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从“水虐为灾”到“鱼米之乡”

2016年11月09日09:53   解放日报

  ■乡村地区密布的河浜,其实都很浅狭。一旦大水陡发,小舟虽然尚能通行,但由于小河上所架桥梁都极为简陋低矮,舟行至桥,往往无法从桥底穿行。而当天气干旱时节,小河又很容易干涸,出现浜港俱断、航船阻滞的情况,从而导致乡村水路交通的完全瘫痪。与之相伴的,就是与外界通讯的断绝。所以,在一些地方士人看来,“居乡之苦”莫甚于此

  ■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运河时代、长江时代和海洋时代三个时期。前两个阶段大致依赖于内河水运,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范围的商品交换活动显然很难完全由处在治与不治之间的内河交通来承担,走向海洋成为一种必然。特别是康熙二十三年开放海禁后,以沙船贸易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海洋贸易蓬勃发展,北上京津、南下闽粤,对明清以来江南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江南地区,河道纵横,早期“水虐为灾”,其实并不非常适合人居。最近一些研究表明,水灾与良渚文化的消亡可能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迟至唐代中后期,特别是宋代以后,人们筑堤束水、分圩开垦,在保证水利的前提下尽量遏制水害,逐步将江南地区打造成“鱼米之乡”。在此基础上,文教日益昌盛,跻身我国经济文化枢纽区域之一。江南水乡也逐渐融入某种诗化的意境,成为宜居乐业的“人间天堂”。

  河道旋疏旋塞

  劳役漏洞和利益纠葛所致

  除了基本的取汲饮用外,水之于江南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给农业灌溉,二是沟通江南内部,舟楫航运、物资周转皆有赖于此。而灌溉与交通,都要求内河河道的通畅。所以,为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水利的兴修、河道的疏浚在江南历史上从来都受到高度重视,但其推进过程往往难以尽如人意。

1 2 3 4 下一页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