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摔跤吧!爸爸》说起:印度女性的命运有多惨

2017年06月05日18:01   人民网   微博
《摔跤吧!爸爸》提倡女性独立《摔跤吧!爸爸》提倡女性独立

  近日,印度的《摔跤吧!爸爸》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我们惊讶地发现这次只有歌没有舞不说,全片下来人物的演技和故事情节更是出彩。最为重要的是它的叙事手法成功了埋下了明暗两条线,前者是每个观众都能看到的追逐梦想,后者是印度人尤其是农村人对女性的歧视,这条线一直到大决战的时候才真正被摆到面上来成为女主为之战斗的目标。

  或许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在影片中只能看到如“女孩会被送给一个从未见过面的男人”以及“女孩剪短发会被歧视”之类的片段,无法从中见识到整个印度社会对女性的歧视。那就让笔者翻开历史的画卷带各位看看这个国家历史上对女性的歧视吧。

  古代印度女性地位更为低下

  在古代,所谓“母系氏族”其实非常罕见,无他因为男人在体格和体力上拥有着无比的优势,成年后人类男女的肌肉比例大约为5:3。有了体格作为保障,无论是石器时代的狩猎还是农业时代的耕种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更何况女性在例假和生育期间是无法承担重体力劳动的,直到今天这两个问题都在给女性就业增加障碍。

  因此在古代女儿难嫁一直是很多文明的心头病,尤其是中下阶层的民众更是为此苦不堪言。原理也简单,在古代生产力低下,妇女由于体格和生育原因,在社会协作中发挥的作用远不如男性,换句话说娶了个老婆等于增加自己的负担。

  这就导致古代文明不乏杀死女婴的,就算是活到了成年父母也得给女儿一笔嫁妆让她丈夫不至于虐待她,毕竟在丈夫看来,自己得替女方父母养一辈子女儿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也有这种情况,详情可参照往期文章《踩杀孙女背后杀婴传统为何至今不绝》。

  而除了这些全世界都有的客观因素外,印度人的宗教问题也让印度女性相比其他文明的女性地位更加得低下。在印度教的教义中女人永远是需要依附他人的存在,印度教经典《摩奴法典》中规定了“妇女少女从父,青年时从夫,夫死从子”,除此之外“生子、养育孩子、操持家务,是妇女的义务”。如果说这只是把农业文明的通病给明文化了,那么对妇女劳动权利的剥夺就是彻底摧毁了女权的基础。

  印度教认为品行端正的女孩不应该将自己暴露于外界,“一个受过教育的妇女可能产生多疑的性格,无法在一个联合的庞大家庭体系中调整自己,不参加义务的农业耕种,也可能不受丈夫的控制”。

  同时,整个社会对女性受教育怀有偏见,认为一个会读写的女孩将变成寡妇,一般地只有妓女和舞女才去学习读写,所以女性受教育一直很少。直到莫卧儿帝国时期,有些王室和贵族家庭为他们的妇女聘请教师,让她们学习知识。

  另外拉其普特、奈尔和纳尔达尔等高级种姓家庭的女子能读和写。耆那教女修行者中也有些人能读和写,一般是读经文,然而,这些只不过是例外。到19世纪初,马德拉斯和马尔华地区每100个妇女中能读写的几乎不到1人。

  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印度诞生火烧寡妇的习俗就不足为奇了。历史上不乏英明的统治者试图去组织这种陋习,例如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大帝就亲自阻止了一个寡妇的悲剧。

  但是,古代社会对基层的控制力是非常薄弱的,尤其是印度这种有着极强宗族传统的国家。在整个古代,印度妇女的日子可谓昏暗无光。

1 2 下一页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