我阻止不了,如果夫人不答应带她去的话,我不知她将如何苦我呢。尽管家里有两个幼儿,我还是请求你带她去吧。”

  1904年6月22日,秋瑾与服部繁子一行从永定门火车站出发前往天津,王带着四岁的女儿送行。

1 2 3 下一页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