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心灵鸡汤”《围炉夜话》是如何诞生的

2017年02月14日11:38   大洋网
《围炉夜话》和明朝的《菜根谭》、《小窗幽记》被誉为“处世三大奇书”。《围炉夜话》和明朝的《菜根谭》、《小窗幽记》被誉为“处世三大奇书”。

  中外很多的文学、哲学名著,有时候是在对话中产生的,人与人语言的接触,思想的交锋,结果摩擦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形成经典名著。在欧洲,有柏拉图的《理想国》,薄伽丘的《十日谈》;而在中国古代,《论语》、《孟子》和《世说新语》等的产生也和对话有很大关系,或者以对话形式,或者因为对话而产生,富有哲理意味的同时,又富有文采之美,且接地气,和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所以乐于被人们接受,从而流传长久,成为传世经典,清朝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也是这么一部著作。

  一群农民聊天烤山芋,产生了传世精句

  王永彬是谁?他中过什么功名?担任过什么职务?对于这些,恐怕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说不出所以然。他是清朝人,按照他自己谦虚的说法,无非是一个“识字农人也”,在当时,识字的农民并不多,然而,农民识字,在封建等级社会也高贵不到哪里去。他的职场成就和名声,远不如清朝的高富帅纳兰性德,或者高富而不帅的纪晓岚;也不如和他一样一生未取得功名的说狐说鬼的蒲松龄。

  按照这个逻辑,王永彬先生应该一辈子埋没在民间草野,默默无闻,如此而已。

  然而,提起《围炉夜话》,知道的却大有人在,这是一本“传世心灵鸡汤”,从清朝咸丰年间开始就流传朝野,和曾国藩的家书一样,识字的人几乎人手一本,或者说每家一本,按照现在的说法,那可是杠杠的畅销书,就清朝而言,发行量绝对上千万册,阅读量上亿。说它是清朝民间的一篇爆文,真不算为过。它和明朝的《菜根谭》、《小窗幽记》被誉为“处世三大奇书”。

  《围炉夜话》的作者,就是这位不出名、似乎没干过什么大事的王永彬。按照现在的标准,王永彬老师肯定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大V。

  关于王永彬的资料,确实没有纳兰性德、纪晓岚、曾国藩那样光辉绚丽,他很普通,寿命还算长,活了七十八岁。湖北荆州枝江人,他一生的功名,也没有走出荆州这个地方。他没有考上过举人,更不用说进士,很晚的时候才获得贡生名额,这跟蒲松龄72岁获得贡生很类似,后来参与过枝江县志的编修,算是一份公差。

  然而,在当时看起来低微的身份,并不妨碍王永彬的文化使命感,他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责任的读书人,总得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尤其是为思想文化工作做点什么。哪怕冬天的晚上,和一群农民在炉火边烤火煨地瓜的时候,他也在这么思考着。

  且说在王永彬家乡的乡下,冬夜,外面寒风呼啸,或者白雪飘飘,农家人虽然贫寒,然而平平安安地聚集在房间的火炉旁,就着火炉取暖,还顺便烤着香甜的地瓜,不亦乐乎?王永彬也是这欢乐群体当中的一个,“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真是一幅美好的农家乐图。

  然而,除了烤火煨地瓜,总得说点什么吧,不然一点乐趣都没有。说点什么呢?如果只是说说低俗的段子,也太辜负王老师满腹的经纶了,“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这不是虚度美好时光吗?“不将虚此良夜乎?”

  这个时候,文化程度高的王永彬,主动担任围炉朋友圈的群主,给大伙传授文化知识,尤其是讲授为人处世的经验,首先是口述,然后叫子女们记录下来,慢慢地聊天记录越来越多,于是形成了纸质书,名曰《围炉夜话》,“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题曰《围炉夜话》。”

  由此可见,温馨的气氛,相对和平的环境,安宁的家庭,也是产生思想火花和经典名句的理想环境。

1 2 3 下一页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