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帝朱棣为何将国都由南京迁至北京

2017年06月28日22:15   新浪读书   微博
永乐大帝朱棣永乐大帝朱棣

  据史料记载,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召集文武群臣商议营建北京,并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九月诏告天下,将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

  朱棣虽是在永乐十四年商议营建北京,永乐十八年正式宣布定都北京,但其迁都的想法,至少是在永乐四年(1406年),或者说是永乐元年(1403年)就有了。

  朱棣即位废建文年号

  朱元璋于1368年农历正月初四在应天(今南京)登基称帝,取国号“明”,建元“洪武”。当时,山东、河南、福建、广东、广西等许多地方尚未完全受其控制。经过半年多的征战,上述地区均已平定。于是朱元璋参照汉、唐时期的“两京制”,在洪武元年(1368年)农历“八月己巳,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之后,随着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平定,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第一次分封九个儿子为各地藩王。其中,当时年仅十周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赴北平(今北京)就藩镇守。

  朱棣在北平期间,为抵抗元朝残余势力的不断骚扰,常常率军外出征战并取得胜利,因此其实力也越来越强。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驾崩。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并将1399年改为“建文元年”。

  由于洪武后期各地藩王的实力日渐壮大,所以建文帝上台伊始,便开始“削藩”。由此,引发起叔侄俩一个为捍卫皇权、一个为夺取皇权、且长达三年之久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

  历经三年时间的激烈争夺,燕王朱棣终于将侄儿赶下了台。

  朱棣于1402年7月17日于南京故宫(今明故宫)奉天殿即位称帝,但其声称不是继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故废除建文年号。并在登基后不出半个月便下诏:“今年(建文四年)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

1 2 下一页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