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才被特赐进士:科举“落榜生”左宗棠的逆袭路

2017年06月09日16:29   新华每日电讯   微博

  四

  还有一则关于左宗棠的轶事:他由闽浙总督移任陕甘时,北上路过江西九江,府县官员照例前来谒见。这些人均为进士出身,左宗棠不爱理睬他们,惟有九江同知王某举人出身,是“我辈中人”。左宗棠因此对他另眼相看,留下来单独叙话。聊得兴起,左问王某:“你说是进士好,还是举人好?”王某怎不知左大人心中块垒,朗声回答道:“当然是举人好哇!”左宗棠一听,大喜,便问何以见得。王某说:“中进士后,要是作翰林,须致力于诗赋小楷;作部曹知县,也各有公务缠身,无暇专心修治实学。举人却可以用志不纷,最宜于讲求经济,而且,屡次入京赴考,饱览名山大川,足以恢弘志气;遍历郡邑形胜,也足以增长见闻,所以说举人强于进士。”左宗棠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此后逢人便夸王某才德兼优。

  这个王某人,虽是马屁精,却也道出了几分实情,尤其契合左宗棠:他深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之精髓,不仅攻读儒家经典,更多苦攻经世致用之学,对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视为至宝,这对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起了很大的作用。事实上,虽然只有举人身份、在家务农,但左宗棠的名气很大,他的志向与才干,得到当时官员名流的赏识,连林则徐都引为至交。

  左宗棠的人生转折,来自太平天国大军杀至湖南,若无这天崩地裂之大事变,左宗棠终其一生,也可能只是一个著名而清贫的名士。当时长沙城被围,左宗棠应约于硝烟中缒城而入,在他指挥之下,长沙城被围困三个月仍固若金汤,太平军黯然北去,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从此开始。他是大器晚成、厚积薄发的典型,短短数年间,南征北战,从一介布衣,跃为封疆大吏。

  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叫“高考不是人生的独木桥”,对左宗棠来说,可换成“科举不是人生的独木桥”。但因此就能否定科举吗?显然不能,否则怎么解释,左宗棠都已经奋斗至人生巅峰了,还去求一个进士身份?

  人走极端,就有问题了。把科举、高考当成独木桥,是极端,但以种种理由否定科举、高考,又是另一个极端。这两天高考,就有这样的段子在流传:“当年高考没考好,读了个大专,早早出来工作了,开了个小公司,现在房产5处,年薪百万,关键有许多211、985的大学生在我公司里上班……”说起科举,也有人举落榜者的成就与状元的碌碌无为。但是,这种选择性的以个案来否定整体,并不足以服人,本来是励志之目的,但走极端,就变成反智了。要知道,如唐代大诗人王维、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清末实业家张謇,都是状元出身。不容否认的是:在历史上,虽然有左宗棠这样举人出身的逆袭者,但从进士阶层中涌现的国之栋梁更多;在今天,也有高考落榜者自强不息取得卓越成就的,但为国家做出更大更普遍贡献的,无疑是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人才。

  科举制的出现,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977年高考恢复,彻底改变了中国。虽然科举、高考也有种种弊端,例如“李约瑟难题”中“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之说,比如高考关于应试教育的反思,但是在更好的人才选拔制度出来之前,科举或高考,仍然是最公平的。这种对公平的渴望与追求,是中国考试文化的心理支撑,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

  每个人,都需要证明自我价值。古之科举、今之高考,是证明自我价值的舞台。潜心研究左宗棠的湖南作家徐志频在《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一书后记中写道:“左宗棠是一个完全从传统文化中成长出来的读书人。从他身上,既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也可以看出历史与文化固有的轨迹。”对于左宗棠来说,即使名满天下,即使功勋盖世,但缺了科举这个环节,终是难称功德圆满。

  明清定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得为大学士,不得谥“文”。左宗棠虽然后来弄了一个“同进士”,但毕竟有了进士翰林的身份,得以入阁拜相,身后赐谥“文襄”,可谓功德圆满了。

  五

  在被左宗棠称为“古亮”的诸葛亮之时代,科举制尚未出现,虽然有察举制与征辟制来选拔人才,但被门阀士族集团所把持,“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所以,“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的曹操,居然能够以道德模范的身份而被推举当了官(举“孝廉”),凭借的就是他“官二代”的身份,而品行高洁、人人称颂的诸葛亮,绝对优秀青年一枚,却只能在老家种田住茅庐。

  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落榜了,但左宗棠也远比诸葛亮幸运。(关山远)

上一页 1 2 3 4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