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者居上:明争暗算间司马懿如何获取声望的

2017年07月19日01:15   解放日报   微博

  司马懿,字仲达,今河南温县人。东汉以来,家世二千石。父司马防,曾任京兆尹。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其为宣皇帝,庙号高祖。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司马懿一出场已是国之干臣,接受魏文帝曹丕的托孤重任。出仕前的经历,则散见于裴松之的注中。完成于唐初的《晋书·宣帝纪》,是现在所能看到有关这段经历最早的完整记载。从相关内容看,司马懿似曾有过一段避世不出的隐逸生活。

  青年“隐士”

  建安六年,郡举司马懿为上计掾(就是佐理地方长官向上呈报治理情况的官吏)。曹操当时为司空(掌监察),“闻而征之”。但司马懿以患“风痹”(风寒引起的肢节疼痛、麻木)不能起居为由,予以婉拒。曹操不信,派人假扮刺客,夜间行刺,谁知对方坚卧不动,故只得作罢。

  建安十三年,曹操为丞相,欲再次征辟司马懿。据王隐《晋书》记载,也许曹操对司马懿七年前的表演有所耳闻,遂派遣手下的令史前往探查。这位令史就隐匿在司马懿家门前的树林里,窥伺宅院中的动静。时值七夕,风俗中有“曝书”一事,司马懿也未能免俗。不巧的是,突下暴雨,司马懿慌忙出来收书。要知道,得了“风痹”的病人,行动艰难,坚卧不动才是常态。也就是这一时的冲动,被藏匿在树林里的令史看个正着,遂回去禀报曹操。曹操对司马懿的阳奉阴违十分恼火,决定再下辟书,并命令执行者:司马懿若再敢耍花招,立即逮捕收监。于是,司马懿“惧而就职”。

  对于司马懿第一次拒绝征辟的原因,东晋南朝以来的史书大都以儒家忠君思想予以解释。例如,《晋书·宣帝纪》云:“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又据《高士传》记载,司马懿二十多岁时,曾与大隐士胡昭关系密切。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据此,不少学者认为,青年时期的司马懿有明显的避世倾向,后来只是对抗不了曹操的严刑峻法,无奈结束隐士生活。

  故事的内容很完整,但疑点实在太多。事实上,青年时期的司马懿并不像诸葛亮那样有“卧龙”之盛名,且在清议鼎盛的汉末,拒辟以养名,几乎是每一个被征辟者例行的程序。因此,曹操因一个“齿少名微”的司马懿,就派人佯装刺杀、微服私访、恫吓威逼,实在不合情理。又据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司马懿之父司马防任尚书右丞时,推荐了二十岁的孝廉曹操为洛阳北部尉。建安二十一年五月,曹操为魏王后,还专门将司马防请到邺都叙旧。故曹操辟举司马懿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报恩之意,“在东汉官僚阶层中,一俟自己发达之后,提携、关照、惠及恩主后人,已经形成传统”。

  此外,司马懿的长兄司马朗,自建安元年起便应辟为曹操掾属,官至兖州刺史,是建安时期曹操集团的重要人物。可见,司马氏家族与曹操关系之密切。何况,建安二十四年,孙权遣使乞降,向曹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曹操曾对众人说:“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司马懿的回答却是:“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这实在不是一个忠于汉室、不欲屈节曹氏之人会说的话。

  司马懿之所以婉拒曹操,除了是当时被征辟者例行的程序外,更合理的解释应是:虽然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但北方时局未稳,而司马氏家族已由司马朗明确表示了对曹操的归附,因而司马懿在面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时,无需急于做出选择。同时,留驻乡里也能在乱局中保全自己的家族。这正显示了青年司马懿的政治智慧。

1 2 3 下一页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