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黄炎培之子14个月修渠46公里 将三台变粮仓

2016年10月08日11:10   四川在线

  3月,绵阳三台的万亩麦冬又到了收获季节。忙碌的农人引水备耕,清澈的涪江水顺着渠堰缓缓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

  当地百姓赖以生存的这条渠堰名叫永和堰,分别由永成堰和郑泽堰两段组成,共46.5公里。永成堰早在乾隆26年(公元1761年)就修好了,但上了年纪的村民,总喜欢摆郑泽堰的“老龙门阵”。因为77年前,正是三台一位书生县长郑献徵,在短短14个月内组织两万余百姓修好了这段渠堰,让旱田变成了可以出产大米的抗战粮仓。百姓感念郑献徵之恩,称渠堰为“郑泽堰”。去年7月,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其题写了“中华抗战第一堰”条幅。

  70多年后,郑献徵定居法国的小女儿郑碧贤回国,又争取到国家水利部专项资金,为永和堰修好了防洪闸,让灌区远离洪水之苦。

  父女两代跨越70多年在同一地兴修水利,背后是一份不变的情怀。

  寻访勾出一段修堰传奇

  2月底,郑碧贤老人从成都驱车来到三台。因她呼吁而建的“郑泽园”正在紧张施工,当年先贤们的修堰史,将随着这座水文化纪念馆的开放而重回人们视野。

  9年前的一天,郑碧贤也是这样行色匆匆地出现在三台。彼时的郑碧贤,除了是把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改编成京剧而一举成名的法籍华人导演,更是一位迫切希望了解父亲的女儿。郑碧贤告诉记者,“对我来说,父亲的形象还停留在1950年以前。”半个多世纪的人生跌宕,当郑碧贤渐渐步入老年,“就越来越想知道我爹是什么样。”

  2006年,一本泛黄的日记本,让郑碧贤千里迢迢从法国回到了故乡。日记本是父亲留下的,一直保留在她定居美国的大哥处。大哥去世,嫂子遵照丈夫遗愿,把日记本带回国。看到日记本,郑碧贤号啕大哭,那些用钢笔工整写下的蝇头小楷,鲜活记录了父亲1930年到1948年的种种经历。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讲他1938年到三台县当县长时,如何与水利专家们一起组织修堰,为抗战生产粮食。

  三台,当地早已退休的水管所老所长李永双带着郑碧贤参观了郑泽堰。李永双告诉郑碧贤,郑泽堰70多年后仍在使用,为三台灌区的15万人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用水。尤其经济作物麦冬,更是仰仗着郑泽堰的浇灌……站在涪江边,郑碧贤差点就喊起来,“我想告诉老爸:这就是他当年修的堰,堰水还在长流!”

  更让郑碧贤惊喜的是,她原本只想追寻父亲足迹,没想到三台档案局的工作人员花了三天时间,竟然给她整理出一份《郑献徵先生在三台期间档案史料摘要(民国26年10月16日至29年5月5日)》,还给她一个鲜活的父亲的形象。

1 2 3 下一页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