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咸之争:历史上先有甜粽子还是先有咸粽子?

2017年05月31日16:49   三湘都市报   微博

  富贵食品的平民化

  咸粽子的制作并没有什么不得了的诀窍,而且甜粽子需要冰镇,且特别讲究形制,工艺比咸粽子还要复杂一些,为什么咸粽子的出现会晚上几百年呢?

  事实上,像粽子这样以植物叶片包裹食物,再加热后食用的食品,其历史可能比中国文字更悠久。

  在缺乏炊具尤其是尚未发明陶器的原始社会,人们为了方便加热食材,发明了很多笨拙的烹饪方法。

  例如“石烹法”,是在地上挖掘出一小片水坑,将烧红的石块儿和食材投入坑中,以便制造出和“煮”类似的效果。“包烹法”则是用泥包裹食物后投入火中,以便使之均匀受热。

  由于炭火泥土会污染到食材,因此这两种做法在加热前都必须用植物叶片包裹住食材。《礼记·内则》中提到的“炮豚”,即是用类似方法来制作烤猪。

  这样的上古厨艺,到了烹饪较为成熟的时代,往往是作为祭祀传统而延续下来——毕竟它已经不如直接使用炊具煮食方便,而祭祀,几乎都是社会上层的专职。

  这种食品从单纯的仪式用品转变成一种点心,首先享用它的也是社会上层。

  中国的粽子圆满地践行了这一规律,它一开始完全不考虑口味问题,用灰汁煮了几百年;而后极尽奢侈,完全按照“有钱就要多吃糖”的规则设计,再加上它是一种典型的节令食品,与端午联系紧密,即使是平民百姓,也可改善一下生活,一享甜食之快。

  粽子功能如此,显然没有用盐调味的必要。

  不过,一旦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粽子迈过了它作为上层食品和时令食品的坎,就不该再一味地追求甜,而应该考虑口味的丰富性了。

  原因很简单,吃粽子的人多了,总有吃不惯糖的人;吃粽子的次数多了,老是甜味容易腻。因此,先是“猪肉醢料”在“蜜糖豆沙”、“肥枣”、“去皮胡桃”之间作为点缀出现,百年后又演变出不与甜食相伴的火腿粽。

  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咸粽子首先出现在商品经济最为发达,阶层流动性最强的江南,尽管江南菜往往以“甜得腻人”著称,但这与它变成咸粽子区却是基于相同的社会基础。

  前面列举那些拉美、东南亚粽子式食品也反映了一样的道理:粽子咸甜与当地人口味无关,却往往与当地步入近代化的早晚相关。

  墨西哥是世界上最爱吃糖的国家之一,也是唯一名列世界糖摄入量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一个墨西哥人的日均糖摄入量高达92.5 克。但他们的粽子式食品Tamale 并未走甜食路线,最常见的馅是猪肉和鸡肉,通常以辣椒调味。

  菲律宾人对糖分的爱好远不及拉美,日均糖摄入量仅有22.4 克,但他们的Suman 却跟中国北方的粽子一样几乎全为甜味。

  所以,甜粽子出现虽早,却恐怕只是一种不够成熟的食品,而只有在咸粽子区,粽子才能脱下端午的外壳,变成一种可充早餐、快餐的常见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为显示皇室品味,即使到了粽子发展成熟的清朝中期,宫廷御膳也完全拒绝了咸粽子。

  乾隆朝过端阳,御膳茶房用了糯米1374 斤、白糖577 斤、奶油94 斤、香油63 斤、豆沙29 斤、蜂蜜33 斤、核桃仁436 斤、干枣18 斤、松仁8 斤、栗子12 斤、黑葡萄8 斤,连包粽子的麻绳都用了18 斤,做出来的粽子,皇帝和他赏赐的臣子、后妃得从初一吃到初五,一个咸粽子都没有,甜咸立场极为明确。(陶禹廷  国家人文历史)

上一页 1 2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