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读书频道 > 作家在线 > 主题 > 正文
 
阎崇年聊天实录:清朝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有三点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 15:23 新浪读书
 
阎崇年聊天实录:清朝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有三点
阎崇年笑答网友的疑问:我本人不是满族

  主持人:阎老师,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网友的问题。

  网友:饿了。

  主持人:谢谢网友,这会儿应该是午餐和午休的时间,感谢大家来关注我们今天的聊天。

  网友:我问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清朝内务府下设掌仪司,掌内廷礼乐之事,考太监之品极,烦果园之赋焉,请教何为果园之赋?

  阎崇年:内务府等于是皇帝的总管家,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管,所以内务府是一个大管家,一直到教娱、车马、服装,甚至皇帝玩的,比如乾隆喜欢玩狗也管,比如皇太极喜欢名马,也管。正式的内务府是清朝入关才有,但是之前也已经有,内务府什么都管,那里最好的水果叫贡品。

  主持人:在那儿工作不错,天下

美食尽收眼底。

  阎崇年:不敢吃,不敢吃,那是皇帝吃的。

  主持人:吃不了呢?

  阎崇年:吃不了恩赐给大臣,随便吃也是违反规定的。

  主持人:阎老师我跟您交流过,我说我不懂历史。

  阎崇年:您过谦。

    清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主持人:但是我看两本历史的书,一个是李亚平的《帝国政界往事》,一个是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我觉得我看这两本书,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明朝是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历史的一个时代,您是不是同意这个观点?这是第一。

  第二,您如何评价清这个时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阎崇年:这个问题很大。

  主持人:对。

  阎崇年:可以这么说,每一个大的朝代,比如中国历史上满200年以上的大朝代,汉、唐、明、清,都对历史发生了深远影响,不光是明朝,汉朝、唐朝后来的清朝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这个结论是一个一般的结论。清朝对历史发生了久远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民国时代和我们当代。

  主持人:有人认为明朝对当代的影响超过了清朝对当代的影响?

  阎崇年:超过和不超过哪有一个量的概括?总之都是有影响,到底多大,不可以量化。

  主持人:也就是说也许研究不同的历史的人都会把自己的这一段历史的影响看得更全面、更深一点。

  阎崇年:我们从中国历史长河来看,清朝历史以后影响大的有三点:

  第一点,奠定中华版图。因为现在中国的版图基本上是清朝前期奠定的,那个时候的版图东起大海,西到葱岭,南是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这么一个版图,现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基本上是那个版图,后来当然割了一部分给外国的列强,这是第一。

  第二,多民族统一。我们国家现在是56个民族,清朝没有细化,但是这些民族在清朝大体都有。这么多的民族,在一个大家庭里,怎么和谐相处是不容易。往往一个家庭三口之家或者是加上老人五口、七口之家,把它协调起来也都不容易。何况是那么大一个国家几十各民族在一起。清朝的民族政策跟汉唐明来比,有好的一面,比如对蒙古,对蒙古是联姻,这个联姻不是像汉唐的公主下嫁,而是我的公主嫁出去,你的格格我也娶进来,互相联姻。您的外甥这儿就变了亲王甚至于皇帝了,这儿的外甥那儿就变成亲王、郡王,是这么一个特殊关系。当然还有蒙古并入八旗,也尊崇喇嘛教。就蒙古族来说,清代的蒙古问题处理相对好一些。清朝康熙皇帝时候说长城没有用了,用不着修长城,民族关系好了干吗修长城。所以,在蒙古大体上是有150年左右,清朝蒙古之间没有大的战争,处在一个比较和平的环境,有利于人民的生活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同样对藏族、其它民族,清朝的民族政策跟明朝比相对来说更有可取的地方。当然也有民族压迫的一面。

    主持人:在这本《明亡清兴六十年》,您明确表示了这本书的切入点是袁崇焕这个人,我想问一下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人作为切入点?我知道您也出过一本叫《袁崇焕传》,这本书和那本书又有什么区别?

  阎崇年:我刚才说了三点,只说了两点,补一点(笑)。

  第三点,传承中华文明,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没有间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中断了,中国文明没有中断,有几次可能中断,一次南北朝的时候,当然那个时间太短。一次是元朝的时候,元朝也短。再一次就是清朝,如果清朝皇帝下一个命令,全国都必须学满文,全国必须说满语,全国科举考试不考《四书》、《五经》了,一律考满文,情况又不一样。但是清朝皇帝科举考试还是用汉书、汉文,考《四书》、《五经》,满人也学汉文,康熙、乾隆汉字写得还不错,《四书》、《五经》也能背,就把文化传承下来,当然也有修《四库全书》,毁汉书这一段,但是中华文明没有断档。

    我觉得袁崇焕的人格魅力震撼我的心灵

  主持人:新的问题,为什么会选择袁崇焕?

  阎崇年:明清这一段历史有很多很多,为什么不选择吴三桂,为什么不选择努尔哈赤,为什么选袁崇焕呢?袁崇焕是一个代表性人物,不是讲“接口”吗?明朝和清朝的接口。明清有三次大战,袁崇焕就亲自参加指挥,直接影响到、关系到明清的兴旺。还有一点,袁崇焕这种人格的力量、人格的魅力。比如袁崇焕,我就想我们中国的历史人物很多很多,真正能够震撼人心的还是少数,袁崇焕在那么多人里头,我觉得震撼我的心灵的,袁崇焕是其中之一。我想能震动我的心灵,能震撼我的心灵,一定会震撼其他的读者、观众,也会震动他们的心灵。

    为什么袁崇焕能震动呢?袁崇焕心中有意股“气”,不是气功的气,用孟子的话讲是“浩然正气”,有一种精神,就是爱国精神。我们国家缺钱,要引进外资,缺能源,要从海外进口石油,还有其它的,缺水,但是更重要还缺一样东西,就是缺精神,缺袁崇焕这种浩然正气和爱情的精神。我想咱们13亿人,都身上有一股浩然正气,有一股爱情的精神,我们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可以说是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毫无问题。

  主持人:您认为袁崇焕的这种精神其实具有当代性,这也是您个人的一种选择和判断。实际上我想任何历史学研究也跟个人的一种选择和判断是分不开的。

  阎崇年:是。

  主持人:您能告诉网友一下,他和您那本《袁崇焕传》有什么区别?有没有重合的部分?

  阎崇年:有重合,有区别。《袁崇焕传》是一个人物的传,全书围绕着一个人袁崇焕。《明亡清兴六十年》是一个时代,整个这60年的明清时代。《袁崇焕传》是一元的,就是袁崇焕一个人,《明亡清兴六十年》是多元的,既有明,又有清,还有农民军李自成,还有农民林达汉等等,是一个多元结构,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历史舞台也更广泛了。

    阎崇年笑答很多网友的疑问:我不是满族

  主持人:刚才我也谈到了一个问题,实际上任何一种历史的研究,都是跟你个人的一种选择,你个人的一种经历、兴趣、趣味是分不开的,所以有的网友就注意到了,说您除了是北京社科院的研究员,还是袁崇焕研究会的会长,同时还是北京满学学会的会长,所以网友问您是不是满族?

  阎崇年:好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郑重其事地说我是汉族。

  主持人:您是汉族?很多人都说您是满族。

  阎崇年:甚至有的人说您就是满族,因为您要替满族说话,宣传满族不方便,就说是汉族。还有人相面,说我的面相长得像是满族。这都是好些人的猜测,我的确是汉族。如果我是满族,我一定说满族,我小孩升学还可以照顾6分,升大学可以照顾一个分数段了(笑)。

  主持人:所以有的网友可能认为您是满族,认为您在书里边丑化了明朝,对清朝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歌颂。

  阎崇年:明朝我也没有丑化,比如郑和下西洋……我们可以肯定,明朝有很多地方可以肯定。但是明朝我是从万历十一年以后切入的,万历十一年之后虽然有三大战役,比如日本侵略朝鲜,明朝出兵抗倭援朝等等,我也肯定。但是万历十一年以后,特别是从万历十年张居正死了以后,太监冯宝也进行了处理,他妈妈老了也不大管事,万历这个小孩——也不叫小孩,21岁,一个小青年,对自己就缺乏约束了。

    前天我跟一个读者说,我说万历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比如在新浪网,你们网的老板20几年不到办公室里,不管事,你说这个新浪网还行吗?不行。一个学校,校长不要说二十几年不上班,就是一年不上班,你这个学校怎么办?作为一个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不管啥事,我说这样的皇帝,不管是哪个民族,汉族也好,满族也好,只要这样的皇帝大家就应该批评,不要是民族的眼睛,是从中华民族利益来看,对中华民族有利我们就赞扬他,对中华民族不利我们就批评他。万历二十几年不上朝,我们还不批评他?应该批评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连载:

                     

         正说清朝十二帝              明亡清兴六十年

更多阎崇年作品>>>


新读书工具,新读书体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阎崇年新作《明亡清兴六十年》多元化说历史 2006-09-04 10:41:49
“明亡清兴”坚持正说 阎崇年拒绝评价易中天 2006-09-04 10:10:38
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签售新书 读者现场挑刺 2006-09-04 09:47:18
阎崇年9月再出山 当年“口吐白沫”一炮而红 2006-08-24 11:25:20
阎崇年重出江湖讲清史 新作《百家讲坛》播出 2006-08-23 10:37:01
阎崇年不让易中天“独美” 2006-08-23 07:38:28
清史专家阎崇年九月将复出 2006-08-23 02:05:03
阎崇年暑期揭秘袁崇焕 2006-05-29 14:02:13
阎崇年没写过元代 《正说元明清帝王》是伪书 2006-05-22 10:07:26
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怒斥伪书“太猖狂” 2006-05-21 14:24:50
对话阎崇年:敬畏历史 与时俱进 2006-05-18 16:55:19
历史学者阎崇年、向斯:为同一个女人负责 2006-04-12 10:32:10
2005年度文化人物评选:阎崇年 2005-11-14 21:45:52
清史学家阎崇年谈《正说清朝十二帝》 2005-08-01 15:52:06
 

新浪网读书频道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62675519、6267551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