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彼得大帝的治国差距

2017年03月08日14:05   中国台湾网

  性格决定命运。现代心理学早已证明,人的早期经历对其性格形成至关重要。这条真理对康熙和彼得来说同样适用。康熙即位时年仅八岁,彼得也只有十岁。他们都曾有过受制于人的傀儡皇帝经历,又以相似的暴力手段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王权,显示出过人的胆魄与能力。专制王朝血腥残酷的宫廷斗争,成为酝酿他们早期性格的共同温巢。但在他们迈出人生第一步时,不同的文化土壤,又锻造出他们不同的性格气质。少年时代那些以暴制暴的经历,使彼得终生崇尚强权,充满强烈的叛逆精神,促使他以疾风暴雨的方式抽打着俄罗斯一路飞跑;而康熙自幼酷爱中国的儒家文化,信奉恪守仁政宽怀的人生理念,并终生用它来治理中国。

  二 截然相反的治国之路

  康熙和彼得都生活在由古代转入近代的关键时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鞠躬尽瘁,勤政不怠,试图为国家开辟出一条富强之路。但康熙和彼得又都是由自己的民族所塑造出来的,他们注定将在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上并驾齐驱。康熙是浑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堆积起来的泰山雄川,彼得则是俄罗斯广袤原野上自由疯长的参天巨树;康熙如搭造严谨的广厦,彼得则是冲决一切的洪流。康熙更为沉稳慎重,彼得却无比决绝果断。

  §康熙的政治蓝图

  康熙深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君王之术,谨记祖母当年“得众则得国”的教诲,一生尊奉“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信条,他对于老百姓的仁慈宽厚,恐怕在中国历史上也并不多见。康熙有一次出外巡察,路遇一人倒卧地上。拦挡圣驾非同小可,侍卫正要严加惩处。康熙立即加以阻拦,令人问明情况,得知他叫王四海,是个佣工,回家路上因为饥饿晕倒了。康熙说不要惊吓了他,你们马上热粥给他喂了救他。王四海喝了热粥之后苏醒过来了。康熙了解到这个人家里的确很困难,又送他盘缠让他回老家。王四海感激不尽,四处传颂当今圣上的爱民功德。这件小事是康熙治国爱民的一个缩影。他常说,我不用长城,我用人心,人心就是我的长城!为了体现自己的“仁政”,他慎重使用皇帝对死刑犯的勾决权力,甚至于以牺牲法纪为代价,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全国仅仅处决十五名死囚。

  中国历代皇帝都把“家给人足”作为最高的治国目标。在一个多灾多难的小农社会里,这不仅仅是家家户户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历代君主的政治理想,构成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康熙竭力维持的也是这样一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他清楚地给自己设计了为政的蓝图 “期于家给人足,百姓乐业而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