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奥秘:聊斋中“夜半女子”为何都是美人

2017年01月24日11:33   解放日报
聊斋中“夜半女子”为何都是美人聊斋中“夜半女子”为何都是美人

  灯前月下的女性往往给人以“美”的影像。这种“美”属于“朦胧美”。《聊斋志异》 叙述的大多是灯前月下的“夜间”故事,给人以烟云般模糊感。因而,作者笔下的女性多是美的,便不足为怪了

  《聊斋志异》善于通过写男性之“狂气”,影写女性“娇韵”之美。按照古代礼法,男子狂放地看女性是“犯规”的,但《聊斋志异》中的男子并不管那一套。这种“狂顾”的失态表现,源自美的吸引力

  聊斋世界,除了借写林氏、吕无病、乔女等为数不多的丑女以表达“心之所好,原不在妍媸”哲理之外,蒲松龄笔下的女性大多美艳绝伦。读者喜欢阅读《聊斋志异》,不少是为了满足爱美之心;有的观众乐于观看《聊斋志异》改编的影视剧,也有奔着养眼的美女演员而去的。因此,总结《聊斋志异》写女性之美的经验,探讨作者传达这些人物之美的奥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灯前月下:烘托朦胧美的时空布设

  现实生活中,女性不可能都是美的。据此有人可能会问,《聊斋志异》是否违背了社会常态、生活逻辑?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可以先借“马上识将军,灯下(月下)看美人”这句俗语阐释。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流行很广,古代小说时常应用或化用之。例如,《型世言》第二十七回说:“天下最好看的妇人,是月下、灯下、帘下,朦朦胧胧,十分的美人,有十二分。”《封神演义》第二十六回写道:“灯火之下看佳人,比白日更胜十倍。”这些都在表明一个道理,灯前月下的女性往往给人以“美”的影像。这种“美”属于“朦胧美”。

1 2 3 4 下一页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