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市文化论战实录:小说家眼中的武汉性格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9月22日 18:24  新浪读书
论战现场从左至右:刘醒龙、刘富道、彭建新、刘川鄂、徐世立和叶大春
论战现场从左至右:刘醒龙、刘富道、彭建新、刘川鄂、徐世立和叶大春

  9月18-19日,武汉市文联 、《芳草》大型文学双月刊、湖北大学与新浪文化读书频道在武汉当地联合举办了“荆楚文化 武汉论战”大型论战活动。活动由“小说家眼中的武汉性格”、“诗人眼中的武汉气质”、“散文家眼中的武汉风情”、“学者眼中的荆楚文化”四大主题版块组成。论战中,各与会专家学者、学生和媒体工作者结合荆楚地区的历史与人文,系统总结了荆楚文化的源头、发展、高峰和影响。多位武汉当地的学者、诗人、文学家、湖北大学学子以及当地媒体出席了这场盛会。

   叶大春称武汉很世俗化市民化 来源:新浪读书 活动主题:小说家眼中的武汉性格

  活动主办:武汉市文联、新浪网、芳草杂志社联合举办

  举办地点:武汉市文联大楼231室

  与会嘉宾:

  刘富道(著名作家、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彭建新(作家、曾任武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徐世立(武汉市文学院专业作家)  刘川鄂(湖北大学中文系教授) 叶大春(著名作家)

城市文化论战:小说家眼中的武汉性格视频
1.叶大春称武汉很世俗化市民化 2.刘川鄂称武汉方言表达爱情搞笑
3.作家眼中谁最能代表武汉人 4.刘川鄂称武汉人不认同精英文化
5.刘富道称武汉饮食代表武汉性格 6.徐世立称爱武汉之深责武汉之切
7.徐世立称武汉性格代表国人性格 8.彭建新称武汉女人泼辣中带温柔
9.彭建新称水文化造就武汉人的性格 10.刘富道称武汉有水才有亲和力

  以下为论战实录: 

  刘醒龙: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我是作家刘醒龙,现在我们位于武汉市文联。武汉市文联和新浪网在《芳草》杂志社联合主办的“荆楚文化、武汉论战”的首场“小说家眼中的武汉性格”即将展开,现在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几位嘉宾。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刘富道老师。刘富道老师曾经是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他是我们所敬仰的作家,也是我的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当年我们读他的小说《南湖月》等有一系列的名篇,而且他最经典的名篇《直线加方块的韵律》就是我们现在对军营生活的一种概括,我们现在经常谈到军营生活就是直线加方块就是他的小说的来源。第二位是我的同事,也曾是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彭建新,他的代表作有《红尘》三部曲,写的全是武汉的生活,很精彩。这部小说也是他的小说处女作,之前我和我的同事都不知道他会写小说,结果他的三部曲的第一部出来的时候很惊人,我们都感到非常惊讶,武汉生活写得非常好。中间这位是明星级教授刘川鄂,他是做现当代文学批评的,他最有名的行为就是评论过中国两位著名的女作家,一位是张爱玲,一位是池莉。再旁边的那一位也是我的同事,是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徐世立,他有一部小说叫《儿科医生》,被改编成电视剧,很受人欢迎,对儿童医院儿科医生的描写极其精彩。最后给大家介绍的是“最没文化”的叶大春,他的小小说写得极其精彩。为什么说他没有文化呢,这是有一个典故的,他以前就很有名,到广东出差的路上碰到两个美女,几个人谈得很热火,就开始自我介绍,他说我姓“叶”,他的普通话不好,用“茶叶”来表示,别人说是“叶倩文”的叶”,谁知道叶老师不知道叶倩文是谁,美女就说,你真没文化,居然不知道叶倩文是谁,于是就有这样一个典故。

  我们这次活动由小说家来谈武汉人,其实我是一个串场的主持人。说实话,我并不是武汉人,我1994年才来武汉,前后才15年时间,这中间有很漫长的时代。之前没有到武汉,但是我对武汉还是有印象,我们家最古老的一张照片就是和武汉有关的。我弟弟是1958年出生的,出生的时候,我父母有事到武汉来,就在武汉长江大桥底下照了一张相。1958年长江大桥刚刚建成,那个时候我父亲是昂首挺胸,我母亲是满面春风,我弟弟取的名字叫新桥,所以我的童年,关于武汉的印象就是这样的。我也很幸运,我的启蒙小学老师给我印象最深,我到武汉来的时候还找到这位刘老师,现在住在青山,能歌善舞,那个时候教我们唱歌、教我们跳舞,跳新疆舞,于是早期给我的印象就是武汉人个个都能歌善舞。但是实际上我到武汉后,发现武汉有很大的不一样,特别是我接触文学的时候,认识了刘富道老师,他确实是土生土长,从童年读书到后来教书、当兵,最后当了作家、当了领导,最后当了我的老师,都没有离开过武汉,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这个话题“小说家眼中的武汉性格”最有资格说开场白的还是刘老师,我想请刘老师来说。

  刘富道:刚才你说到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因为武汉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所以我们武汉人也以有这座大桥为骄傲,现在还有一座在建的大桥,将要达到八座大桥,武汉是一个江城,也是一个桥都,我们的理解是,其实我们这些人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我母亲是民歌之星,是1934年从汉口下嫁到乡下去的,我母亲是去插队的,我父亲是来打工的,我本身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人,所以我对武汉怀有一种非常敬畏的感觉,我从来不敢说我是武汉人。我小时候对武汉印象最深的是在六渡桥那里照相馆摆有一张照片,那时候是黑白照片,小时候每天放学就去看,暑假去看,寒假也去看,今年看了,明年也还看,它永远是那么年轻,这是我们小时候对这座城市的一种印象。实际上,我们说我们不是武汉人,在武汉市现在生活的人也多半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它是个大商会、是个大码头,过去因为没有飞机,火车也很少,汽车也少,都是靠水运,所以这个地方因为水运才使它成为“九省通衢”。武汉这个地方因为有水,武汉人的性格里因为水就有非常强的亲和力,所以很多人都在这里做生意发了财,大大小小的都发了财,武汉人大部分都不是武汉人。有句诗来形容武汉“石填街道,土填坡”,把武汉市缩小就是汉口,很多都是外地人,所以武汉市的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有浙江人、江西人、湖南人,各种各样的人都聚集在这里,形成了武汉多元的文化,所以武汉的文化兼容性很强。最后武汉开埠以后,大批的外国人涌入武汉,过去武汉有三个跑马场,早期水电比上海都发达,这个城市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对外人的吸收能力特别快,我们说它既有码头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也特别深,这样就形成了武汉人现在生活的面貌和精神的面貌、社会的面貌,也是由于地理、交通环境所形成的。

  彭建新:谈到武汉人的性格,谈武汉人,恐怕首先要从武汉的地域环境的特点来入手,武汉的文化,说它是码头文化或是其它的文化,还有一些疑议,我觉得有一个没有争议的就是武汉的水文化。武汉的水系,大概在长江中流地区是最有特点的,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从这里中间隔一段,我们的祖母河——汉水在这里,汉水是我们的祖母河,为什么呢?汉水,汉水,我们的汉民族,整个南北的融合,就是通过这么一条路。我有幸1993年带了一班子人考察汉水源头,就是寻找汉水的源头在哪里,从武汉出发,一直到陕西的“宁枪”,周总理说枪口的枪不好,就改成宁强。我们的楚文化和北方的文化相融合,是通过哪一个通道呢?就是通过汉水这个通道。当时筚路蓝缕。最早在现在的武昌一带,就是在武昌和荆州建立了一个鄂河,有人说这个地方是荆蛮之地,楚国是以雄为性,这样融合后,在山林里生活,当时楚国这一支,封的官叫河镇,在川河这一带,湖北叫“千湖之省”,武汉有别名叫“百湖之市”,于是乎,武汉的水文化,在吃的方面,外地人都说很了不得。在蔡甸有藕王,被别人花100多万买走了。据我的了解,武昌是以水养文,汉阳是靠水兴农,汉口是因水旺市,所以要是谈到武汉的文化,首先应该是水文化,要谈到武汉的码头,以汉口最为典型。所以要谈武汉人的性格,武汉人有柔的一面,武昌那一边是文,有很多大学,是省府的所在地,武昌那边的解放路一条长街,原来最早的时候周边都是湖,从那里过的时候很留恋,都是湖。汉阳更像一个小乡绅,自给自足。汉口,在明嘉靖年间的时候,搞户口调查的时候,大概有30几户,那个时候才有汉口,汉口才有人,所以汉口成了市以后,快速的发展,这个快速发展是靠汉水发展的,从硚口那一带起建立了30几个码头,这些码头发展了经济,而整个汉口是靠码头这些经济发展起来的,整个汉口的经济就围绕着两横—汉水、河街、汉正街,还有一些巷子串联起来的格局,以码头生活为圆心就形成了汉口的繁荣。这和武汉人的性格有什么关系呢,影响了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武汉人吃的最多的早点食品是热干面,这个东西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一碗就能吃饱,两碗中饭就差不多了,像这种东西就是码头文化的体现。外地人说武汉人很粗,爱骂人,但实际上武汉人有很细的一面,谈到武汉的人民,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汉口地皮大王刘祥,字兴盛,原来江汉路就叫兴盛路,江汉一路、江汉二路就是雄楚几路,实际上是他儿子的名字,他当时买了地皮,是从舵落口一直到沿路。刘祥在中国近代史上,在武汉整个城市发展史上是很有关系的。这个人穷苦出身,他父亲在教堂做事,因为他长得很乖巧,教堂的法师就教他学法语,他从小就学了一口好法语,他16岁到汉口来发展,就成了洋堂里很有名的人,以后就成了他的发家史,这些人建汉口、发汉口,所以武汉人有开拓发展的一面。因为武汉这座城市很炎热,铺天盖地的竹子床、板子床,在外面过夜,形成了粗爽、不拘小节的民风。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梧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湖北论战 专题

更多关于 武汉论战 刘醒龙 武汉性格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