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翟华:中国人“明知故问”让美国人很诧异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6月18日 13:15  新浪读书
中国人“明知故问”让美国人很诧异
翟华:中国人在国外有很强的民族意识

  16日下午,国际公务员、 《东方文化西方语》作者翟华(blog)来到了新浪读书名人堂做客。翟华长期在欧洲、非洲和亚洲各国生活工作,现在在国际金融组织任职,除扎实中文功底以外,通晓英语、法语和日语三门外语,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各国。在海外二十五年间,翟华积累了大量跨语言文化间的交流经验。他常常将小观察放到大环境中,文章视野独到,风趣睿智。

翟华聊国际见闻和东西方文化差异视频
1.翟华:北京和巴黎相差100年 2.翟华:说的最熟练的三门外语
3.外国人听中国人说话像吵架 4.中国人“明知故问”让美国人很诧异
5.中国人在国外有很强的民族意识 6.中国人的性格像浏阳河,弯太多
7.翟华:外语一定要通过点滴积累 8.好想法没记下来和丢钱是一样的
9."十大最受欢迎的中式英语"说明很自信 10.翟华:我是个绝对内向的人

  (以下为本次访谈实录)

  主持人:您最初在国外的时候,肯定遇到文化上面的冲击,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令你尴尬的一些事情或者遇到麻烦的事情?

  翟华:太多了,那都是早期的,1984年,有些可能在书系写过,有些未必写过,有些想不起来可能就没写个,比如说我们刚刚到巴黎的时候,一飞机的人到了巴黎,200个留学生,到了以后,我们没有在大城市里住,马上给我们送到巴黎周围的郊区了,法国在郊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小报、报纸。那个报纸就登了来了一帮中国留学生,当时还是中国和外国之间确实比较封闭,很多人感兴趣,就在报纸上就写这条新闻,哪一家法国人家,工人也好,教师也好,想请留学生到他们家做客,欢迎联系,有一个电话。所以我们那时候很享受的,刚到了,每一周末,都会被不同的法国人拉去,确实是很震撼的感觉,每人家里有洋房,他们会很得意的说这是我家的房子,这是我家的车,我的。比如说开着车到我们家,到了城里转一圈,指着银行说,这是我的银行,当然我们那时候比较天真,就想着一路都是我的,房子是我的,车也是我的,银行也是我的,我想法国人真有钱,连银行都是他的。可是他这个“我的”、“我的”,到一定程度,就发生了怀疑,因为他说那火车站也是他的,他实际上的意思是明天要坐我的火车去另外一个地方,这是一种表达习惯,我的银行的意思就是我那点钱存在银行里,所以强烈的感觉就是我们绝对不会说我的那地方,很强调自我,他们会来说。我在文章里写的时候,他也会说这是我的祖国,这是我的城市,都会说,但是中国很少敢于这么说这是我的城市,只能说这是我们的城市,最多说这是我祖国,这是我祖先的国家,还是不敢说,这个差别还是很有意思。

  主持人:您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

  翟华:这是跟语言可能有些关系,基本上还是……

  主持人:有性格的东西在里边。

  翟华:性格的事待会再说,但是我觉得他是一种表达习惯的不同,跟语言有关系,跟社会的习惯,强调自我为中心,比较个性化也有关系,跟语言有关系,跟社会有关系。当然这种例子很多,我讲了第一天,第一周遇到的事情。现在让我再去体会这种文化振荡,我感觉不到了,因为我已经接受了这个语言背后的文化符号,在书里还是下本书里提到一个美国留学生在中国,他在中国一个女生,回了美国,他写了一本书,他在中国的震撼是什么?我们想都想不到,中国人怎么想不到,他说他住在一个公寓里,每天上下班要乘电梯,我们电梯有的时候有操作员的,操作员每天见到他,就会说一句话,如果要在国外顶多就说“您好”,“早上好”,就完了,就过去了。咱们这个操作员就跟他说“您出去呀”。

  主持人:很私人。

  翟华:有点私人,是社会性聊天。进了办公室以后,人家会说“来了”,他就很震撼,他说我进这门,我来了,你明明看见我来了,你为什么还问我来了,我还要说来了。其实这个对中国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我刚才出门在电梯里,人家就说“出去啊”。

  主持人:跟问候是一样的。

  翟华:对他来说是相当大的文化震撼,还一本正经写在书里,这个书叫《外国宝贝在北京》,你可以找到。

  主持人:就像之前你在书里也说到中国人不喜欢说谢谢,还有大嗓门崇拜这样一些东西,这些都好像是平常并不在意的一些事情,但是老外会很敏感对这些。

  翟华:这两件事要分开说,说谢和不谢是一回事,还有大嗓门,咱们先说。这大嗓门的事,可能太上纲上线,比如咱们俩在这说话,说的是汉语,我说话的声音已经比我说英语或者法语可能要高了。

  主持人:这是为什么呢?

  翟华:因为我是同一个人,我为什么现在跟您说话,跟网友交流要高呢?如果是一个完全不懂汉语的人,咱们外边没有外国人。我经常听外国人吵架了吧你们,咱们俩在说话,他认为咱们两个在吵架。因为他觉得我们声音说得很高,音频高。频率有时候也很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吵架的意思。但实际上这跟语言有关系,汉语现在说的普通话,发现普通话每个辅音后面都是原音,有没有以辅音结尾的?没有。英语、法语说完了辅音、原音最后可能收到辅音上,这样的话就会发现他们自然音量就降下来了,否则怎么能够降到辅音上,有一个轻声要降回来,所以这里有语音的因素。

  主持人:咱们可以无限地往上拉长。

  翟华:可以拉,咱们一喊,后面的原音可以拉长。的你要是在欧洲找一个语音,也有类似汉语的音律的话,也大声。意大利人,找一个意大利人,你会发现都是大嗓门,是不是写在书里,我不知道。有一次在德国转机,在旅馆里,我在那老老实实排队等着我剪票,后来来了一个人大嗓门说话,当然不是中国人了,很多人都是侧目,怎么这么嚷嚷,即便中国人到这种环境里,我们也都变得非常安静了,还有这么大声嚷嚷的人,你看人家说什么,你不知道我是意大利人嘛。很坦然,而且自我解嘲。我就想一想意大利语也有这种特点,很多都是以原音结尾,音量就放在那里。

  关于礼貌这个事说谢这事就复杂了,你给我半小时,已经过了10分钟,恐怕真是一言难尽。礼貌的事说谢不说谢的事,就不是一个纯语言的问题,有社会的背景,非常简单地说,中国人之间的礼数基本上是熟人跟熟人之间的,现在认识了,非常礼貌。如果要是十分钟之前我们在大街上相见没有认识,我不会莫名其妙跟你笑一笑,说一句话。中国人,我认为在陌生人之间的礼貌的概念比较差,但是熟人之间很足很够,很亲。可能对外国人来说有点过了。外国人我的感觉他在陌生人之间会非常礼貌。

  主持人:我经常会诧异,走在路上,遇到一些老外,会莫名其妙冲我笑,或者是坐公车的时候,两辆车交错,对面车冲我笑,我会有点纳闷。

  翟华:其实他可能真没意思,他是陌生人之间的礼貌,但是他在两个相识的人之间,也有他的礼貌,但是他不会亲,他不会两个人之间熟到“咱俩谁跟谁”的感觉,这种距离感永远在。对我们来说从中国式礼貌转变到外国人礼貌,这个转变很大的,今天时间不够,以后再说,咱们说别的事。

(编辑:李彦)

  相关话题:最受欢迎的中式英语出炉

  新浪连载:

中国人走遍天下之法宝:东方文化西方语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