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钱都去哪儿了:为何收入颇丰还要借债度日

2016年12月15日21:40   法制晚报
鲁迅与周海婴鲁迅与周海婴

  曾经有不少媒体报道,经陈明远研究,鲁迅的收入水平折合今天的人民币约达到每月1.8万元到3.5万元(按2009年人民币的购买力折合——锡荣按)。按此计算,鲁迅每年收入至少应在三四十万元。本来,鲁迅那样的大文豪,以其文化贡献和市场号召力,应该有相应的经济回报。尽管这样的收入水平,鲁迅经常穿的胶鞋,俗称“陈嘉庚鞋”,也是低档身份和经济不富裕的标志,这有点出乎人们意料。这也就打破了人们以前印象中鲁迅“破帽遮颜过闹市”的穷酸相:原来鲁迅是有钱的。那么,那种穷相是故作姿态了?但是这些说法和计算方法其实是有很多问题的。

  庞大家族消费群拖累,医疗费开销不小

  现在人们谈到鲁迅的经济生活状况,往往只看收入。但是,这实在是并不很准确的。考察某人的生活状况,光看收入不看支出,是不能看出其实际生活水平的。我们在上文所说的鲁迅生活水平达到什么程度云云,是仅就其收入而言的,要谈生活水平,不能不看支出。当然,支出也要看是什么样的支出。鲁迅为维持其生存状态必须购买大量的书籍,不买书是无法生存的。

  因此,这里把支出分为两种:

  维持性支出——维持生命运动、保持现有生存状态所必需的消费。

  奢侈性支出——非维持生命运动、保持现有生存状态所必需的消费。

  现在我们来看鲁迅的支出状况。笔者将鲁迅的支出状况也按不同情况分为六个时期:第一时期1912年5月到1917年3月、第二时期1917年4月到1923年7月、第三时期1923年8月到1926年8月、第四时期1926年8月到1927年7月、第五时期1927年10月到1929年9月、第六时期1929年10月以后到逝世。

  1912年至1917年,鲁迅支出每月大约主要由如下因素构成:寄绍兴家中母亲等人的生活费用约50—100元,买书约30元,自己生活费约30元,自己的医疗费10元,支助周作人妻羽太家约10—50元,每月总开支约200元,其余为积蓄,每月约20—50元。当时全国每年水旱灾害不断,故常有捐款之举,又不少同事有婚丧嫁娶,也都要应酬。

  1917年周作人开始到北京大学教书,但接着就生病,休养多时,开销不小;1919年买八道湾房并修葺,前后共花去4500元;其间售出绍兴老屋收入约2000元,故向人借支约600元。秋及冬,母亲、朱安,周作人妻羽太信子及其弟、子女,周建人夫妇及子女都到了北京,开支大幅度提高,虽然鲁迅与作人的薪金合起来使用,但无奈生活杂项开支比原来更大。又,在此期间,周作人本人及其女儿、周建人的儿子相继生病住院,医疗费用开支也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就医往往都是用汽车接来日本医生,要价特别高。而且病人去医院看病也要坐汽车。本期平均每月开支约500元,其中购买书刊约16元。

  1923年7月鲁迅与周作人闹翻后,又在砖塔胡同赁屋居住,也要花钱:三间正房每月8元,女佣3元。与周作人失和后,大病一场,卧床月余,花费医药费100多元。并负担母亲、朱安生活费,对周建人也时有接济。1924年又购买西三条胡同房屋,价800元,但修葺用去2000多元。其间他本人及周建人之妻羽太芳子和母亲都接连生病,羽太芳子住院时间长达数月,其医药费都由鲁迅承担,亦达100多元。但因摆脱了周作人一家庞大消费群的拖累,实际开支反而开始减少。本期每月购买书刊平均17元,平均每月开支约250元左右。

1 2 3 下一页

(责编:小题)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