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麻将热潮席卷美国:留学生靠教麻将挣钱

2017年05月16日00:04   新华网   微博

  席卷美国的麻将热潮

  有了“红宝书”的指导,再加上麻将本身的魅力和中国留学生影响,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一股麻将热,称作“Mah-jongg Craze”。在这股热潮中,麻将供不应求,1922年美国进口的一万三千多副麻将被抢购一空,售价高达500美元;1923年的销售猛增到150万副。1923年,纽约公园大道的年度街会准备邀请12位中国人示范打麻将,结果街会第一天,用于展示的麻将牌就被看客强行买走了。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一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柯立芝繁荣”,又因为爵士乐的兴起而被称为“咆哮的20年代”,作家菲茨杰拉德曾描述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放纵和绚丽的时代,这是最值得书写的时代”。此时麻将的传入可谓正逢其时,这种带着东方情调、结合技术和运气的博弈游戏迅速赢得了美国人的青睐。1923年美国《纽约时报》上曾刊登过麻将广告,称某教会开了一个麻将学习班,正招聘学员,每人学费10美元。同年美国杂志《名利场》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称“去年4月在西太平洋登陆的麻将风暴的中心,正以其毫不减弱的风力继续向美国东部劲吹,并已于今年早些时候移到了美国东部波士顿和缅因州的一些社交场所,预计,麻将风暴中心将继续向纽约城进发,目前纽约城已经有十几个专事麻将教学的专家严阵以待。”

  1924年4月24日出版的《生活》杂志封面上,是一对中国老夫妇打麻将,标题有谐音的趣味:“老爸老妈(麻)将”,底下扔着一东一西两张牌,似乎暗示着东风传入西风,麻将风靡东西两边之意。应该说,在麻将的传播过程中,在美华人和留学生亦“功不可没”。钱钟书在小说《围城》的开头就写道:“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就回去为它服务,但船走得这样慢,大家一片乡心,正愁无处寄托,不知哪里忽来了两副麻将牌,麻将当然是国技,又听说在美国风行;打牌不但有故乡风味,并且适合世界潮流。”这种场景,并非完全是小说虚构,赵元任、杨步伟夫妇1925年从法国搭船回国的时候,航路与《围城》所述相仿,途中也看到了同船的中国人在打麻将的场景。

  截至1923年,大约有1500万美国人在玩麻将。“麻将风暴”席卷了美国的社交圈,有钱人就花钱请专门的麻将老师来教学,没钱的人就捧着巴布考克的麻将启蒙书。1927年,曾经在美留学的胡适先生写道:“有一个时期,麻将竟成了西洋社会里最时髦的一种游戏:俱乐部里差不多桌桌都是麻将,书店里出了许多种研究麻将的小册子,中国留学生没有钱的可以靠教麻将吃饭挣钱。欧美人竟发了麻将狂热了。谁也梦想不到东方文明征服西洋的先锋队却是那一百三十六个麻将军!”

  一张拍摄于1924年的老照片显示,四名身穿泳衣、神态悠闲的美国女性正在泳池里的浮桌上打麻将。与男性相比,麻将更为女性所青睐,因为她们的生活更为自由,麻将是她们在丈夫上班后的最佳休闲活动。一位白人女性瓦雷利每周打麻将的时间大约30个小时,被当地人称为“白人中的麻后”,她每周打9次麻将,外加两次马拉松式麻将——周日上午一直玩到晚上十一点半,再从次日上午十一点玩到晚上七点。艾迪?康特还特地写了一首歌叫《当老妈开始打麻将》,意思就是自从老妈开始打麻将,家里真是乱了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