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号都干了啥:解密昂贵而神秘的火星探索计划

2017年03月13日16:24   信息时报

  影像的幕后功臣

  许多研究团队和工程团队,对于火星摄影的革命性发展,功劳都不小。轨道摄像机已经可以拍出10亿像素的影像,从超过80千米外拍摄的照片,分辨率也可达每平方英尺1像素。

  不过,在火星摄影这个领域,有一位大家公认的大师:麦克·马林。他工作起来不眠不休,专注力惊人,十分有远见,是大家公认的天才,只是有时有些孤僻、脾气暴躁。他工作的地方,是一栋低矮的办公大楼,位于圣迭戈郊区一座不起眼的工业园区。大楼上甚至看不到他们公司的名字,知道地方的人才找得到。

  这栋大楼就是马林太空科学系统公司的总部。公司是马林于1987年以他获得的麦克阿瑟“天才”奖奖金创立的。火星摄影器材要执行许多重大勘探任务,仰赖的不是更大规模的企业,而是马林和他的公司(规模为30人)的研发成果,这样的成就实在不可思议。自1976年的海盗号任务起,马林参与了几乎每项NASA火星任务的拍摄工作,也为火星以外的其他任务摄影。

  马林和同事埃杰特的技术过硬,科学成就卓越,在好奇号团队十分出名,但一般大众所知甚少。火星研究圈以外,更鲜少有人知道,马林研发的摄影设备功能日渐强大、多样,此外,他和埃杰特(两位都是地质学家出身)还在《科学》期刊中发表过无数篇独具创见的论文,描述火星上的沉积岩层。近期的论文也提到火星上有些水蚀沟槽,可能至今还有水流通过。他们还提供了早期很具发展性的岩层数据,促成NASA 最终选择以盖尔撞击坑作为着陆区。

  不过,针对马林和埃杰特提供并操控的四架好奇号相机,他们的期待是提供视觉效果无异于一般照片的火星影像。很多人以为,这表示他们的火星影像“上了色”,但马林说,这个过程其实精细复杂得多。

  “决定正确的颜色很不容易,”他解释道,“色彩是非常复杂的学问。”

  “我们想知道,如果人就在那里,火星会长什么样子?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人类的眼睛和大脑演化到现在,我们怎么解读和理解色彩,也要考虑我们谈论的色彩,是眼睛看到的还是相机捕捉到的。”

  马林团队的工作,包括提供焦糖色的火星原始影像,以及经各种处理后,效果如地球上照片的影像。最后的成果,就是一系列独特、观赏导向的火星照片,用马林的话说,还带点艺术气息。他形容,这些影像让我们“在人类眼睛进化适应的光环境下”看待火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