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又有仪式感:奏折是如何送到皇帝面前的

2017年04月12日14:50   三湘都市报   微博
奏折是当时大臣与皇帝沟通的一条最重要通道奏折是当时大臣与皇帝沟通的一条最重要通道

  看古装剧的时候,常常会听到“上折”“递个折子”这样的话。这个“折”“折子”便是奏折。

  奏折是当时大臣与皇帝沟通的一条最重要通道,尤其对地方官员而言,上一趟京师朝见皇上是件很难的事。于是,一年到头大量的要政大事便通过奏折来禀报,并按照朝廷对奏折的批覆来办事行政。

  同时,奏折也是大臣与皇上联络感情的主要纽带。曹丕一句“文章乃经国之大业”的话,曾经被无数文人所引用,并因此而自豪。其实,对于通常文章而言,是攀不上“经国大业”这个高度的,唯奏折这种文章或许可以接近。

  1 官员给皇帝的报告有两种:题本与奏折

  在清代,官员们给皇帝的报告有两种。一种是报告例行公事,如财政的收入支出,军营的管理操练等等。这种报告叫做题本。先送通政使司收取,由通政使司报往内阁,由内阁处理后再择要汇报给皇帝。例行公事之外的公私大事,则用奏折的形式直接向皇帝陈述。

  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上奏,它有级别和职责的限制。清制规定:

  中央各部院的堂官及科道言官,地方上的文职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武职将军、都统、提督有权上奏。

  用今天的职务来套,即中央各部部长副部长、监察纪检方面的官员,文职省长副省长、武职大军区司令员、省军区司令员都有上奏折的权利。由省里派出的管理数府州及负责督粮、盐法事务的高级行政长官道员,遇有要事,也可以专折上奏。

  此外,负有特殊使命的人,虽不在这个级别之内,也可以临时授予他单独上奏的权利。如曾国藩带湘军出省打仗,他当时是在籍守制的人,没有任何职务,但肩负的担子非同一般,他向皇帝请求单独奏事的权利,皇帝同意了。

  这两者之外,遇有非要向皇帝通信息不可的情况,则只有请够资格的人代为呈递了。

1 2 3 下一页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